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25节


“轻”,移动速度快,这才是轻炮最大的优点,只要善于利用,打仗无往不利。

宇文维翰对此深信不疑,牢记父亲的教导:火炮,将会和骑兵一道,成为战场上的主角,以后想要打胜仗,必须用好这两个兵种。

单纯的长矛阵,在火炮面前连纸虎都不是,是纸猫。

拥有火炮的军队,对付结阵的步兵不要太轻松,威名赫赫的虎林军长枪阵,往后若没有火炮的掩护,一战全军覆没都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神兵利器,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新一代的将领,如果不会使用火炮,或者不会以火炮为核心制定战术,驾驭不了这种力量,那就很难做到“常胜”。

“常胜”二字,让宇文维翰向往不已,他希望自己能像父亲那样,征战无数,未闻败绩,号称“常胜”,名满天下。

但前提是有钱。

想到这里,宇文维翰觉得有些心疼,因为这一战,他使用了“开花弹”,也就是填充着猛炸药的炮弹。

轻炮在南翼打得敌军崩溃,却因为射速过快导致炮膛过热,很快就哑火了,所以最后给予敌军致命一击的武器,是位于战线中部发射“开花弹”的臼炮。

威力巨大的“开花弹”,越过两军战线上空,落在高句丽军阵腹部,随后发生的剧烈爆炸,直接摧毁了对方的士气,于是兵败如山倒,局势再不可挽回。

“开花弹”是个好东西,宇文维翰和将军们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但“开花弹”很贵,等同于相同重量的白银,所以用起来让人心疼不已。

“开花弹”造价昂贵,大军东征携带的“开花弹”数量也不算多,基本上默认只用于攻城。

只有今日的决战才能让宇文维翰下定决心用,而且长史王頍还盯得很紧,生怕他收不住,把“开花弹”都打光了。

想到这里,宇文维翰冒出个念头:要想打胜仗,火炮就得多,开花弹自然多多益善,那就得花很多钱..

所以,有钱才有力量,才能变强?

第二百四十二章 惊弓之鸟

黄昏,旷野里,曾经的战场上,拉着一道道步障,相互隔成一个个通道,大量被俘或者投降的高句丽士兵分布在通道里,他们身着布衣,赤手空拳,在周军士兵的环绕下,惴惴不安等候发落。

这些高句丽士兵没能从大溃败中逃出去,被迫跪地投降,此时身陷囹吾,不知道接下来的命运如何,也没办法反抗拥有恐怖武器的周军,只能听天由命。

士兵们隶属于不同的建制,被俘后建制打乱,所以即便有想法,急切间也找不到熟悉的同袍。

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凌晨时吃过一顿,然后打了半日的仗,跑了小半日,此时又渴又饿,体力消耗大半,即使想要垂死挣扎都没多少力气。

今日一战,他们仿佛做了一场噩梦,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如今但凡有大点的声音,许多人都会惊得四处张望。

人心惶惶间,却见四周点起火把,然后有许多周兵押着一些俘虏,让其以高句丽语,不住大声呼喊着,宣布三件事情。

首先,王师准备了炊饼,待会大家排队去领来吃,一人两个,还有汤水一勺,人人有份,当然,俘虏口中“王师”指的是周军。

其次,王师欢迎大家效命,一会领了炊饼,有意效命的人,往前方白旗飘扬的地方走。

第三,王师东征,是为了找高句丽王算账,不会为难大家,若不想效命,一会领了炊饼,自己就离开此地往东走,具体去哪里,随意,但只能空手离开。

俘虏们听到这里,一个个惊疑不定,他们不知道周军这么做是不是故意试探。

许多人有家眷,难以割舍,当然想要回去而不是留下,但就怕抬腿往东走,周军出尔反尔,背后放冷箭。

但此时夜色即将降临,天色昏暗,一会领到炊饼吃饱了,天也黑了,到时候趁着夜色离开,好像也很安全。

一想到炊饼,许多人肚子就叫起来,不由自主排起队伍,等着领炊饼,而外围的周军撤了一半,让出东、南、西面,摆出一副“任你来去自由”的场面。

没有人拔腿就跑,而是老老实实排队,因为大家还等着吃炊饼填肚子。

随着时间流逝,许多吃饱了的人开始犹豫起来,一些人试探着往东走,渐渐离开,却没见周兵来追。

于是越走越远,身影消失在夜幕里。

见着如此情形,许多正在观望的俘虏也壮着胆子往东走,走的人越来越多,三五成群、浩浩荡荡,仿佛赶集一般。

有人留在原地,看看离开的同袍,又看看披坚执锐的周兵,犹犹豫豫,随后走向白旗飘扬的营地。

有人带头,陆续跟随的人也多了起来。

一旁,旁观的宇文维翰见着如此情形,心中有些激动:这可是主动投奔的人哟,可见官军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此战,官军俘虏了数万敌兵,如何处置这些俘虏,成了宇文维翰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么多俘虏,留着就要消耗大量粮食,还得分兵看守以防有变,麻烦得很。

即便吸收一些俘虏补充兵力,还会剩下许多人,若运回国当奴隶卖,首先距离鸭绿水太远,需要派兵押送,期间也要消耗大量粮食养着,一样很麻烦。

那么,不如杀光算了,以免后患,然后用首级堆京观,彰显我大周王师赫赫军威?

对此,宇文维翰拿不定主意,几位行军总管也有不同意见,长史王頍则建言放人,以彰显大周王师赫赫军威。

这主意听起来有些可笑,因为把这么多俘虏放回去,等同于放虎归山,高句丽马上就能将其组织起来,立刻又有了数万大军,今日之战,仿佛白打一般。

如此一来,大周王师何以在高句丽军民心中树立“赫赫军威”?

然而王頍有说法:释放俘虏,可以动摇高句丽军民抵抗之心。

首先,高句丽军民对周国敌意甚重,即便其中有中原遗民,却因为与中原隔绝百年,并无故国之念。
首节 上一节 242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