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55节


正如蒸汽抽水机靠的是气缸活塞带动杠杆、杠杆另一端带动抽水唧筒那样,工场里推动镗床刀具转动的蒸汽机,也是通过气缸活塞带动杠杆,然后杠杆另一端带动飞轮,让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使得镗刀不停旋转。

但正常的蒸汽机,用的是一个汽缸来带动杠杆,宛如一个人玩跷跷板,跷跷板的另一端是沉重的米袋。

而眼前这台蒸汽机,却在杠杆的另一端加了个汽缸,气缸的活塞连杆与这半边杠杆臂相连,位于中间位置。

所以,这台蒸汽机是靠两个汽缸拽着杠杆运动,看上去就像是跷跷板两端都有人一样。

陪同人员见着林有地很感兴趣,便解释起来。

自从工场安装了新式锅炉,蒸汽量大增,需要配备大容量的汽缸,所以原有的容量较小汽缸就没用了,留着还占地方,按理应该回炉,来个废物利用。

但几个技术员觉得这样太浪费,于是琢磨出了另一种废物利用的方法,那就是双汽缸推动(拖曳)杠杆运动,经过计算,认为这样的做法,同样能和新式锅炉完美搭配。

实际用起来后大家惊喜的发现,两个容量小的汽缸并用,相同的蒸汽量下,和一个大容量的汽缸相比,双汽缸“双重作用”输出的力量果然没低多少。

废物利用成功,省下一笔费用,大家都很高兴。

听到这里,林有地问:“省下来的钱呢?如何处置?”

一名官员答道:“当然是拿出八成,发放给这几个技术员,以做奖励。”

“对,做得好,不然技术员为何要绞尽脑汁为工场省钱?”林有地闻言点点头,要提高技术人员改进工艺、机械设备的积极性,就得有奖励。

试想一下,若有工场员工自己想出个办法,对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为雇主省下了一百贯,结果就只得个“好”字,晚饭加多一个鸡蛋,那么以后,就不会有人再动脑筋来改进生产工艺了。

林有地觉得正如郎主..天子说的那样,技术革新,要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此才会有更多的人绞尽脑汁想办法,而不是傻呵呵的等着别人去发现新技术。

一个行业的技术发展,首先要寄希望于工场主对技术革新的渴求,那就是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低的生产成本,带来更高的利润,如此才会刺激工场主运用、研究新技术。

而工场主对技术的需求,又要依靠技术人员的不断摸索,需要用物质奖励、经济利益来刺激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

若只是成日讲什么“奉献”,却没有物质回报,谁还会用心?工场主不会,技术员也不会。

林有地向厂房外走去,却听得那官员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工场还出资,为他们申请了专利,当然,这个专利,工场可以免费使用的。”

“对了,专利昨日已经批下来了。”

林有地听到这里,觉得有些奇怪:“专利?双汽缸有何奇怪的,早几年不就已经有了?说不清是谁先用上的,哪来的专利?”

“再说了,当年用双汽缸,是因为纯手工很难做出合格的大汽缸,所以只是权宜之计,如今有了镗床,制作大汽缸很方便,双汽缸...行会也能批下来?”

那官员赶紧解释:“哎哟,上官是不知道,我们这双汽缸,可不同寻常呀!”

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论指明方向,知识就是力量

夜,驿馆里,林有地在下塌处挑灯夜读,看着一叠资料,不由得入了神,本来这种技术资料是不可以轻易拿到私人住处翻阅的,但他下榻的驿馆,本身就在军器监内,所以不算违反规定。

这些技术资料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火炮工场所用双汽缸蒸汽机的与众不同之处。

双汽缸蒸汽机,早几年就出现过,那是因为受限于大尺寸汽缸制造不易,所以人们为了提升蒸汽抽水机的抽水效率,用两个小尺寸的汽缸来一起挑大梁。

随着镗床的广泛运用,大尺寸汽缸的制造成本降了下来,而制造精度也上来了,所以双汽缸蒸汽机就很少出现。

现在,出现在火炮工场的双汽缸蒸汽机,却有了不一样的技术改进,达到了质变,所以专利申请获得了蒸汽机行会的批准。

林有地,此时就是在看相关技术介绍。

双汽缸同时运转,每个汽缸的工作模式都是一样的:注入蒸汽推动活塞移动,然后蒸汽冷凝收缩,活塞往回走,冷凝水外排,下一个循环开始。

所以双汽缸必然有双气路、双冷凝,这是铁律,但现在不是了。

蒸汽抽水机,是靠着汽缸活塞带动杠杆的一端,使得杠杆另一端带动抽水唧筒,若抽水唧筒换成飞轮,于是往复运动变成旋转运动。

双汽缸的活塞连杆分别连接在杠杆的左右两边,如此一来,有一个汽缸(暂且名为汽缸甲)实际上不需要进行蒸汽冷凝,因为另一端的汽缸(暂且名为汽缸乙)然会将汽缸甲的活塞“压”回来。

于是,汽缸甲可以省去冷凝步骤。

问题随之而来,汽缸甲的蒸汽不需要冷凝,就这么排出去太浪费了,那么要如何加以利用呢?

技术员的解决思路很新颖,那就是将汽缸甲的蒸汽排入汽缸乙,这些蒸汽最后在汽缸乙冷凝,以冷凝水的形式排出去。

如此来,不仅双冷凝变成了单冷凝,双汽路也变成了单汽路,两个汽缸从“并联”模式,转变为“串联”模式:

蒸汽先进入汽缸甲,推动活塞移动,然后进入汽缸乙,同样推动活塞移动,然后冷凝,使得汽缸乙的活塞往回走,而汽缸乙活塞的运动和汽缸甲的运动方向相反,正好把汽缸甲的活塞“压”回去。

蒸汽机启动时,杠杆先靠汽缸乙动起来,之后切换为双汽缸模式,机器就能正常运转。

这样的流程,看上去有些简单,但实际效果是:这样的双汽缸“串联”使用方式,同样的蒸汽量,要比单一大汽缸强很多。

因为对于蒸汽的使用效率,新式双汽缸比单气缸提升了至少二成。

这是个不小的进步,林有地看这个数字,心跳忽然加快,但接下来的数字,让他心跳愈发快起来。

技工学校在教授学生理论时,必然会提到一个公式:压力等于压强乘以面积。

这个公式用在蒸汽机原理上,就是压力(汽缸的出力)等于压强(蒸汽压)乘以面积(活塞面积)。

林有地对于这个公式再熟悉不过,而火炮工场的那几名技术员,把这个公式作为理论指导,发现了蒸汽机发展的新方向。
首节 上一节 235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