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437节

“莫非也是用新鲜木料做船?”徒弟问道。

“对头!官军已经打探清楚了,周国似乎就是这样做的。”师傅点点头,这徒弟还不算傻,脑袋算是转过弯来了,“打仗,先赢了再说,什么新木料干木料,能打赢就是好船!”

“你看,周国再准备些木料晾晒,从三、四月到现在也行了,再做出战船把那些不行的换掉,这不就结了?”

“那...那用窑来烘干木料不行么?”徒弟又想到另一种办法。

“烘木料那得用掉多少柴禾,这样做出来的船可费钱了。”师傅继续开导,“几艘、十几艘还行,这可是要做上百艘的战船,消耗的柴禾哪里吃得消。”

徒弟大约听懂了,他跟着师傅学艺就是为了出师后养家糊口,打仗、费不费钱什么的与他没太大关系,早点完成造船任务也好早些回家。

郢州被周军洗劫一空,原本在此处的水寨也被夷为平地,至于船匠什么的自然也是被掳走,师徒二人连同其他船匠都不是郢州本地人,他们都是七月时被官府征,随军来到武昌候就住在这重建的水寨赶制战船。

刚过一会这徒弟又有问题了,他问师傅为何官军会在这樊湖造船,看样子水军也是在这湖里操练,可樊湖走樊水从樊口入江得有二十多里,而武昌城东南郊外不远就有湖泊,为何水军不在那里驻泊。

“你是说南湖?那里离江太近,南湖临江的出口也就是五丈口太小,容易被对岸的周军堵了。”

“可若是官军在五丈口设立水寨...”徒弟依旧问题连连,不过刚说完他也觉得不行,周军只要堵在五丈口外就行,官军战船出不来也没用。

樊口也有类似的问题,樊口上游的峥嵘洲有周军战船值守,防的就是官军战船要从樊口冲出来,不过好歹樊口水面宽许多,能短时间冲出来的船也多,突围的希望就大些。

见着徒弟想通了,师傅点点头又补充道:“南湖东面十余里外的燕矶可是周军地盘,湖区那么大,要是周军派出人悄悄摸过来,到时放火烧船那可不得了。”

“聊什么呢!不干活聊什么呢!”有监工破口大骂,见着对方作势要走过来甩鞭子,师徒俩赶紧奋力拉锯子干活,徒弟正满头大汗之际,不经意间瞥见湖面上有一艘小船驶来,守在附近的几艘战船随即冲上去拦截。

“这是怎么了,谁那么大胆敢靠近水寨?”

“莫要望了,皮痒想吃鞭子?!”

。。。。。。

水寨一间房内,一名将领正盯着面前男子,那男子三十来岁身材干瘦,皮肤黝黑长着两个大板牙,左右各有一名士兵挟持着他。

“你是说族里有人勾结周军,要来烧这水寨?”将领问道,男子点头说是,他族兄近几日行踪诡异,和操着外地口音的陌生人来往频繁,后来他几次偷听现对方竟然做了周军内应。

他说族兄从上半年开始就有些不对劲,经常悄悄出去数日才回来,问是去哪里总是推说去打猎,可每次回来就拎着一两只野鸡野兔什么的,哪里像是打了几日猎的样子。

“定然是给周军带路去了!”男子狠狠地骂道,将领看着他却依旧不动声色,此人来自樊湖南面山脚的田家寨,声称探得机密要来出,当然也希望立功后能得重赏。

“你说他们约定日子,由你族兄带路来烧水寨,走的是6路还是水路?”将领盯着男子眼睛问道。

男子说具体日子他哪里听得到,反正就是这几日内,具体走的当然是水路,因为他族兄正在收集船只。

“既如此,你和本将去武昌面见将军,当面把所知道的一切告知。”

“哎哟,我这是找借口驾船溜出来的,对人说的是出来打渔,要是回去晚了他起疑心怎么办?”男子叫苦不迭,“将军,您信不信不要紧,反正马上注意提防准没错。”

“你先回去吧,本将自有安排。”

男子闻言想要说些什么,但还是叹了口气带上草帽遮遮掩掩的跟着士兵出门,待其走后一人从后面转了进来,来到将领身边说道:“此人卑职认得,确系田家寨之人,名叫田六螺,和其他族人一样以在樊湖打渔为生。”

“他所说有人做周军内应之事你觉得可能么?”

“极有可能。”那人回道,“周军将郢州地界百姓掳走,但都是郡县连同临近的村落百姓,这些散布在山里湖里的偏远村寨都幸免于难,有人勾结周军做向导不足为奇。”

“是啊,若不是这些吃里扒外的混蛋带路,周军哪里能在郢州为所欲为!”将领狠狠地骂道,方才他仔细观察了田六螺的言行举止,没有现什么可疑之处,最关键是最后一个问题。

他要男子一起去武昌,而对方也是一个告密者应有的表现:急着回去免得被人现,这种做贼心虚的表现很正常,所以他判定对方所言至少有一半是真的,无论如何注意警戒总没错。

“水寨立刻加强防御,让士兵们马上布防。”他吩咐着手下,“赶快备马,本将要入城面见将军!”

第八十六章 袭击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中樊湖陈军水寨一切如常,造船场的工匠们已经收工,营寨里升起袅袅炊烟,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停泊着的战船却未如空载时大幅щ {】lā}

每艘船里都有数十名士兵在蹲着吃饭,他们身边放着弓箭刀枪等武器,连带着划船的桨棹都已准备妥当,而岸上营寨里许多士兵都是如同他们一般,在箭楼、寨门以及其他重要地点披坚执锐蹲着吃饭。

今日不知何故全寨加强戒备,结果士兵们连个安稳的晚饭都吃不好,个个都是蹲在各处一边吃一边警戒,也不知上官听到什么风声,看样子似乎要防着有人袭击。

樊湖水寨早已存在但是现在的营寨是前几个月新建的,原先的水寨已被入寇的周军焚毁,连带着原先水寨的士兵以及一众杂役大多被掳去江北。

新的营寨新的人,他们大都是被官府从各地征召过来的外地人,原先说的是等郢州平定就能回家,可如今看来归家遥遥无期。

“咳咳,这过的什么日子,无端端的被征来郢州的武昌守水寨,看样子今年回不去了。”

“这不能够啊,官府说期限就快了,一准能回家。”

“官府说的话能信?他们还说一年服力役或兵役日子不长,满一月又二十日就行了,如今我们来这里都三个月了!”

“哪还能怎的,在这里守水寨好过在沿江烽燧哨堡,要是一不留神给独脚铜人捉了去...哼哼。”

被征召来的士兵们聊着天,他们平日就是老百姓,被官府征召之后穿上不合身的戎服,拿把歪歪扭扭的长矛就是兵,也没什么训练反正上了战场就听天由命了。

官军出征历来都会夸大兵力,一千说成五千、一万说成五万、五万说成是二十万,他们就是拿来凑数的,帮着战兵们打杂兼做苦力,要是开打了就去壮声势。

运气好的熬过几个月平安回到家里,运气不好的死在哪里都不知道,当然这总比世代军户好得多,那真是祖孙三代都做奴隶,做将官们的奴隶。

能分在这樊湖水寨做事那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这里风平浪静好得很,不用在沿江烽燧哨堡担惊受怕,江对面那个周国的巴州刺史独脚铜人可是厉害得紧。
首节 上一节 437/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