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36节


也就是说,周军袭击辽北,摆明了就是要设个圈套让他们往里钻。

对于高建武来说,这个圈套就在眼前,不发兵北上,会寒了参战靺鞨各部的心;发兵,一不留神就会遇伏,伤亡惨重。

但无论如何,总是要发兵的,所以高建武和几名主要将领商量过后,决定来个将计就计。

高建武当着各位靺鞨首领的面,表示已经决定发兵四万,随靺鞨各部联军北上,驱逐袭扰辽北的周军,大军三日后就出发,所以希望各部首领做好出征的准备。

大军出征,令行禁止,高建武强调,出征的日期既然定了,就绝不容许有人延误。

若有违反,军法从事。

听得尊贵的北部耨萨做出了决定,首领们喜形于色,纷纷表示今日回去后立刻做好准备,绝不会误了日期。

看着一张张笑脸,高建武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冷笑起来。

周国那边,也有靺鞨部落投靠,所以高建武判断,今日大帐之中坐着的这些靺鞨首领之中,肯定有人暗中和周军勾结,首鼠两端,向对方通传消息。

所以...接下来谁算计谁还不知道呢。

第二百五十一章 唯快不破

午后,自东向西流淌的小辽水畔,北岸旷野里旌旗招展,回师辽东城的高句丽大军在此扎营,将小辽水北岸自新城之间的旷野挤得满满当当。

新城位于辽东城北(北偏东)二百余里处,为高句丽国境的西北门户,其西面数百里外,就是自北向南流淌的大辽水(辽水)。

辽水即为辽东、辽西的分界线。

从辽东城出发,前往辽北的高句丽大军,北上途中必然经过新城,当后方传来周军入寇、渡过辽水进逼辽东城的消息时,刚离开新城没几日的军队,立刻掉头南下。

大军主帅于新德,此时身处城外军营中军帐,看着刚收到的战报,有些错愕——位于新城和辽东城之间的盖城,昨日沦陷了。

周军只用了一日时间,就攻破了坚固的盖城,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于新德在率军北上时就知道,周军是佯攻辽北,以此迫使他们分兵,然后等北上的军队渡过小辽水之后,很可能要来个“腰斩”。

周军可能渡过辽水东进,将他的队伍和辽东城隔开。

只是没想到的是,对方选择的突入点是盖城,而已经做好防御的盖城居然连两天都没撑过去。

头一天,周军兵临盖城下,次日破城,今天是第三天,于新德的大军,才刚掉头回到新城。

盖城的位置,正好位于辽东城至新城道路中段,也就是说盖城距离南面的辽东城、东北面的新城,都是百里左右。

周军如此疯狂行事,莫非是有备而来?

想到这里,于新德有些不安,此次他奉主帅、北部耨萨高建武之命挥师北上,本就是将计就计,诱敌军来攻。

他们已经策划好了,周军要么在辽水上游地区半路设伏,要么截断北上大军的归路,无论是那种选择,都应该等他这只军队远离辽东城才动手。

结果居然选在大军距离辽东城还没到三百里时就动手,如此用兵,是不是欺人太甚了?

于新德对此觉得很意外,周军居然敢选择盖城作为突破点,试图截断北上大军的归路,如此一来,必然面临南北两军的夹击,正常情况下谁会这么做?

敌军主帅敢做这种选择,要么是狂妄自大,要么就是...

有恃无恐。

于新德觉得,对方能够一日攻破盖城,应该是使用了传闻中那种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盖城守军明明已经特地加强了防御,却依旧守不住。

而这种武器若用在战场上,恐怕威力也不小。

所以,对方应该是有了依仗,故而有恃无恐,那么他回师南下时,一定要小心。

于新德知道自己肩负重任,所以不容有失,方才收到急报之后,立刻下令派出骑兵南下,接近盖城哨探敌情,与此同时,将小辽水下游(西面)地区查个清清楚楚,看看有没有敌军骑兵迂回。

若以单纯的步骑对战,他可不怕周军,因为麾下兵马骑兵众多,又有靺鞨各部骑兵随行,只要谨慎些,不敢说必胜,却也不会败。

但问题是这些靺鞨人之中,有没有人私下和周军勾结、为其做内应就很难说了。

想到这里,于新德沉吟起来,按照约定,一旦敌军断他后路,辽东城的军队,会很快北上,而他则要南下,依托沿途城池,将来犯之敌合围。

盖城,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大队兵马行军不过两、三日路程,所以,他只要小心些,步步为营,数日后,就能和北上的军队会师。

届时,若周军坚守盖城,在南北夹击之下未必能撑多久,所以,对方很可能会选择逐个击破,赶在己方两军会师前,先干掉其中一部。

对方能做到这一点么?

于新德觉得不太可能,除非对方有内应,能够来个里应外合。

而他这里,有周军内应的可能性很大。

正思考间,于新德听得外面传来喧哗声,正要让亲随出帐看看是怎么回事,却有将领急匆匆入帐:“是敌军!敌军来了!!”

于新德闻言一愣,随后脱口而出:“什么?这么快?”

。。。。。。

小辽水南岸旷野里,大量骑兵呼啸前进,黑旗黑甲,宛若一股黑色的浪潮向着前方涌去,一处丘陵上,行军总管杨济策马而立,用千里镜看着前方远处的新城。
首节 上一节 243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