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975节


眼下,见着这周军小年轻恬不知耻地“讲道理”,新罗将领气急,却得游骑来报,说北面有周军主力在接近。

李世民也得了部下禀报,知道己方拖时间总算是拖到大队人马即将赶来,于是底气十足,看着新罗将领,开始威胁:

“这座城,开战之日,是在高句丽控制之下,那么,这就是我军的既定进攻目标,如今贵军不打招呼就越俎代庖,有没有问过我军的感受,有没有想过我军元帅知道此事,会有何感受!”

“马上退出城,不然,就当尔等不宣而战,届时,就在战场上见真章!”

。。。。。。

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新罗大军军营,大帐内,从平壤归来的使者,向监军金庾信汇报斡旋结果。

这段时间以来,多有周军和新罗军队发生冲突,对方或当道立寨、阻碍新罗军队进军,或强攻已经向新罗投降的城池、军队,甚至还袭击归顺新罗的高句丽村寨,完全没有一点同盟的样子。

新罗军的将领们对此十分气愤,却又不敢和周军发生冲突,结果对方得寸进尺,行事愈发嚣张起来。

新罗王便派遣使者到平壤理论,请求周军主帅、魏王宇文维宁管束部下,现在,使者离开平壤返回国都,路过己方大军驻扎地,顺便向主帅及监军汇报结果。

新罗使者是去讲道理的,结果那周军主帅说的都是歪理,还啰啰嗦嗦讲一些场面话,一直在糊弄人,根本就没有诚意要解决两军不断发生冲突之事。

使者说不动对方,只能黯然离开。

金庾信听使者说完具体过程之后,压制不住胸中怒火,一掌把书案拍得乱震。

他真想骂“岂有此理”,但在这里破口大骂却无济于事,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也就只有拍书案。

原因很简单:周军实力太强,新罗一方的态度强硬不起来。

周国要灭高句丽,新罗乐见其成,而且还积极配合,派遣使者求救,以便给对方一个名正言顺撕毁合约、向高句丽开战的理由。

战事一起,新罗没有闲着,除了布置必要的军队防备百济,便尽力派出精锐北上,进攻高句丽的城池。

但是高句丽各城顽强抵抗,新罗军队攻城略地的速度一直快不起来,相反周军的攻势却很凌厉,而且一开始其目的就很明确:

一部兵马渡海而来先取慰礼城,然后沿着城畔的泥河(高句丽称阿利水)一路向东进军,短短数月就逼近东海之滨(这是以新罗角度而言的东海,即半岛东部沿海地区)。

然后,又向南进军,不断攻占高句丽和新罗、百济边界附近的城池。

周军有各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所以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无往不利,熟读中原书籍的金庾信觉得,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周军的攻势再恰当不过。

相比之下,己方的进攻明显逊色许多,所以,对方恃强凌弱,根本就不把盟友新罗放在眼里。

这一点,身处前线的金庾信感受很深,但除了愤怒,却别无他法。

金庾信和其他贵族青年一样,希望报效国家,为国开疆扩土,他作为大王精心栽培的年轻一代,年纪轻轻就成了贵族青年组织“花郎”的首领“国仙”,带着许多贵族青年在军中磨练,争取早日独当一面。

此次出战,他作为大王的亲信任监军,在前线战场待了大半年,深深感受到己方攻城能力的不足,也被周军“势如破竹”的气势震撼。

所以即便他和同僚们对周军目中无人的作态十分愤慨,却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实力太强了,不是己方可以抗衡的。

如果周国的皇帝哪天不高兴了,派兵攻打新罗,新罗防得住么?

金庾信不敢细想这个问题,但他看得出来,周国在出兵伊始就做好了准备,专门分兵一支进攻泥河流域,防止高句丽南境的军队、百姓在行将亡国之际大量南逃,进入百济、新罗境内。

所以,周国从一开始就是想吃独食,新罗在这一场战争中能捞到的好处恐怕没有预想之中的那么多。

深深的无力感在心中泛起,金庾信知道不要说前方的将领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算是大王也解决不了。

面对一头猛虎,任何走兽都不敢当面与之对抗。

这种绝望、无助的感觉很难受,金庾信不想自寻烦恼,将思绪收回,见使者风尘仆仆,便关切的说:“贵使赶路辛苦,还请早点歇息。”

使者回答:“有劳国仙关怀,这一路南下并不辛苦,毕竟坐了火车,省事不少。”

“火车?怎么,周军把铁路往南修了?”金庾信闻言大惊,他听说过火车,以及相关的一些事情,对于这种日行千里的交通工具十分好奇。

新罗的海商、使节,会把中原的报纸带回国,所以新罗君臣能够了解到周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渐渐意识到铁路意味着什么。

使者回答:“是的,周军一边打仗一边修铁路,北边不知道,反正从平壤南岸往南修铁路,已经快要修到慰礼城了。”

金庾信闻言面色一变:“要修到慰礼城了?”

使者点点头:“是的。”

金庾信呆坐良久,他大概能想到周军修铁路后,对于通车路段周围地区的控制力度有多大。

在绝对优势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不会起什么效果。

他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最后长叹一声:“唉....”

第六百八十六章 煎熬

北风呼啸,雪花飞舞,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山城为群寨环绕,城中权做王宫的住所里,高句丽王高建武定定坐着,看着面前的铜火炉,看着火炉上冒出的些许白烟,却感受不到些许温暖。

战事不利,几乎每天都有坏消息传来,这让高建武的心情越来越差,尤其东部大人渊盖苏文投降之后,他几乎都没有笑过。

自那以后,周军继续蚕食各地,不断有山城沦陷,而己方依旧打不出像样的胜仗,不要说攻出去,就连防守都开始吃力了。

再这么下去,国家就要完蛋,而他们却无路可逃。
首节 上一节 297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