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274节


旧豪强们已经烟消云散,但总有余孽苟延残喘,所以蔡长庚和梅林生及其他坞堡主,提防之心一直未减。

他们的一切,来自于天子(当年的西阳王),所以成了天子的忠实鹰犬,该缴纳的租庸调分文不少,该出人出人,该出力出力,这么多年来,表现一直很活跃。

由此获得的回报,十分丰厚。

原本颇受家族冷遇的庶子们,靠着投军玩命搏出一个家业,然后与日兴昌柜坊等黄州豪商、“员外”们合作,办实业,将坞堡变成大工场。

淮西各地的新坞堡主们,已经和“员外”们成了“自己人”,从黄州出发的商队,携带大宗货物经由光黄铁路进入淮西,然后借助各地坞堡主的支持,将货物销售到各地,一起发财。

淮西和山南荆襄虽然隔着大别山、桐柏山脉,但商路已经将两地紧紧连接在一起,而淮西的新坞堡主们,已经和自己的本家有了不同。

那些老顽固们,遵循着祖辈的传统,守着土地一个劲种粮食,然后不断地囤积粮食和铜钱,以为这样就能保得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福。

然而时代不同了,要是还按着老一套来,家业迟早守不住。

蔡长庚和梅林生等新坞堡主,有着深厚的人脉,所以他们知道“上面”的规划是什么,也知道该如何应对剧变。

连续多年,粮价、布价持续下跌,让传统的庄园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问题,许多大族的收入和财富在无形之中开始贬值、缩水。

总体而言,这种情况现在还不算严重,但若是面对如此剧变不知变通,迟早要因为入不敷出,而被迫变卖田产。

也许这种事情还得过上十来二十年才大规模出现,但越晚改变,度过难关的几率就越低。

蔡长庚的坞堡,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油菜,而梅林生的坞堡,已经种植了棉花,而棉花可以纺织成棉布。

棉布,即之前的“吉贝布”,棉布的质量比麻布要好得多,是压倒性的竞争力,原本只在岭表交广一带有产出,如今在朝廷的推广下,两淮、江南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

再过数年,当两淮、江南地区的棉花种植规模上来后,棉布的大规模倾销,便成定局。

到时候,麻布的销量必然暴跌,麻布卖不出去,种麻种得越多,亏得越多。

那些动辄千顷良田、僮仆为军、闭门为市的世家大族庄园,在棉布的冲击下,收入会骤减,而汉沔地区大开发引发的粮食产量暴涨,会有余粮大规模向河南、两淮外销,也会加重这一趋势,让庄园经济崩坏。

麻布的价格逐年下跌,已经让许多庄园吃不消了,待得棉布大规模上市,这些庄园无以为继,再不调整,就只能走向破产。

应对之道,就是让庄园“转型”,由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庄园,变成各织造司的原料供应地,若是想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纺织棉布然后出售以盈利....

那也得弄到棉种或者棉树,能雇佣到会种棉花、会纺织棉布的人及相应纺机织机才行。

然而各地织造司及商社,不会让未获得“市场准入”的任何人具备这样的能力。

蔡长庚和梅林生,正亲眼目睹时代发生剧变,而他们早已站在胜利者的这边,所以,看着那些大难临头而不自知的人们,唏嘘之余就是感慨。

和天子作对的人,没有好果子吃。

这一点,他们深信不疑,天子春秋正盛,所以他们的好日子还长得很,而天子又让太子巡视淮西,明摆着让太子亲近大家,所以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

太子是储君,未来的天子,能给太子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于保证自己家业兴旺也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蔡长庚、梅林生等淮西新坞堡主来说,只有紧随天子的脚步,才能保得子孙后代富贵,所以,只要天子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像当年那样,毫不犹豫冲锋在前。

敢和天子作对的人,必须没有好下场!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反应

春雨绵绵,淮水上,一支船队顺流而下,向着前方河道南岸的期思港前进,船队之中,一艘大船上,随意披着外衣的蒋松倚窗而坐,看着窗外滔滔流水,他忽然想起了当年的一幕。

那天,他乘船在这段河面上,亲手用铁叉叉死了自己的族侄蒋会,当时蒋会身中铁叉,鲜血染红水面,那一幕,蒋松记忆犹新。

而蒋会这支蒋家主支随后彻底覆灭,蒋氏坞堡换了新主人,那就是蒋松。

他,投靠了当时的西阳王麾下官军,和逆贼尉迟氏的伪朝划清界限,但他的家族,却选择站在逆贼那边,所以流血不可避免。

蒋松暗地里串通了几个族人,引得官军攻破坞堡,蒋氏一族伤亡惨重,而他因为这些行为,被许多人暗地里咒骂为卑鄙小人。

名声差,蒋松不在乎,他觉得只要站对边,名声差无所谓,汉时的陈平据说“盗嫂欺金”,也不妨碍汉高祖重用,所以蒋松不在乎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只要不是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些许名声受损没什么,只要站对边就行。

蒋松一直这么认为,所以当年战功赫赫的西阳王挥师进攻淮西时,他率先反应过来,不顾一切投向对方阵营,这一选择,现在让所有看不起他的人无话可说。

当年的西阳王,如今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而当年被骂做卑鄙小人的蒋松,如今是期思地界有名的“蒋员外”,财大气粗,人脉深厚,当年旧事,没人再提。

想起当年,自己不过是家族里一个不受待见的庶出旁支人,再想想现在,自己是一个可以和父母官谈笑风生的“员外”,蒋松只觉快意非常。

淮西,当年已被彻底清理过一遍,如今各地坞堡主、大户们,全都是天子(当时的西阳王)扶持起来的,大家相互之间往来甚密,又和黄州的豪商、“员外”们关系密切,无形之中,成了“自己人”。

有着如此深厚的人脉,蒋松变得消息灵通起来,于是他借着河南道织造司成立的春风,争取到一个宝贵的名额,成了织造司“官商合办”水力纺织工场的工场主。

这几年来,纺织工场财源广进,蒋松由“蒋堡主”成了“蒋东主”,又因为表现出色,积极响应朝廷号召办实业,出钱出人出力,成了纳税大户,于是在去年,如愿以偿成为了“蒋员外”。

期思是蒋氏的聚居地,族支众多,经商的蒋氏子弟也很多,其中不是没有豪商,但说到“蒋员外”,就只有他蒋松一人。

想到这里,蒋松开心的笑了。

以前是他被人欺负,现在他可以欺负别人。

耳边传来啜泣声,打断了蒋松的思绪,他转头看去,却见榻上蜷缩着的女子,已经坐起身来。
首节 上一节 2274/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