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24节


所以,他对破阵有信心,即便身边只剩下十余骑,但对面的长矛兵、弓箭兵不算多,机会不是没有。

双方距离在拉近,椽金铭集中注意力,策马踏着压在铁丝网上的尸体冲向前,手中马槊,对准眼前一名敌兵胸膛。

对方手中长矛正对着他,他已经做好了躲闪的准备,与此同时,手中马槊却能刺中对方。

就在这时,视野里又多了几根长矛,这些长矛有的对准他的坐骑,有的对准他。

电光火石间,那名士兵侧身一让,让过了他的马槊,其手中长矛忽然一偏,椽金铭没有躲过。

“噗嗤”数声,椽金铭连人带马被数根长矛捅中,随后伴随着矛杆的折断声,人、马撞地。

身负重伤的椽金铭,强忍着疼痛爬起身,拔出配刀,迎向冲来的敌兵,却被数人再次用长矛捅在身上。

渐渐模糊的视线里,他看见随着自己冲锋的部曲无一幸免,弥留之际,耳边又响起雷鸣声,转头一看,却见两军交战的正面战列线上,己方军阵中部绽放出大量的火光。

这动静,比第一次时要大许多倍,动静之大,即便是身处战场边沿的椽金铭,也能感受到地面传来的微微震动。

看着己方大阵内冒起的滚滚浓烟,椽金铭抓着捅在自己身上的长矛,想要站着死去,却因为敌兵将长矛抽出,随后无力地倒下,心中哀叹:

这样的敌人,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大家这么努力奋战,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量

时值正午,烈日当空,旷野里的激战已经分出了胜负,周军凭借火炮,轻而易举将占据兵力优势的高句丽军击溃,周军将士开始追逐溃兵。

步兵以队为单位,保持纵队队形,踩在一片残肢断臂中,快速向前推进,而骑兵们则左右包抄,不断将溃败的高句丽士兵围住,勒令其投降,被随后赶来的步兵俘虏。

为避免各部兵马争夺俘虏、战利品导致无心追击,以至于敌军有机会苟延残喘,骑兵们在战后会按比例分得军功及战利品,所以此时只负责驱赶溃兵,使其无法聚拢,来个痛打落水狗。

周军本阵,元帅宇文维翰见着大局已定,不由得松了口气,这可是他亲自参与的第一次大决战,现在己方大获全胜,真是值得庆贺一番。

此战,双方参战人数有十几万,各自排开的军阵绵延十余里,他身处大军之中,只觉前后左右都是人和旗帜,一眼望去,根本就望不到头。

对于宇文维翰来说,这么庞大的军队,指挥起来很困难,光是给各部兵马下达军令,就会有很严重的‘时间延迟’,因为传令兵的往来需要时间。

这样的“延迟”,在关键时刻可是很致命的。

当敌我双方激战正酣时,若主帅发现战机,发现敌军右翼(己方左翼)有破绽,下令己方左军突进,很可能当军令传到前方,战机已经消失。

这个时候,突击的左军反倒会成为己方的破绽,导致攻守之势易形。

所以,一个合格的主帅,应该能对战事做出预判,提前下令,让收到命令的队伍能够抓住战机;

亦或是提前察觉己方防线可能顶不住的那一段,提前调动预备队顶上,避免敌军突破。

这种“预测”的本领,光看书是学不来的,除非天生就是帅才,否则就只能靠不断的实战来积累经验。

宇文维翰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要勤学多问。

一如父亲当年指挥大军作战时要留“战谱”那样,此次决战,宇文维翰也让军吏依样画葫芦,按照制度,将此次决战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战谱”以便日后好好复习。

见着王长史继续在发号施令,指挥各部兵马追击、俘虏敌军,宇文维翰没有打扰,而是转到萨水边上。

此刻,萨水上漂浮着许多尸体,顺着河水向下游漂去,却大多搁浅在岸边,周军士兵正忙着打捞尸体,以便事后将其集中掩埋。

这些尸体,是阵亡的高句丽士兵,对方在上游乘船来袭,试图策应主力的进攻,但却在顺流而下的途中,被火炮发射的散弹打得血肉模糊。

宇文维翰来河边不是为了看浮尸,而是来看看这种名为“轻炮”的火炮。

这种火炮,因为炮身相对较短的缘故,杀伤射程大概一里左右,比起重炮的射程低了近四成,但重量轻,和炮架一起不过六百斤重,所以称为“轻炮”。

轻炮移动起来很灵活,两匹马就能拖曳着在战场上快速行军,弹药车也是如此,若炮兵也骑马,那么炮队的移动速度不比步兵慢。

那些威力巨大、射程远的重炮,在战场上拖曳起来非常麻烦,阵地一旦选定,就很难调整,所以,轻炮可以采取较为灵活的战术。

宇文维翰来到河边火炮阵地,摸着一门门炮身尚有温热的火炮,只觉一股力量源源不断涌入体内。

他觉得,这些武器,可是己方此战轻松获胜的最大功臣。

官军的火炮,都是军器监按照统一标准生产,轻炮也不例外,宇文维翰对于这种火炮还算熟悉,幽州军的精锐,就装备着这样的火炮。

轻炮发射十斤重的炮弹,炮弹可以是实心弹,也可以是宛若葡萄的散弹,前者还需要瞄准,后者对付的是集群目标,只要方向对就行了。

用轻炮炮击结阵的军队,用实心弹,因为射程远些,而实心弹可以在人群里拉出一道道血痕,十分凶残。

用轻炮炮击冲锋而来的骑兵、步兵,就用散弹,效果很不错,场面很血腥。

但轻炮的最大优点不是这个,而是移动性。

轻炮可以拆解为炮管、炮架(含两个轮子),炮管重量大概有二百八十斤,炮架重量也差不多,若是拆散了由骡子驮着行军,还可以翻山越岭。

骡子的负重能力很强,即便是走山路,负重三百斤也不在话下。所以能承担驮运火炮的重任。

一匹骡子驮着炮管,一匹骡子驮着炮架,还有一匹骡子驮着弹药(炮弹及火药多的话,得增加骡子),炮兵们背着炮刷、木桶等辅助工具徒步行军,走在山路上也能达到日行三十里的效果。

如此,轻炮可以跟随步兵翻山越岭,攻打那些位于险要之地的山城、山寨、关隘,承担起复杂地形攻坚的重任。

亦或是扼守要地,来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将来犯之敌打得抱头鼠窜。
首节 上一节 242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