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540节

又有路过山民哭诉家中亲人为虎所害,田益龙为这些人悲惨遭遇激怒,要去猎虎为民除害,老妪等人颇为感动便自告奋勇带路,领着田益龙等人往老虎平日出没的山林除害。

山林很大,为了扩大搜索范围,同时也避免分兵过多容易为虎所趁,田益龙将队伍分成两拨,他自领一队,和另一队左右包抄搜索山林,老妪和两个山民给另一队人指路。

一行人在山林里转悠大半日,未见老虎踪迹,忽然老妪跌跌撞撞寻来,说另一队遇见老虎伤亡惨重,田益龙便让其带路赶去增援。

在山林里钻来钻去,也不知道钻到何处,眼见着天色已晚,田益龙心中颇为焦虑,那老妪寻得机会,要田益龙赶紧开溜。

原来老妪是为“伥”所逼,和对方一起下套,要引着田益龙等人送上门,做老虎的盘中餐,那几个山民,昔日为虎所害便化为“伥”,为老虎引来猎物。

老妪儿子一家即为这些“伥”所骗,最后被老虎所害,“伥”又威逼她合作,继续祸害世人,另一队人已葬身虎腹,她见田益龙如此急公好义便不忍加害,故而说破事情真相,让他赶快逃。

田益龙闻言大惊,却不愿丢下随从自己逃生,而老妪却说老虎即将到来,届时又有“伥”做内应,若再不跑就一个人也跑不掉,她年老体弱无法逃出山去,只能靠田益龙这年轻人逃走,去找官府派人进山除害。

眼见着几个山民举止看上去有些不对,又见山林深处似乎有人影靠来,老妪急道是另一队为老虎所害之人,如今化作“伥”要过来害人,田益龙情急之下喊出声来,招呼随从杀“伥”。

事发突然,随从们没有反应过来,“伥”在人群中发难,当场打倒数人,场面一阵混乱,老妪奋力扯着田益龙向一边跑去,身后追赶声起,田益龙心知不妙,在山林中四处穿梭,终于将追兵甩开。

就在他靠在树下喘息之际,却惊觉事情不对:跟在身边的老妪,扯着他一路跑来,力气颇大,且健步如飞哪里有一丝年老体弱的样子。

回想起对方所言疑点颇多,最大一处即是老虎以“伥”骗得人入陷阱随即捕食,那么既然有了“伥”,留她这老弱妇人又有何用。

想到这里,又见周围地形似乎离山外越来越远,田益龙暗道不妙,正要制住老妪时,却问得脑后腥风袭来,回头一看,却见一只斑斓猛虎从身后扑来。

也亏得有所防备,田益龙就地一滚躲过身后偷袭,起身一看,那老妪怪笑着站在老虎身边,果然是个“伥”,田益龙出逃时未待弓箭,唯有拔出佩刀与虎对峙。

此虎身材魁梧,至少两百余斤体重,虎掌拍下裂石断树,田益龙一人势单力薄,周旋数回合后,身上多处受伤,一不留神为“伥”绊倒。

眼见着老虎将前爪一按,虎尾一甩就要扑上来,却有数箭忽然射来,均是命中虎头。

虎眼为一箭射中,疼痛难当,在林中乱窜撞断树棵大树后倒地死去,而那“伥”所化老妪,亦被羽箭射中,哀嚎数声后化作一阵青烟,只剩衣物掉落地面。

火光亮起,人头攒动,有数人上前将田益龙扶起,其中一人眉毛相连,年纪与田益龙相仿,却是其好友“一字眉”,而队伍中许多人,便是田益龙的随从们。

原来化作“伥”的是不光是山民,还有那老妪,她为虎作伥专门骗人入山猎虎,带到老虎设下的陷阱里后,将其害死。

老妪所领那队人无意中窥出破绽,将这些“伥”击杀,老妪侥幸逃生,又转来这边骗走田益龙,引到老虎设伏处,正是情况危急之际,亦是入山打猎的“一字眉”赶到,将老虎射杀。

这一番奇遇,即是“为虎作伥”。

田益龙看着自己的奇遇故事,不由得“拍案惊奇”,若故事主角是别人,他还真觉得情节曲折,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只是主角为自己,那就是嘀笑皆非了。

