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3020节


官员汇报完毕,告退,宇文温认真看着资料,又看看窗外的大草原,思绪万千。

等到北海铁路全线贯通,中原朝廷对于碛南(漠南)、碛北(漠北)草原的控制就会有质的变化,不要说东突厥待不住,任何一个游牧民族都无法再崛起为草原霸主。

这在从前是难以想象的。

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王朝,因为生产力的限制,没有能力长期实控草原,最多在国力强盛时派兵北伐,打得草原上的霸主抱头鼠窜。

但这样的优势维持不了多久,因为劳师远征对于国力的损耗太大了,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国力根本就承担不起。

汉武帝讨伐匈奴,把文景之治积累下的财富消耗一空,大量战马伤亡,代价十分昂贵,这就是实例。

王朝巅峰时期,想要解决草原问题,尚且只能治标而不是治本,所以草原方向的威胁,永远是中原历代王朝头痛不已的问题。

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有了铁路,有了即将延伸到北海的铁路,这种新式交通运输方式,极大降低了中原朝廷控制草原的成本。

大军远征,从内地出发,只需要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能在北海地区完成集结,其间不需要消耗太多粮草、不需要动用大量青壮和牲畜运粮,仅仅需要烧煤而已。

中原朝廷能够将北海地区作为支撑点,以装备了热兵器的军队作为杠杠,靠着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撬动周边所有地区。

届时,中原朝廷控制了广袤草原上的四季牧场,各游牧部族只能乖乖听话。

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草原霸主出现,铁路会成为贸易和交流的载体。

广袤的草原,会成为中原的牧场,大量中原商品经由铁路运抵草原各地销售,改善游牧部族的生活,与此同时,游牧部族蓄养的牛羊、生产的各类奶制品,会大量销往中原。

这是双赢的结果,无论是中原的百姓,还是草原上的牧民,都会因为草原铁路的出现,获得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

牧民们不再缺乏生活必需品,有基本医疗、生活保障,再没有南下打草谷的需求和机会,在毗邻草原地区生活的中原百姓,不再每年都担惊受怕,提防草原上的骑兵大举南下烧杀抢掠。

这就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变化,让中原朝廷有机会彻底解决草原问题,前提是执政者有所为,而不是把先进生产力当做粉饰太平的“奇技淫巧”。

宇文温放下资料,喝杯茶,闭目养神了一会,拿出舆图研究起来。

他此次出京,不是出游,而是率军北伐,也就是御驾亲征,征伐的目标,是东突厥。

东突厥的大可汗——处罗可汗,前年将王庭迁移到碛北,大概是在于都斤山一带,对方的行为,实际上就是非正式和周国决裂,以大碛为天堑与周国对峙。

宇文温本来打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花个几年把碛南草原完全控制,然后等北海铁路通车,再把碛北草原以及北海地区纳入治下。

届时,东突厥可汗要么带着国人西逃,要么被迫在北海铁路还没修好前与周国决战,无论对方做出哪一个选择,主动权都在周国这边。

但是,宇文温在春天时的一次晕厥,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一个当众晕厥的皇帝,无论晕厥的原因是久坐忽起头晕、没吃早餐低血糖休克,还是患上了恶疾,都无法消弭人们的担心,也无法阻止人心向年富力强的皇太子那边靠近。

这样尴尬的处境,让宇文温寝食难安,但他很快做出了决断:该放手就要放手,但无论如何,都要到草原上走一遭。

他不想被人嘲笑是胆小鬼,被一次晕厥吓得内禅,做太上皇隐居,以此保命。

他要以一次御驾亲征,为自己的皇帝生涯画上句号。

东突厥的处罗可汗,面对周军骑兵的袭扰,王庭一直在于都斤山附近没有搬,对方如此坚持,大概是期盼着天堑能挡住周军大规模北伐的脚步。

但后来,应该又有了新的期盼。

东突厥的使者虽然已经被赶出周国,但处罗可汗必然在长安有眼线,可以借助周国的民用电报线传递消息。

所以周国皇帝晕厥的消息,身处碛北的处罗可汗有可能知道。

处罗可汗也许盼着周国皇帝再次晕厥后不省人事,然后周国陷入内讧,果真如此,东突厥就有了翻盘的机会。

这个机会,不需要处罗可汗等,宇文温直接送货上门:我御驾亲征,亲自来到碛北,就在你眼皮子底下,要不要试一试?

周军北伐,处罗可汗不敢硬碰硬,很可能选择远循逃避,避免决战。

但当身体有毛病、随时会中风的周国皇帝御驾亲征,对方有了咸鱼翻身的绝佳机会,可就未必会跑了。

若如此,周军的机会就来了。

第七百二十章 心愿

夏日炎炎,茫茫戈壁上黄沙弥漫,大风吹起的沙尘,将正在修建铁路的工人弄得灰头土脸,所幸人人带着防风镜,所以不至于被风沙迷眼、影响工作。

随着北海铁路碛南段建成通车,大碛段铁路随后开始修建,这段铁路以碛南铁路北端为起点,要往北横跨上千里宽的大碛,抵达碛北草原南端。

大碛到处都是沙漠戈壁,气候干燥,雨水很少,植物也很少,白天高温,晚上却又是低温,施工条件极差,可以说是北海铁路最艰苦的路段。

但即便如此,瀚海铁路公司依旧想办法调集大量人力物力,来个趁热打铁,将碛南铁路向北延伸,争取早日让铁路跨越戈壁,抵达碛北。

新式火车的投入使用,使得碛南铁路的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大量物资沿着铁路源源不断向北输送,使得铁路的“生长速度”颇快。

施工工地旁,英国公杨济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又看看四周的一片风沙,再看看身后被风沙包围的巨大军营,心中感慨不已。

天子远征碛北,乘坐火车抵达大碛南沿,然后将士们骑马横穿大碛、抵达碛北,伺机和东突厥决战。

正常情况下,东突厥君臣绝不会和装备了大量火器的周军决战,因为对方知道周军的实力有多可怕,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远循他地避战,拖到周军后勤撑不住,不得不退兵。

但是,如今周天子御驾亲征,而天子身体有恙,年初时曾经昏厥,那么有可能知道这一情况的东突厥处罗可汗,也许会起了翻盘的心思,伺机率兵决战也不是不可能。
首节 上一节 302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