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411节


。。。。。。

机器的轰鸣声中,一支由火轮船组成的船队正逆流而上,船只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仿佛烽烟一般,向前方河段东西两岸的营寨宣告战事来临。

前方河段,河面横着几道铁索,而水流有些奇怪,仿佛河床上有一道堰坝,而东西两岸的高句丽营寨,此时已经戒备森严,看样子已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远道而来的“髡军”,也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位于鸭绿水入海口处的大行城,已是周国的据点,去年运抵大行城的各种船只配件,已拼装成火轮船,所以即便沿海港口冰封,大行城的火轮船却不受太大影响,直接投入作战。

此时,这些火轮船搭载着士兵,沿着鸭绿水逆流而上,突破浮冰和重重阻碍,要为上游的高句丽军队带来新春的问候。

火轮船逆流而上,缓缓靠向东岸,为了避免搁浅,并没有直接靠边,士兵们攀着绳梯下水,在齐腰深的河里涉水上岸。

寒风吹拂,半身湿漉漉的士兵,在这种情况下感觉自然不妙,但下船前痛饮的好酒,让士兵们只觉浑身发热,率先上岸的他们,很快手持长矛、弓弩背靠河岸结阵,防备敌军骑兵突击。

果不其然,高句丽骑兵很快出击,足有数百骑之多,在野地里排开队形,试图将登陆的“髡军”击溃。

此刻,一艘火轮船前出,沿着河道缓缓驶向上游,正好处于岸上己方小阵和敌军骑兵之间。

高句丽的兵马,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奇怪的船只,虽然心中惊疑不定,却因为船只离岸尚远,故而不以为意。

他们觉得以这个距离,船上的髡军即便放箭,杀伤力也有限,而要想投掷轰天雷,恐怕都扔不到岸上。

所以,出击的骑兵要给予登岸的髡军以迎头重击,即便最后无法阻挡对方登岸,但首战胜利,会振奋己方的军心。

步、骑之间的距离在拉近,即将开始进行骑射袭扰的高句丽骑兵,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岸上的敌军步阵。

就在这时,雷鸣声起,靠近岸边的那艘火轮船,其右舷搭载的数门火炮喷射出火光,把大量散弹倾泻到岸上,将高句丽骑兵笼罩在内。

金属弹丸在骑兵群中激起腥风血雨,身披铁甲的骑兵,在不断绽放的血花之中身体瞬间支离破碎。

一轮散弹齐射,高句丽骑兵损失不到三成,但这突如其来的迎头重击,打得骑兵们阵型大乱,瞬间崩溃。

这是周军“珍藏多年”的火炮,第一次在汉四郡故地咆哮。

第二百三十章 迎战(续)

上午,鸭绿水上,西岸一处倒三角形河洲,此为乌骨水入鸭绿水处,河洲上有高句丽水军营寨,水寨两面临水,北面(后面)为大山,山脊有座城池,为高句丽泊灼城。

水寨以泊灼城为依靠,扼守着鸭绿水及乌骨水航道。

此刻,高句丽水军严阵以待,准备迎战来犯的“髡军”,前几日,下游河道的营寨接连失陷,敌军突破重重拦截,水陆并进,即将抵达泊灼城。

因为时间紧迫,水军战船都是用新砍伐的木料打造而成,这样做出来的船,寿命不长,但对于每年都要被毁一次的泊灼城来说,够用了。

周国的“髡军”连年袭扰,都是乘船经由鸭绿水逆流而上,所以扼守鸭绿水下游航道的泊灼城首当其冲,每年都被“髡军”攻破,事后都会被高句丽军民重建。

这是因为来犯的髡军到了冬天会撤退,于是高句丽军民便抢修残破的城池,继续驻军、打造船只。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只要泊灼城还在,那么来犯的髡军就无法沿着乌骨水而上,攻打上游的乌骨城,也无法继续沿着鸭绿水北上,袭扰鸭绿水中游及上游地区。

泊灼城的军民,只要多抵抗一日,就能给乌骨水、鸭绿水上游各城军民多一日的备战时间,所以即便城池屡次被攻破,高句丽一方也拼命将其修复,重新驻军。

山城的每一次修复,都汲取上一次沦陷时的经验教训,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强,随着一次次的加强,如今的泊灼城,比起最初的时候,防御能力大幅增强。

髡军惯用的各种攻城战法,高句丽军民多有了解,连年交战下来,已经慢慢摸索出应对之策,即便效果有限,却总不会和当初那样束手无策。

所以,他们不信对方这次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来。

但即便准备充分,泊灼城恐怕到最后还是守不住的,所以守军迟早要撤退,只是要在那之前,尽可能拖延时间,使得来犯之敌在冬天到来前没有太多收获,只能撤军南归。

对于高句丽一方来说,周国的髡军就像一个打家劫舍的强盗,既然自己无力将其击退,那就闭门自守,靠着对耗,耗到冬天,对方自然就会撤军。

泊灼城头,积雪犹在,一眼望去白雪皑皑,值守的士兵们各怀心事,想着要如何在接下来的守城战中保命,活到撤退的那一天。

作为普通小兵,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听天由命,但谁都想活着,若不是家人形同人质住在乌骨城,有人真觉得不如投髡军算了。

髡军连年入寇,官军只有招架之力,根本就还不了手,敢还手的基本都死了,大家每年都眼睁睁看着髡军沿鸭绿水进犯却无能为力,许多人愤怒过后就是无奈。

被髡军捉去,据说做牛做马就是不能做人,可若是和髡军交战,九死一生,恐怕连做牛做马的资格都没了。

权衡利弊之下,许多人的内心开始动摇,却不敢表露出来。

泊灼城和乌骨城不同,泊灼城连年失陷,乌骨城历经多次围困,却一直都没被髡军攻破,所以大家都想待在安全的乌骨城,不想在迟早弃守的泊灼城送死。

却没得选,自己若逃了,家人就要受连累,沦为贱民,一辈子不得翻身。

想着想着,许多人心不在焉,临战前的紧张气氛,不知不觉就变了味。

临近午时,鸭绿水下游河面,忽然冒起大量黑烟,远远看去,仿佛是沿河烽燧在进行接力示警,但士兵们知道这些烽燧大多已被髡军摧毁,靠近泊灼城的烽燧,独木难支,也已经放弃。

所以这滚滚浓烟是怎么回事?

。。。。。。

翌日上午,鸭绿水河洲上的水寨,此时已化作一片废墟,登岸的“髡军”,在山脚下进行战前准备,准备攻打山脊上的泊灼城。

“髡军”主将熊吉,用千里镜仔细查看起山脊上重建的山城。
首节 上一节 241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