“这故事听起来有些惊悚,说与皇帝听当真没问题?”田益龙喃喃自语道,他再没有见识,也知道当今周国天子年幼,如果故事内容太过惊悚,吓到了皇帝那可不好办。

宇文温方才和田益龙交了底,说这是已经讲给皇帝的故事,已事先声明只是故事而已,但是皇帝听了很高兴,很有可能要见见遇到“伥”的田益龙。

若真是这样,田益龙可就是能进宫大开眼界了,当然这故事剧情还得抓紧时间背,免得到时皇帝问起来,说得牛头不对马嘴,那场面可就不太好看。

只是这故事密密麻麻写了一张纸,不光有故事内容,还有各类注意事项,也就是各类细节,宇文温交代了都要烂记于心,免得被问倒。

当然这只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和皇帝介绍山中的一些趣闻,关于此事田益龙倒是拿手,因为他在山寨里也有朋友,听过许多奇闻,尤其是那个“一字眉”,祖传下来的故事倒也多得是。

田益龙知道宇文温讲故事扯到他,是变着法子让他露脸,故而心中也是万分感激,不过他倒没什么别的心思,只是兴奋能有机会入宫,看一看真龙天子居住的地方。

“皇宫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田益龙有些向往,他连“大城”安陆都没去过,更别说“巨城”里的皇宫,若真是能去皇宫里走一圈,那可就不得了了。

“真要入了宫,所见所闻,回去可得和阿爹他们好好说说!”

第五十一章 布局

?

推荐阅读:?夜,折腾完周法明和田益龙的宇文温,于使邸一处房内与副使郑万顷议事,此次来邺城,正使宇文温是甩手掌柜,除了朝会上面君时背台词、哭天抢地,就是负责和小皇帝聊天,其他事宜均由副使郑万顷负责。

一番讨价还价,历经几次修改后,山南官员将士们的封赏名单及各类升职、授勋、提拔内容,总算是最终敲定下来,圣旨正在走流程,等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天使就会跟着返程的郑万顷,到山南去走一遭。

而宇文温,自然是留在邺城,作为宗室代表,陪着皇帝数月,到了九九重阳节后,就可以回山南,继续祸害江南陈国去了。

去年六月起,周国和隋国打了大半年的仗,有得有失,但最大的收获,就是国土终于连成一片:山南荆、襄、安、江陵四总管府,还有黄州总管府,终于和周国接壤了。

国土相连,各种兵马、物资调动就方便许多,山南无像样的产马地,不出产井盐、池盐,又不临海故而没有海盐,虽然能靠商人贩来一些,但依旧是杯水车薪。

也没有大规模的铁矿,虽说零星的铁矿也能勉强满足需求,但始终是个隐患,缺马缺盐铁勉强够,腹背受敌的山南各州,若没能和朝廷接壤,迟早会被耗死。

如今局面一片大好,朝廷自然会对山南提供支持,而民间的商队亦会把紧俏的货物贩到山南各州,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微妙的变化。

山南道大行台宇文亮,原本在山南自成体系,那是因为道路隔绝,朝廷也无法派人过来“体察民情”,如今派出官员到山南道赴任,已是理所当然。

赴任的官员人数不多,均是在行台这一级任佐官,时不时对大行台宇文亮提出“建议”,说白了和监军类似,只是双方默契些,这些朝廷的官更多的是做“耳目”,不会过于干涉大行台行事。

作为交换,山南道也有官员升迁,到邺城就任京官,其实就是作为山南的代表,在朝廷任职并为山南这边争取权益,协调各类问题、矛盾。

“等天使到山南宣读圣旨,杜总管就要卸任赴京,就任地官府司徒。”郑万顷说道,“届时世子便升任襄州总管,而黄州总管之位,使君也不会等太久了。”

“下官资历不够,怕不能服众。”宇文温摇摇头笑道,在行台右仆射郑万顷面前,他选择以下级的姿态谈话,以示对其尊重。

“使君何必自贬身价,去年与陈国交战,使君出力颇多,立下战功可是实打实的,莫要为流言所扰。”郑万顷劝解,“当年齐王不过年方十六,便出任益州总管,安抚百姓,驾驭军旅,年纪不是问题。”

“当时朝廷上下一心,齐王虽年少但得僚佐相助,各州刺史亦不敢阴奉阳违,如今的局势可不一样。”
首节 上一节 54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