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686节


那一瞬间,我看清这东西的模样:像一只蝎子,尾巴极长,其扁平如蒲扇的腹部有开口,仿佛是一个嘴。

“噗嗤”一声,那东西抱住了我的脸,整个腹部就像一张湿漉漉的面巾,将我的脸捂住,使我开始喘不过气,而那尾巴缠绕着我的脖子,越缠越紧。

奋力挣扎却无法摆脱的我,渐渐窒息,拼命张嘴想喊却喊不出声,那东西便往我大张的嘴里注入东西...

尉迟炽繁挣扎着,拼命想要将“抱脸虫”扯开,避免对方将蛋吐到自己口中,接着进入肚子里,最后孵化出一个“异形”,然后从她的胸膛钻出来。

“不不..唔....”

尉迟炽繁挣扎着,手臂奋力挥舞,“啪”的一声打中旁边,随后听得听得“哎哟!”一声传来。

。。。。。。

清晨,朝会,睡眠不足的宇文温端坐御座,看着阶下两侧朝臣,强忍着打哈欠的冲动,努力端正坐姿。

他昨晚熬夜写故事,写完异形抱脸虫的设定后,没来得及收拾便去睡觉,结果尉迟炽繁看到了异形抱脸虫的设定内容,于是做了噩梦,一手肘把他给打了。

还好,打中的是后背,不是面颊,否则堂堂天子鼻青脸肿上朝,让大家看见,脸可就丢大了。

但朝会上、众目睽睽之下,他可不能哈欠连天,否则会被人劝谏莫要沉迷酒色、荒废朝政,所以再怎么困也得忍。

今日朝会因为内容较多,所以距离散朝还有很长时间,宇文温强打精神,对朝臣们启奏的各项事务发表意见。

朝臣们时不时在笏板上写字,记录他的说话要点。

笏板的作用类似于记事本,只是由于礼制规定,朝臣们不可能人手一个小本本做记录,所以必须拿着长长的笏板,然后根据品级不同,这笏板的材质也有所不同。

没多久,一个议题开始,是关于政区的调整,这是“改制”,是“变法”的一部分,所以朝廷允许一定级别的大臣上书言事,并且多次在朝会对这一议题进行讨论,今天也是如此。

既然是讨论,那就意味着大家的讨论实际上是说给天子听的,所以此刻,端坐御座的宇文温,不需要发表什么长篇大论,只需要听就行了。

至于记录,当然有相关官员代为效劳。

经过数月的酝酿,一个新的政区规划方案已经有了雏形,如果一切顺利,明年就会正式实行。

方案内容大致如下:对“总管府”进行适当裁撤、合并,然后取消“总管府”这一建制,以“道”取代,与此同时将政区和军区分开。

政区长官只管民政,不担任军职,不管军务;军区长官不担任文职,只管军务,不管民政、税收,此即“文武分途”。

原有行政区划,为总管府、州、郡、县四级,拟取消郡一级,为道、州、县三级。

这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文武分途,意味着延续数百年的地方政区结构,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地方长官不再治军,坐镇一方的将领不再治民,可以说这样的改制是“异类”。

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贻笑大方。

第四百六十二章 改制

朝会在继续,端坐御座的宇文温,手里拿着一份资料,听着玉阶下,出列朝臣的发言。

按照改制方案(初稿),一级行政区名为“道”,全国共划二十道,是为:关内道(包括关中、峡州地区及河套地区,囊括了黄河中游几字形内的区域,以及河东的蒲州地区),治所在长安;

山西道(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含河东、代朔地区)、河北东道(主要是永济渠以东的河北地区,含幽燕地区)、河北西道(太行山以东、永济渠以西河北地区);

辽宁道(辽东、辽西地区,还有未来扩张的辽北地区)、山东道(泰山周边、青齐之地,还有诸如海参崴这种海外飞地)、河南道,淮南东道(淮南东部以及江南蒋州);

淮南西道(淮南西部,及原黄州总管府部分州)、江南东道(除蒋州之外的三吴地区,以及后世福建大部地区,还有隔海对望的台州)、江南西道(彭蠡湖地区,含大庾岭南麓地区)。

广南东道(原广州总管府地区,琼州,以及部分后世福建地区)、广南西道(桂、邕、容三总管府地区)。

南海道(原交州总管府地区,南洋东部的吕州,以及未来扩张的南洋地区)、荆湖北道(主要是荆襄地区)、荆湖南道(主要是洞庭湖地区)。

剑南道(蜀地及南中)、山南道(梁州、利州地区)、黔中道(后世贵州地区)、陇右道(陇右、河西走廊地区,包括河湟谷地)。

与此同时,长安及东都洛阳以及黄州西阳设“府”,与道同级,是为:

京兆府,辖长安及周边地区,治所在长安。

应天府,辖洛阳及周边地区,包括黄河北岸河阳地区,治所在洛阳。

承天府,辖黄州及鄂州地区,治所在西阳。

所以,全国政区分为二十道、三府,共计二十三“块”。

考虑到防止地方势力做大的需要,政区划分的原则,既考虑了传统地域概念,又要实行“犬牙交错”,让各政区之间的边界不完全按地理走势划分,以避免某些“道”有关起门来割据自立的可能。

譬如,剑南道就不能管辖梁州、利州这两个门户,所以梁州和利州地区独自划分为山南道。

同理,广南道就不能管辖大庾岭南麓地区,这个门户划归江南西道管理。

军、政合一的总管府取消了,取而代之的道、府,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使司并驾齐驱,互不隶属,分管民政、治安、监察职能。

三级政区长官,依次为:

道、府:布政使(府为府尹)、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简称按察使);

州:知州、指挥使、都察(或提刑);

县:知县、指挥、监察。
首节 上一节 268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