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326节


做生意,讲究一起发财,刷军功,当然也得如此,宇文温不会为了儿子,断了武将们的一条上升渠道,而宇文维城新婚燕尔,宇文温便让儿子任幽州总管,坐镇蓟城,和辽东隔海相望,抓紧时间备战。

确保永济渠这条大动脉畅通无阻,然后疏通卢龙道,加强和营州的路上交通联系,为全力出击做准备。

方才宇文维翰携王妃向杨丽华请安,如今已经出宫,杨丽华是来向宇文温确认一下儿子赴任的相关事宜,此时见着宇文温心情不错,她又看了看案上那张舆图,问道:

“这是澳州的草图?”

“嗯,我呢,正琢磨着,把澳州定为流放地。”

“呃....”杨丽华语塞,她跟不上宇文温的思路。

宇文温让南洋贸易公司大动干戈在澳州设立贸易据点,居然最后是为了定为流放地?

对于杨丽华的疑惑,宇文温不以为然:“流放嘛,总得远一些才有威慑力不是?”

“那....”杨丽华想到了一个可能,纠结了以下,还是说出来:“流放岭表,已让许多人觉得形同受死,再流放澳州,那万一犯官受不了,选择自尽一了百了....”

宇文温闻言一愣,随后冷笑:“自尽?谁敢自尽,那就是对抗朝廷,自绝于人...罪加一等!可是要连累亲族的!”

杨丽华闻言默然,她不好就这个问题说下去,但有另一个问题,是怎么都要提起的。

思索片刻,她试探着开口:“妾近日整理账目,发现一些..民生上的问题。”

“嗯?那你说说,是何问题?”

“呃....因为...粮价连年走低的缘故...”杨丽华瞥了一眼宇文温,硬着头皮说下去:“似乎...有地方不太平了。”

“是么?”宇文温看向窗外,良久,说道:“太平了六年,也该不太平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平不太平

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忽然平地起惊雷,大地同时颤抖起来,阵阵雷鸣声让行走在两京道崤山路段上的人们动作为之一凝,道路前方,升起一阵浓烟,在路旁维持秩序的吏员,示意大家继续前进。

走着走着,经过浓烟冒起的地方,那是同为半山坡的道路一侧,此时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缺口,许多青壮手持铁铲在缺口边上忙碌着,将大量碎石和泥土铲到推车里运走。

坐在马车里的燕王妃李氏,透过车窗见着如此情景觉得有些好奇,她听父亲提起过,说朝廷如今用“猛炸药”开山修路事半功倍,所以猜测方才的动静是“猛炸药”弄出来的。

如今见着这大缺口,她是真体会到“猛炸药”的威力。

两京道又名崤函道,古来有之,她听父亲说过,说朝廷要扩建两京道,以便关东物资更便利的输入关中,只是崤山段的施工难度大,所以筹划了数年都未能制定有效解决方案。

直到有了猛炸药,方案才最终确定,并抓紧时间动工。

两京道一旦扩建完毕,原本崎岖难行的崤山路段就会变成坦途,人员、物资往来东西之间会更加便利。

坐在一旁的宇文维翰,见王妃看着外面出神,开始给对方讲两京道的事情。

往来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通道,古来有之,而被称为两京道的崤函道,实际上有两条,分为“北崤函道”、“南崤函道”。

南崤函道最先有,据说先秦时就存在了,后来到了后汉末年,汉丞相曹操对关中用兵,嫌崤函古道偏远难行,便调集人力物力,在其北面开凿了一条新道,是为“北崤函道”。

这条“北崤函道”,就是如今的两京道,而往返于两京之间还可以走黄河水路,但要经历砥柱之险。

“前几日你是看到的,为了绕过砥柱之险,朝廷修了铁道,往返东西的物资,先经由水路抵达砥柱河段两端河津登陆,然后走陆路到达对面,继续走水路...”

“本来呢,过了砥柱山河段,我们可以乘船,顺流直下抵达孟津,不过如今船只紧张,朝廷调集大军东进,所以就只能走陆路去洛阳了。”

李氏听到这里,觉得有些好奇:“是去辽东的行军么?不是已经出发了?”

“辽东道行军当然早出发了,不然赶不上趟,我跟你说,辽东那地方天寒得早,适合作战的季节就是夏秋两季,军队开拔得....”

宇文维翰一说到辽东就兴奋,满腹疑问的李氏却摆了摆手:“等等,大郎,那你方才所说,朝廷调集大军东进,是要去哪里的?”

“去河北,这又不是机密。”

“河北?是去幽州的么?是听大郎调遣的么?”

李氏的疑问很多,一路上都问个不停,宇文维翰却不着恼,因为他以前出门时也有很多疑问,所以现在很淡定的解答:“是去冀州。”

“冀州出什么大事了?妾好像没听说呀?”

“没呢,就是在冀州总管府辖境驻扎。”宇文维翰说着说着,忽然一笑:“河北地界,如今有些不太平,朝廷这是早做准备,毕竟有备无患。”

李氏闻言脱口而出:“不太平?怎么会不太平?”

她虽然长在闺中,却不是足不出户,更别说有了报纸这一重要的消息来源,所以虽然身在长安,却对天下各地发生的事情多有耳闻。

听家人的闲谈、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无一不在说各地风调雨顺,盗贼销声匿迹,百姓安居乐业,粮食连年丰收,各织造司的织布量再创新高等等。

这分明是一个太平世道,怎么夫君忽然说“河北地界如今有些不太平”?

李氏好歹是官宦人家出身,见识是有的,思索片刻,问道:“莫非是闹天灾了?”

“没呢,风调雨顺的,如今朝廷修的永济渠已经贯通,附带的水利设施早已逐步完善,加上又有蒸汽抽水机,还不缺煤,哪来的水灾、旱灾...”

宇文维翰说完,想了想,补充道:“蝗灾也没有。”

“那...”
首节 上一节 232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