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3021节


正是基于如此推测,天子才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亲自率兵到碛北,等着处罗可汗的奋力一搏。

对于这个战略,杨济是极力反对的,他担心天子本来不严重的病情,因为劳师远征而恶化,搞不好真就在军中因病去世,宛若明成祖朱棣那样。

然而天子没必要冒这个风险,时间在周国这边。

北海铁路再过几年就会建成,届时官军会有更多的主动权,无论东突厥来战与否,都阻止不了朝廷控制漠南(碛南)、漠北(碛北)草原。

现在北海铁路才通了碛南段,皇帝却执意要御驾亲征,实际上是操之过急,而且还会增加各种风险,让各行军总管们心有顾忌,不敢放开手脚和东突厥的军队厮杀。

御驾所在,是北伐大军的核心,一旦敌军集中兵力突击,各路周军必须来救,如此一来,各行军就不能过于远离御驾,时刻都要注意御驾的安危。

这就限制了各行军的灵活度,行军总管们仿佛是被猎人用绳子牵着的猎犬,无法尽情追逐猎物,甚至还会露出破绽,让敌人有机可乘。

如此隐患,若是在中原地区倒不要紧,可是在草原上,作战讲究的就是“快”,敌人来去如风,主力飘忽不定,战机稍纵即逝,己方想要有所斩获,就得保持较快的行军速度和更广阔的作战范围。

杨济作为明代人,又关心国事,当然知道明初洪武六伐漠北、永乐五征漠北的事情,但残元势力在漠南、漠北草原上来回躲避,使得北伐明军很难找到合适机会歼灭其主力。

若是只顾追击、轻敌大意,还很容易陷入敌军的包围圈,损兵折将。

所以明军总是无法将残元势力彻底铲除。

尤其是永乐五征,都未能如愿歼灭敌军主力,原因就是草原太大,敌军主力回避决战,明军将士四处奔波都找不到敌人主力,一身力气打空气,战果寥寥。

结果明成祖朱棣回师途中病逝,得不偿失。

明成祖之所以要御驾亲征,实际上是无奈的选择,因为残元势力的存在,对于大明是很大的隐患,必须给予不断打击,才能防止对方死灰复燃。

而历经了洪武年间的折腾,开国武勋所剩无几,靖难武勋之首、淇国公丘福率兵北伐,结果轻敌冒进遇伏,兵败身亡,明军优秀将领损失惨重。

所以只有善战的皇帝御驾亲征,才能重振军威。

但是,现在的周国人才济济,不需要天子御驾亲征,只需要过上几年,自然而然就能把大草原收入囊中,而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杨济认为,只要天子健康,国内局势就绝不会乱,哪怕是因为担心发病、失去执政能力,为此内禅做太上皇,都好过带病出征,留下无数隐患。

军事上会让各行军束手束脚,政治上...皇帝抱病出征在外,远离京城,一旦病情恶化,那么随行的要员就有可能会成为一场阴谋的策划者。

沙丘之变(沙丘之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秦始皇出巡,于沙丘病逝,随行的权宦赵高、丞相李斯相互勾结,秘不发丧,每日进食如常,以鲍鱼(咸鱼)遮掩尸臭,还矫诏立胡亥为帝,又令公子扶苏自尽。

现在,天子御驾亲征,手中握有大军,一旦意外去世,又有人隔绝内外、秘不发丧,误导不明真相的将士挥师南下,往京城而去,再令太子、皇子们出迎,那可就不妙了。

所以杨济认为天子明知身体有恙,却执意要御驾亲征,行为实在太不理智,但谁也劝不住。

不过对于大家的担心,天子倒是听得进去,并作出了一系列布置,以作为防范措施,尤其防止有人矫诏,暗地里搞鬼。

天子经过一番布置之后,把可能存在的隐患消除,方方面面安排得妥妥当当。

至于御驾亲征,当然不是天子冲锋在前,天子抵达碛北的目的,主要是吸引东突厥处罗可汗的注意力,让对方难以下定决心逃跑。

只要对方主力不走,那么周军就有机会。

天子只需要如同猎人打猎般放猎狗追咬猎物,在后方不远不近的跟着,主要作战都是依靠充当猎犬的各行军来承担。

各行军此时已经进入碛北草原,按照预定作战计划展开军事行动,各行军总管不需要事事向天子请示、汇报,所以并不是被绳索拴着的猎犬。

都安排到这份上,大家也没什么好劝的,只是暗地里担心天子的健康。

杨济想到这里,回头看向大营,看向中军帐处的日月星辰旗,心中的担心挥之不去。

其他人是在担心天子的健康,而他担心的是天子的心态。

杨济总觉得天子此次力排众议、御驾亲征,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心愿,而是在给自己安排一个结局。

天子年初昏厥了,谁也不知道天子何时还会昏厥、昏厥后能否醒来、醒来后是否神志清醒,所以,朝野内外必然有一股思潮涌动:皇太子要准备好继位了。

天子肯定能感受到或者猜到这股思潮,但不想对精心培养了数十年的皇太子做什么“预防措施”,又不想就这么内禅,被人诟病为怕死而内禅保命,所以,想要找个体面点的台阶下。

或者,用投骰子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若天意让我死,那么与其中风瘫痪在床病逝,还不如...

还不如死在北伐途中。

当年意气风发的西阳郡公,依旧倔强得很。

杨济想起了四十多年前,初见时对方那充满自信的笑脸,不由得感慨万千。

四十年来,他陪着这个“老友”,见证了许多奇迹的发生,现在,他所能做的,就是陪着这个倔强的“老友”,走完万里征程最后一段路。

然后陪着“老友”平平安安回到长安,颐养天年。

第七百二十一章 尔虞我诈

夏秋之际,野草茂盛,蓝蓝的天上,有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枯黄的戈壁上,点缀着斑驳绿色,青黄相接的地形,预示着这里是草原和戈壁的交界处,也就是所谓的“过渡区”。

在这里往南,就是真正的戈壁(大碛),往北,就是真正的草原(碛北草原)。

远征碛北的一支周军,如今在此扎营,装载辎重的四轮马车围成一个个车阵,全军将士就以各个车阵为宿营地。
首节 上一节 302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