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58节


朝廷筹办学政,历时数年,如今各项规章制度渐渐成形,待得时机成熟,就要将考试选拔制度彻底定下来,礼部员外郎萧瑀如今奉命到黄州州学处理相关事宜,而助教孔颖达,正是校方代表。

如今是公共场合,公务不宜多说,萧瑀和孔颖达交谈了一会,正要离开码头,却听得旁边喧哗起来。

他们还以为栅栏那边的人群发生了踩踏事件,却见码头上的人们纷纷看向江面,随后两人也将目光转向江面,愣住了。

江面上船只如梭,其中有两艘船格外醒目:这两艘船没有桅杆,各有一根高耸、粗硕的烟囱,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仿佛整条船都着火一般。

每艘船都是车船样式,两舷各有一个轮桨在快速转动,激起浪花无数。

这两艘船逆水而上,向着码头靠近,距离不到二里,看起来移动速度很快,前方还有桨帆并用的水师快船开路,过往船只纷纷避让。

萧瑀看了看,有些不确定的问:“这...莫非就是火轮船?”

孔颖达看了看,点点头答道:“正是,夏初火轮船试航,我也在码头上亲眼目睹了盛况,如今这模样,确实是火轮船。”

“那次试航不是成功了么?长安都传得沸沸扬扬,怎么现在....”萧瑀看着正在接近的火轮船,觉得有些奇怪:“这是第二次公开试航么?”

“没听说呢...”孔颖达看着火轮船,有些不确定起来:“我记得...呃...上次的火轮船,比起这次的火轮船,好像小了一许多...”

“是么?”萧瑀看向火轮船,他觉得这可能是改进过后的船只,今日出来试航。

火轮船靠着烧煤前进,据说在大江上逆水航行时速度能有每小时十五里,也就是每个时辰三十里,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萧瑀以前不知道,后来知道了,然后就是震惊。

内河漕运时,一艘漕船的载重量大概是三百石到五百石之间,以五百石的载重量计,这样一艘漕船,通常情况下在汴水等内河逆水航行时,平均每日也就只能走三十里左右。

若全长两千里左右的通济渠通航,从运河东端广陵起运的粮食,大概要两个多月时间才能运抵运河西端的荥阳地界。

而夏初在黄州西阳试航的火轮船,据说载重量为四百石的时候,能连续航行五个时辰(十个小时),共计每日航行一百五十里。

用这种船来运粮食,只要中途不出故障,走完通济渠全程,最多花上半个月时间。

期间不需要大量民夫来拖曳漕船,不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只需要烧煤就行了。

所以萧瑀知道,待得数年后火轮船大规模投入使用,天下真的会大变样。

萧瑀看着越来越近的火轮船,百感交集,这种船自古未有,即将带来的巨大变化,到底是好是坏,他不确定。

不一会,火轮船驶入码头旁江面,然后继续向上游驶去,码头上的人们看清了这两艘船的侧面:这两船格外狭长,就像放大了的独木舟那样。

船上忽然传来欢呼声,大家定睛一看,只见船的甲板上有许多男子欢呼雀跃,仿佛是庆祝船只顺利经过码头。

萧瑀的注意力依旧在船身上,他只是按着自己看过的江船尺寸大概估算了一下,就得出当前火轮船一个可能的数字:

这两艘船,每艘船的载重量,怕不下八百石。

或者千石?

载重量一千石的船,在大江之上比比皆是,但萧瑀想到了另一个可能,那就是这种船若是吃水不太深的话,当做内河漕船来运粮食,那运力....

可不得了啊!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十一年

长安,皇宫内御苑,宇文温正在凉亭下批阅奏章,如今是秋天,事情特别多,等待批阅的奏章自然不少,他又不想做不理政事的昏君,所以只能时不时加班。

萧九娘在一旁陪着,作为秘书协助宇文温整理奏章、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同样忙得很。

宇文温不想让女眷闲着,因为后宫的女人一闲着就容易东想西想,然后进入“宫斗状态”,到时候各种你踩我、我阴你,勾心斗角、互相拆台,说个话都绵里藏针。

这种事情光是想就让宇文温觉得头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什么和谐后宫、妃嫔们情同姐妹这种事是不存在的,宇文温只是想降低后院起火的概率,所以不能让女眷们闲着。

本月是萧九娘轮值当秘书,宇文温忙得没心情想别的,此时恰好看到黄州总管的奏章,见着对方主动提起了光黄铁路的情况,宇文温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铁路,当然是好东西,然而大规模推广铁路运输不现实,因为钢铁产量撑不起,更别说蒸汽火车的技术难点更多,所以铁路上跑的就只能是有轨马车。

有轨马车的运输能力,相对于传统的道路运输要好许多,但为了维持轨道运输的运力,需要蓄养大量马匹以备轮换,这些马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样影响了有轨交通的推广。

所以,相对可行的突破方向是蒸汽轮船(火轮船),只要蒸汽轮船能够实用化,即便靠着水运,也能让国力有一个质的变化。

东南地区的物产,可以靠着相对较低成本的运输方式运到并州,直接支撑官军对草原的大规模作战,这样的场景光是想就让人激动,但却现实不了。

夏初时,火轮船试航成功过,却是磕了药的不正常状态,所以消息传来时,宇文温高兴不起来。

虽然后来林有地在奏章里说火轮船有重大突破,可能年内就能实现那个技术目标,但宇文温不敢高兴得太早,就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想着想着,宇文温走神了,一旁的萧九娘见着他发呆,迟疑了一下,便故意咳了几声,以便把当事人“唤醒”。

这一咳果然有效,宇文温瞬间回过神来,看着萧九娘,关切的问道:“嗯?咳嗽了?怎么了?着凉了?”

见着萧九娘说只是喉咙痒,他便继续看起奏章。

得益于“嗑药”火轮船带来的好消息,朝廷发行的公债,前不久顺利销售完毕,筹集到的巨额资金(含粮食等实物),为即将开工的通济渠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秋后农闲,正是征发劳动力的好时候,待得劳役期限已到,再以有偿雇佣的方式雇佣百姓,加上额外雇佣的“施工队”,通济渠的修建,会一直持续下去。

持续四年,将淮水及黄河勾连起来,再借助已有的邗沟,把长江和黄河勾连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35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