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346节

见着大家对曲辕犁的妙处都有了切身体会,宇文温拍拍手示意进入下一环节,当然示范者还是杨济因为他真的对于农活是纸上谈兵还是不要露怯为妙。

杨济让士兵从车上拿下个箩筐,里面是绿油油的一株株野草,他将箩筐放在地上开始讲解起来:“大家都种过水田,如今我说的是插秧,首先要在秧田育秧等到苗成之后拔秧再植到水田中,这就是插秧...”

插秧是后世种田的一道农艺可在这个时代还没出现。此时种田是直播法也就是直接将稻谷播入水田,所以士兵们听着杨济的讲解个个是如同听天书般。

从他们的爷爷的爷爷起种田就是直接撒种入田,现在有人突然说这样效果不好得‘插秧’才能增收真是觉得匪夷所思,就好比自己母亲忽然有一天语重心长的指着隔壁王叔说“他才是你父亲”时天地崩塌的感觉。

杨济讲了一遍后四周鸦雀无声没有人接过话茬一个个都是大眼瞪小眼。大家都没读过书但不代表他们蠢,许多人光是听讲解就觉得有不对劲:

按着原先的方法种田我只要播种就行了可要是插...秧先不说收成是不是增加光是弯腰怕是一天都插不了几亩地吧,杨幢主莫非是要消遣我等?

还要先育秧,然后拔起来再拿去田里插,这一插就得弯腰也不知道插了一天腰会不会断。莫非是变着法儿让人锻炼腰骨?这般折腾下来搞不好腰断了田都没种完!

周法明惊疑不定的望向宇文温,他没种过田但不妨碍思维发散:杨司马说的这插秧什么的和脱裤子放屁有什么区别。他就是想听听宇文温的说法是什么。

宇文温没有说法而是直接刷‘招牌’:“大家不要有疑虑,要相信政府...相信杨司马相信本官,此法本官决定在官田推广,希望大家在种田时能够放心采用!”

插秧法何时出现暂不可考但普及于唐朝后期,插秧法较直播法更便于除草、施肥、防止倒伏促进分蘖增加产量,而且通过作物复种可以取得双季收成。

宇文温的招牌是诚信对此虎林军将士都深信不疑,虽然还是觉得杨济说的这个插秧法有些莫名其妙但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插秧法在虎林军将士的田地里推广已成定局。

“大家的顾虑杨司马已经考虑到了,所以接下来演示的就是避免插秧累断腰的利器——秧马!”

杨济让人从车上搬下来一件东西。那东西由木头制成看起来像一艘弯弯的仅容纳单人乘坐的小船,这小船被抬下田后杨济拿着那筐替代禾苗的野草跨坐了上去。

他以脚做桨让小船在田地里滑行,一边滑一边演示插秧,士兵们看得明明白白有了这个小船杨济插秧时腰就根本不用那么弯。

宇文温适时的客串讲解于是旁白响起:“早间的鸡鸣还没有结束,司马杨济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决定插秧,扛着秧马背着秧苗来到田里...”

“西阳城推广的插秧法是上天的恩赐,插秧专用秧马则是农具中的利器...”

“培育一个月的秧苗已经充分的抽芽,用曲辕犁犁过的水田再加上精心调制的肥料,这样细心照料的水田配合跨越千年的手法。使得这一株株秧苗笔直的耸立在田中显得更加的茁壮...”

“从箩筐中拿起一株从沃尔夫...秧田里培育的秧苗,细心的插到田中,双脚滑动他骑着秧马向前挪了一下再次拿出秧苗插下,这样简单枯燥的动作在多年的劳作后已经变得驾轻就熟。”

宇文温那诡异的解说词配合着杨济娴熟的动作让士兵们看得呆了。先前的那些疑问消失得无影无终,大家看着田中那一排排整齐的‘秧苗’似乎看见了秋收时那黄澄澄的稻穗。

似乎自己正满怀喜悦的将谷仓装满,暮色下家家户户中升起炊烟,推门进屋,案桌上摆着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饭而旁边围坐着父母、浑家以及儿女。

杨济刚演示完便有士兵迫不及待的要体验一下,杨济看着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欣慰的笑了。之前他见提出要打造曲辕犁后也顺势提出插秧法和秧马希望能在今年小范围推广没想到对方的支持力度很大。

