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12节


泊灼城对于他来说,再熟悉不过,近几年,泊灼城每年都要被官军攻拔,然后冬天撤军之后,高句丽又将其重建,而每一次重建,泊灼城的城防都会坚固许多。

现在,熊吉看着眼前的泊灼城,再回想第一次见到的泊灼城,觉得这座山城有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若当年第一次进攻泊灼城时,泊灼城能有现在的模样,他觉得己方攻打起来会有些棘手。

很明显,高句丽不会放弃泊灼城,因为泊灼城所处位置是扼守鸭绿水航道的要地、

同样,官军只要对鸭绿水流域用兵,就必然得拿下泊灼城,以便船只继续逆流而上,进攻鸭绿水、乌骨水上游城池。

眼下,面对生命力顽强如野草的泊灼城,北洋贸易公司的“髡军”已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但和前几次不同,士兵们并未架起配重投石机。

因为现在大家攻城再也不需要这种“落后”的攻城武器了。

山脚下,大量披坚执锐的“髡军”士兵排列成行,他们要作为先登,在攻城战开始后,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进攻。

山上的泊灼城守军,此时间歇的用人力投石机向山脚投掷石块,却因为超过距离,没有造成半点伤害。

有来无往非礼也,髡军的“回礼”已经准备完毕。

十门沉重的火炮,此时已经一字排开,就位于列队士兵身后不到五十步距离,炮兵们已经将火炮装填完毕。

这种火炮,炮管和火轮船上装载的细长炮管火炮不同,短且粗,看上去像个水缸,亦或是舂米器具“臼”,故而有一个名字,叫做“臼炮”。

臼炮和一般火炮不同,发射炮弹时炮口不是对着目标或目标略高一些的位置进行“直射”,而是对着目标方向的斜半空,射出的炮弹,是以“曲射”的方式击中目标。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对付半山腰上的目标,譬如城池、堡寨、关隘等。所以臼炮适合在丘陵地带或者山地使用,对付寻常火炮不方便直接射击的目标。

身处炮阵边上的熊吉,看着一个个炮口斜向上的臼炮,又看看半山腰上的泊灼城,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想看看这顽强的山城,能在臼炮的轰击下撑多久。

泊灼城所处位置的地形,这几年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勘测,官军早已对其了若指掌,所以第一次投入作战的臼炮,操炮的炮兵很快就能确定“射击角度”及“装药量”。

臼炮的威力,熊吉是在靶场见过的,所以他不认为泊灼城能撑过今日。

不一会,一门臼炮开始校射,率先发炮,雷鸣声中,一枚实心炮弹准确命中半山腰上的泊灼城,但只是在城中激起一阵尘土,看不出杀伤力有多大。

校射结束,首发命中,这代表着其它臼炮的命中率不会低,但为了尽可能保证首发全中,炮兵们再次对火炮进行微调。

熊吉看着一个个臼炮,看着那黑洞洞的炮口,虽然看不到炮膛里的炮弹,却忽然觉得有些心疼。

他知道除了校射臼炮装填的是实心弹,其他臼炮装填的都是“攻城弹”,也就是炮弹内核为猛炸药的“开花弹”,这玩意用来攻城效果出众,威力十分惊人。

价格也十分惊人。

据说一枚“攻城弹”的价格,等于同等重量的白银。

用这东西攻城,和直接用银球攻城差不多,所以不是想用多少就能用多少的。

贵是贵,但很值得,因为骁勇的士兵们更加精贵,能用火炮解决的目标,就没必要堆人命。

呼喊声起,那是炮队指挥发令,随着一阵雷鸣声炸响,熊吉看到半山腰上的泊灼城,接连有火光闪烁。

火光伴随着浓烟和尘土,不断闪烁着,宛若一朵朵绚烂的鲜花,将泊灼城覆盖。

第二百三十一章 态度

乌骨水畔,一座几近变成废墟的营盘,飘扬着周军的旗帜,乘船逆流而上的周军,前日攻克此处后,便以此为营地驻扎大军,进行攻打乌骨城的准备。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由火轮船运来的臼炮,已经在山脚下一字排开,“髡军”士兵们看着半山腰上的高句丽城池,又看看天色,觉得有些无聊。

如今临近午时,一大早,主将派出使者入乌骨城劝降,到现在,也该有个消息了。

是战是降,乌骨城守军总该表明态度,要投降就开城门,要打,那就今天结束战斗。

士兵们对己方的战斗力有绝对信心,别的不说,就说这眼前一字排开的臼炮,发射的是“开花弹”,用来轰击半山腰的目标再合适不过。

这么多门臼炮齐射,只要两三轮炮击,就能把一座城给轰得面目全非。

前不久,官军就是用这种火炮攻下泊灼城,耗时不过半日,快得很,士兵们都亲眼目睹了“开花弹”在泊灼城“开花”的壮观情景,所以信心十足。

他们虽然是“髡军”,不是正经的官军,但始终是皇朝的鹰犬,是为天子开疆辟土的马前卒,大家对此自豪不已,也对己方的实力有绝对信心。

如今有了臼炮,打起仗来更是如虎添翼,攻打高句丽的山城,有了十足把握。

士兵们觉得,己方既然出现在这里,乌骨城守将必然知道泊灼城完蛋,而己方特意释放回去的败兵,也该向守将陈述泊灼城失守的真情情况。

面对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乌骨城守将该知道抵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几年来,高句丽军队之所以能够守住乌骨城,无非是己方没有尽力而已,若一开始就把火炮拉出来用,乌骨城早就沦为一片废墟了。

大家正议论纷纷间,半山腰上乌骨城内忽然有一个东西飞下来,其后拖着长长的白布条。

这个东西落在山坡上,距离山脚不算远,因为白布条的缘故,很好找,髡军士兵们很快就跑到落点,小心翼翼靠上去,发现是一个散发着血腥味的包裹。

人力,是无法直接将这东西从半山腰抛到山脚的,大家觉得这包裹应该是乌骨城内守军用人力投石机抛射出来,而包裹散发着血腥味,又看看其尺寸,士兵们心中顿觉不妙。

打开一看,竟然是三颗人头!

人头的发型是髡发,毫无疑问,是今日一早入城劝降的三名使者,如今回来了,但只有头回来。
首节 上一节 241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