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46节


但凡事有利有弊,这些武装商团、武装移民进入辽东,管理起来很麻烦,这些团体之间极有可能发生各种冲突,同样会引发大问题。

武装团体、武装移民的具体管理,自然主要由新成立的辽东总管府负责,对于兵部来说,更头痛的事情还在后面。

武装团体、武装移民,在辽东是可以持有火器的。

火器,包括发射铅弹的燧发火铳,以及发射炮弹、散弹的小型火炮。

燧发火铳,之前是新军才装备的新式武器,火炮,是官军才可以装备的利器,如今向辽东移民开放,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出大事。

但朝廷还是决定允许移民以火器武装自己,为的就是给移民们以足够的信心,让移民们能在辽东站稳脚跟,大规模开荒,守住自己的开荒成果,然后不断扩张。

辽东的情况很复杂,到处都是野兽,还有比野兽更可怕的人(番族),一个规模不过数百人的移民团,想要在开荒的时候保命,就只能靠火器来弥补人数不足导致的战斗力差距。

燧发火铳的准头不如弓箭,但威力很大,可以破甲,在战场上使用时,需要士兵排队射击才能确保命中率,若民间使用,用来打猎正好。

专用猎铳只要使用得当,可以轻易干掉熊、野猪、虎、豹、狼等野兽,也可以射杀各种寻常猎物,对于移民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打猎工具。

一旦有敌人来袭,一个瘦弱的少年,手持猎铳,在十余步距离就能干掉一个着甲战兵,如此威力,让妇孺比例不小的移民团,拥有了可靠的自保武力。

而射程百步左右的小型火炮,可以装在移民定居点里,轻松击退来犯之敌,这对于可能只有数百人规模、拖家带口的移民团来说,是保家的利器。

所以,为了鼓励民间自发移民辽东,宇文温决定放开火器管制(仅限于辽东),让中原的武装移民,在辽东安家落户,站稳脚跟之后,不断向北扩张,开垦更多的土地。

火器的管理,是个大问题,兵部的责任重大,对辽东火器管理必须实行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辽东的火器,不会被人大规模“走私”进入中原。

火器的威力来源于弹药,为了防止有人私下囤积火器造反,兵部会采取控制火药、板簧(燧发火铳击发装置的关键部件)供应的方式,来控制辽东各武装团体手中的火器数量。

相关的措施有很多,却要尽早实行,兵部尚书宇文理为此忙得不可开交,而现在,叔叔又他加了个任务。

那就是“军火买卖”。

第二百六十章 买卖

十年来,朝廷为了辽东投入了多少资源?宇文理不太清楚,只是大概知道花费不小,而宇文温却“刻骨铭心”,因为花在辽东的每一笔钱,都可以说是从他腰包里掏出去的。

封建时代,家天下,国库的钱,理论上属于皇帝所有,所以自明德元年起,朝廷在辽东花的每一笔钱,都可以说花的是宇文温的钱。

持续十年的投资,如今终于有了结果,那就是朝廷收复辽东,宇文温刷了名声。

然后呢?

战利品,俘虏,人口,这些加起来,都抵不上十年来的巨大投资。

辽东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土地的产出和中原没得比,收复了辽东的周国,不但无法马上从当地获得丰厚的赋税来回本,反倒还得继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开发辽东。

所以,仅就做买卖的角度来说,“收复辽东”这个项目是大亏,即将开始的二期项目“辽东大开发”,还得追加大笔投资,距离回本遥遥无期。

周国为了开发、经营南中,已经让财政背负了巨大负担,若再加上开发辽东这个负担,短期还行,时间一长真的会吃不消,所以宇文温要想办法“变现”,让辽东项目马上盈利。

变现的手法有几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军火买卖。

军火买卖,这是从来没有的词汇,代表着武器买卖,实际上就是火器的买卖。

军火在后世,是和毒品、石油并称的三大暴利行业,宇文理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一点,但他看了资料之后,为军火买卖之暴利震惊得目瞪口呆。

一杆刮风下雨天都能用的新式燧发火铳,军器监可以大批量低成本制造,而对外销售价是制造成本的十倍以上,火炮的利润更高。

现在,光是北洋贸易公司向军器监下的订单,就是燧发火铳十万杆,火炮(小型)一万门。

如果不是宇文理知道北洋贸易公司的底细,他真的会认为对方试图囤积火器造反,而北洋贸易公司不是火器唯一的买家,其他那些以经营新式农场为主业的商社,所下订单累计起来的数字也不小。

若预期中的辽东大开发,真的能够吸引民间组成武装移民团前往辽东开荒,那么这些“散户”将要购买的火器,累计起来更是不得了的数字。

宇文理让属下算了一笔账,发现若军火买卖真的顺利开展,那么从今年算起,连续三年的预期销售利润,就能抵得上头十年朝廷在辽东投资的六成。

这是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结果,宇文理难以理解为何卖“军火”能有如此暴利,现在,宇文温作为叔叔,就得提点侄子一二,让对方开开窍。

“卖军火,光是卖火铳、火炮本身,算是一次性买卖,毕竟只要保养得当,火铳和火炮可以用上几年,但是....”

宇文温说到这里,反问:“弓没有了箭,还有用么?”

这么一问,宇文理反应过来:“这...莫非军火买卖的利润,主要还是来自火药?”

“没错,这就是耗材!你要知道,打印...呃,用火铳打人、打猎,会不断消耗火药,一杆燧发火铳,可能可以发射两三百发铅弹,火炮也是如此,所以会消耗大量的火药。”

宇文温差点把“打印机”说出来,但这道理却和后世打印机经销商靠耗材盈利一样,火铳、火炮作为热兵器,需要有弹药才能发挥威力,所以,卖耗材(火药),也是军火买卖的利润来源。

火药,必须做到薄利才能多销,当武装商团、移民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使用火器,那么火器的销路就能增加,随之而来的火药销售量也会上涨。

而火药制作和供应,就是朝廷控制辽东火器的一个关键。

即便真的有人囤积了大量火铳、火炮,没有足够的火药,这些火铳和火炮不过是个废物,而迄今为止,火药的配方,对于外界来说,依旧是机密。

对此,宇文理很明白,军器监归属兵部管辖,军器监的军火销售所得,那可是要走兵部的账,宇文理一想到自己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靠着卖军火实现大规模盈利的大司马(兵部尚书),就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你不要学那些文人的臭毛病,说什么‘君子耻于言利’,想想,若是朝廷没有收入,如何养兵?如何赈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不是昧着良心赚钱,钱又有什么贵贱之分?”

宇文温拿着一份资料,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又开始给侄子“洗脑”,正如他给儿子们“洗脑”时一样:“土地的诱惑有多大?你是知道的,三十年免税的土地,谁不想要?”
首节 上一节 244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