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841节


眼见着高句丽使节还在表情诚恳的诉说着,宇文温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种列强欺负小国的感觉,还真是有些怪怪的....

。。。。。。

“二郎,未来十年,朝廷都不会对高句丽用兵了么?”

“你问这个做什么?”

“朝廷不是都已经和高句丽续约了么?”

“条约?条约就是一张纸,随时都可以撕毁。”

“啊?那,那不是...那不是...呃...”

“你是想说‘无耻’?”

“不不,妾不是这个意思...妾是想说...那借款怎办?债主把欠债的弄死了,那债务怎么办?”

“还有不动产作抵押嘛,你怕个什么?”

临近中午,散朝归来的宇文温,和皇后尉迟炽繁交谈,话题就是周国和高句丽续的十年和约。

这和约有些特别,除了列出许多苛刻的条件,迫使高句丽缴纳“岁币”之外,还有一项前所未有的条件,就是“借款”。

高句丽为了保住和平,面对周国提出的各种苛刻要求,只能在尽可能讨价还价后认下,其中就包括大幅增加煤炭、木材的供应(岁币的支付方式之一)。

但其朝廷财政收入微薄,急切间无法扩大矿井、伐木场的规模。

规模上不来,其产出就满足不了周国的要求,所以高句丽急需资金周转,扩大“生产”,用增加的产量来支付岁币,并且偿还债务。

于是,周国借钱给高句丽朝廷救急,而对方借的钱必须要分期偿还,如有拖欠,后果自负。

这种做法,类似于作坊主欠下债务,但营业所得不高,根本就还不起债,债主便再向对方借出资金,帮助对方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其盈利能力,以便能够尽快还钱。

在民间,这种做法没问题,如今也很常见,可若是出现在两国关系之中,真的是古来罕有。

所以尉迟炽繁觉得好奇,她认为周国既然借钱给高句丽,那是不是意味着在对方还清债务之前,周国都不会发动战争。

对于这个疑问,宇文温回答:“我不是说了么,和约该撕毁就撕毁,若打起来,把债务人打死了,那不要紧,浿水以北、鸭绿水以南地区的肥沃土地、矿山,朝廷估价之后,就把一部分抵给银行做补偿。”

尉迟炽繁还是觉得奇怪:“啊,这样也行?”

“怎么不行?”

“这....”尉迟炽繁还是无法看透宇文温的意图。

因为,借钱给高句丽的“人”,不是周国朝廷,而是日兴昌等银行。

周国和高句丽延续和约,定下借款协议,这其中,周国朝廷只是作为见证人,周国日兴昌等银行是债权人,高句丽朝廷是债务人。

日兴昌等银行把钱借给高句丽,高句丽必须按照借款契约,按时偿还欠债。

若债务人赖账,见证人就要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现在,尉迟炽繁不明白宇文温为何要让银行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

第五百八十四章 借钱

世上有很多事,不需要暴力一样能够解决,尉迟炽繁就听过宇文温的举例说明。

譬如,某无良大户看中别人家的女儿,不是派人去抢,而是想办法让对方欠债,又无力偿还,对方走投无路之下,便只能把女儿卖给无良大户。

但尉迟炽繁觉得,周国实际上没必要和高句丽玩这一套,更别说“无良大户”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杀人夺女,怎么还要向对方借钱?

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尉迟炽繁觉得,即便按照宇文温所说,若过两年开战,灭了高句丽,然后将一些山林、矿井抵押给之前借钱的银行,可银行要这些“不动产”有什么用?

若要开发,不划算,所以只能转卖给别人。

然而谁会来买?

她思来想去,想不明白,考虑到宇文温行事的一贯作风,她想到了一个可能:“难道是为了给银行拉业务?”

皇后开窍了,宇文温点点头:“没错,就是要给银行拉业务,你想想,在中原,银行、柜坊不可以放高利贷,可是放贷给外国,譬如高句丽,那利息可就..啧啧..”

“你要知道,各家银行、大柜坊后面,都是权贵、官宦、豪商、大户,银行有业务,有钱赚,他们能不高兴么?”

“朝廷为国内银行招揽业务,这有什么不对?朝廷通过银行,变相成为别国债主,更好吸别国的血,这有什么不对?”

尉迟炽繁争辩:“可你要吸的目标,没几年就要完蛋了呀?”

“不不不,目标又不是一个,你想想看,高句丽向中原银行借钱周转,事情传到新罗、百济那里,两国君臣会怎么想?”

尉迟炽繁瞪大眼睛:“莫非...也来借钱?”

“没错,借钱备战,如此一来,银行不就有新业务上门了?高句丽这种快要死的目标是小,一时半会死不掉的新罗和百济才是大目标。”
首节 上一节 284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