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793节


按照现有铁路线上火车试运行的经验来看,火车进出车站,都必须拉响汽笛,提醒站务人员注意,也是为了提醒横穿铁路的人们赶紧远离铁路,所以火车进出火车站会很吵。

若是深夜火车拉响汽笛,沿线两侧的居民,恐怕会被吵得无法入睡。

第三,火车站设在城中,意味着会有一条“铁索”将长安城拦腰锁住,堪舆(风水)上倒也能找出理由自圆其说,但东西纵横的铁路,也把城里南北走向的道路给“锁住”了。

道路和铁路的交错路口称为“道口”,如果有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意味着沿线道口的交通中断,长安火车站建成后,火车车流量必然不会低,若是为了保持铁路通畅,就会导致南北道路交通频繁中断。

进而造成大范围的交通堵塞。

同理,南北走向的朱雀御街,也会被铁路干扰。

所以,火车站设在城里,即是“利民”,也是“扰民”。

为此,工部通过多次现场勘察以及论证,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建设“复道”也就是高架桥,让城中南北走向的几条主要干道(包括朱雀御街)跨过铁道,马车、人力拖车还有骑马的人、步行的人走高架桥过铁路,和火车互不干扰。

二,长安城内的铁路沿线两侧,除了几个无高桥梁的道口,以及必要的进出口外,都要筑起围墙,并设哨岗,挡住随意穿行铁路的人、畜,以确保火车的畅通无阻。

避免火车在城内线路行驶时,为提醒横穿铁路的人躲避而频繁拉响汽笛,导致噪声扰民。

三,长安必将是关中地区铁路运输体系的中枢,为了缓解长安火车站的线路调度压力,必须将经过长安的铁路分为南北两线。

南线,就是进入长安城的铁路线;北线,就是从长安北郊经过的铁路线,这条铁路,是给“过境”火车使用的线路。

将来,自西而来、往东去又不需要停留长安的火车(主要是货车),走北线过境,不需要穿城而过,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造成城内线路拥挤。

与此同时,一定品级、爵位以上的官员、贵族,还有皇族以至天子,其专列可以在北线的长安北站进出,与庶民分开,井水不犯河水。

长安北站在城北郊,距离皇宫近,也距离高官显贵聚居的坊区近,所以该站的设置,将极大方便天子及皇族、贵族、高官乘坐火车出行。

两个火车站各司其职,也避免了因为各种官府仪仗队的出现,导致火车站被迫实施各种管制,进而给普通旅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同理,长安及附近地区的兵马调动(出京、进京、路过),包括各地府军的“番上”,还有各类军需辎重的转运,都在长安北站进行,能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避免扰民。

这一安排很有必要,因为一旦有大量兵马、军需物资经由城中火车站转运,必然会严重影响民用车次的运行。

工部如今拿出来的火车站建设方案,都经过大量现场勘察、调研和论证,尽可能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是最优方案。

相关资料很多,工部将其印刷后,提前半个月送到各位三高官官手中,然后还派吏员作为讲解,向三高官官解释各种问题。

所以,今日的会议上,天子及三高官官都对何稠介绍的方案了若指掌,对于利和弊的取舍,会前就有了腹稿。

大家的关注点,主要是建设费用。

如何又省钱(相对)又好的修建长安火车站,是政事堂诸公要考虑的问题。

正所谓家大业大开销大,朝廷的收入虽然逐年增加,可开支也是逐年增加,即便有发行国债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但如今的朝廷已负债累累。

负债不可怕,只要“负债率”不高,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即可,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朝廷不可能无限制的发行国债。

所以,即便是拉电报线,朝廷也无力在短时间架设完善的电报线路网,遑论大规模建设耗铁量巨大的铁路。

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和巨大的建设需求形成了矛盾,然而,别的建设工程也许能缓,电报和铁路不能缓。

政事堂诸公,都明白电报和铁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即便再难,都要咬紧牙关,把电报线和铁路慢慢修起来,而不是“稍后再议”。

就在前天,来自鄂州的“电牍”送到,为天子和政事堂诸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一辆最新改进的火车头,拉着满载乘客的标准编制列车,在大(冶)夏(口)线跑了一个来回,跑出来的成绩,是平均时速五十里。

这一平均时速的计算,包括了火车在中途各站点的停留、加煤加水时间,可以视为正常运营(客运)时的平均时速。

比起之前的平均时速四十里,提高了十里的速度。

五十知天命,对于人来说是这样,现在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运营时速五十里的火车,靠着火车头中途接力,稳稳地日行千里,一旦铁路和电报线连通天下,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就真的要到来了。

而在场的诸位,都有机会因此名垂青史。

所以,谁不会认真决策?

第五百四十四章 错位

翌日,政事堂内继续进行会议,候任交通部尚书杨玄感,向天子、三高官官以及参加会议的太子,对交通部的筹备工作进行汇报。

相关内容不算太多,所以杨玄感接下来要汇报的内容,是关于铁路运输方面的一些技术、管理问题。

交通部,全称交通运输部,主管水、陆交通,其实就是管理火轮船运输(水运)、火车运输(陆运)。

这两种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必然的大规模普及,对朝廷的管理能力和体制提出了严苛的新要求,仅靠工部和民部的联合管理已经不合适,所以迫切需要新增一个“部”,对水、陆交通进行有效管理。

火轮船的管理相对较容易,因为这和管理传统的帆船没太大区别,无非是船只的航行速度大幅提升,但火车却不一样。

火车支撑起来的陆地运输就是铁路运输,是全新的运输方式,虽然源自轨道运输,但因为拖曳列车的不是马匹而是火车头,并且必然大幅改变现有交通运输管理方式,由此带来许多技术、管理问题。

问题之一,技术及管理人员不足。
首节 上一节 279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