“使君,在下也想让兄长从州里抽调人手来学,不知是否方便?”周法明语气急切的问道,他已经理解插秧法的妙处了,如今正是一年之首要是能在衡州推广开除非天灾**那么今年的收成肯定要大增。

“欢迎欢迎,只是插秧法的推行须得谨慎,毕竟掌握此法的人不多万一操作不当会影响当年收成,本官决定先在官田进行一来培养熟练之人二来是做示范三来也是防备操作不当导致大面积歉收。”

周法明闻言点点头,宇文温的谨慎态度他很赞同,曲辕犁是毫无疑问必须推广的而插秧法要先过渡一下,他决定回去说服兄长在官田里试用插秧法,待得秋收时有了收成后百姓们自然会群起效仿那来年推广就不会有太大阻力。

见着将士们热火朝天的体验曲辕犁和秧马插秧,宇文温心中兴奋异常,今年开春他要推行的两件事一件是灭钉螺预防血吸虫病,另一件就是要推广新农具和新农艺。

插秧法、曲辕犁的普及推广都是从唐朝开始一直沿用到后世,而秧马是在北宋时期广泛应用,这是历史的车轮势不可挡谁当谁死要是不死那么‘小蝴蝶’宇文温来补刀所以是铁了心要推广。

相关工作已经开展,一批批的曲辕犁正在打造而秧马的制作也在进行中,巴州连同江北各州的土地开发度以及人口都比不上中原和江南三吴地区所以要增产只能进行‘技改’。

没有化肥,没有高产稻种,宇文温能做的就是兴修水利改善农具、农艺增产,有了更多的粮食就能养更多的兵,有了更多的兵就可以出去抢粮抢地抢女人,有了更多的地和粮食那么就会聚集起更多的人。

士兵们投到他麾下能按功劳分到田地分到奴婢那么玩起命来便不会犹豫,这是个良性循环但如果做不好就会变成恶性循环所以要未雨绸缪。

和火炮技术扩散的隐患不同,宇文温不介意曲辕犁、插秧法、秧马的推广会扩散到各地,也许各方势力的粮食收成会大增但他不在乎。

环顾四周水田他心中想着:天下那么多田地,要是每亩田能多收三五斗那么饿死的人也会少一些吧?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七章 期望和现实

?西阳城外沟渠旁热火朝天,由别驾许绍负责的修葺水利工程正式开始,他在通晓山川水系走势的吏员和百姓的协助下现场勘查了便确定了要整顿的沟渠。?.?

西阳城外旧有沟渠淤塞严重所以清淤是先要做的事情,其次城外大小湖泊不少,夏季雨水多时湖水外溢四处泛滥淹没农田也是一件顽疾,所以要将各处湖泊用水渠连起来进行疏导。

水渠的走向也有讲究要经过大片的农田,雨季时开闸泄水免得各处湖泊外溢的湖水肆虐,不下雨的时候要关闸蓄水以备灌溉农田所需。

清淤、疏通、挖掘沟渠需要大量青壮,除夕夜被俘的陈军士兵正好排上用场,而以往都不服劳役的田氏此次也应官府征召派出青壮参与兴修水利。

田氏从今年其开始缴纳租调,此次修葺水利他们的农田也被纳入西阳城周边田地一同规划,若是水渠能顺利贯通那么田氏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所以积极性也很高。

加上一半作为监工一半参加劳动的州兵以及安排各项事宜的吏员,许别驾此次麾下足有两千余劳动力而配的工具都是由官府提供,铲子、锄头俱是铁制。

巴州地界铁产量少,这些农具都是州衙花钱到黄州铁匠铺打造,花销则是从田元升等叛逆抄得家产里扣除,除此以外州衙还推行了新的农具——曲辕犁。

西阳城外官田旁人头攒动,百姓们正围在田边看着州衙的人示范曲辕犁,这个曲辕犁和平日用的犁最主要的差别就是辕不直是弯的而犁地的深浅可以很容易调节。

为了更好地示范新农具,州衙同时在十块田里用十副曲辕犁同时进行示范,按照规定感兴趣的百姓可以亲自下田试用这个由州司马杨济明的新犁。

百姓们不识字听不懂太复杂的解释但是耕田都是熟得不能再熟,有了衙门演示过后再亲手扶犁走上几圈那这曲辕犁的好处可是实打实的看在眼里。??.?`

“哎呀这可真是好犁啊!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把直辕改成曲辕呢!”

“你又不识字,人家杨司马那可是一身本事你也能比?”
首节 上一节 34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