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2182节


官员们给出的解决方案简单又粗暴,那就是直接把沁水“截流”,用堰坝拦起来,除了雨季泄洪之外,沁水与黄河隔绝,完全成为永济渠的水源。

沁水和永济渠的交界处,设多级隔堤、滚水坝以拦截水中较大颗粒的沙石,然后分左右水渠,轮流开启,以便另一边可以定时清淤。

若沁水水流量不够保持永济渠水位,那就用蒸汽抽水机抽黄河水补充,河水同样经过多级隔堤、滚水坝,进入永济渠。

又设船闸,让船只能够往返于永济渠和黄河之间。

官员们汇报,说武陟等地已经有煤矿开采,据说矿脉都不小,所以蒸汽抽水机不愁没有燃料,这样的解决方案,只需要再建几座水坝及船闸就行,花费不算太大。

宇文温听着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不过他怕被人忽悠,于是认真琢磨舆图,琢磨了一会,发现这解决方案有猫腻。

他把视线转向这些满脸期盼的官员,问道:“二百台?你们计划装那么多蒸汽抽水机作甚?”

其中一名官员行礼后激动的说道:“陛下!永济渠不仅可作为运河,还能当做输水渠,以抽水机抽黄河之水,浇灌运河沿岸地区,届时河北各地平添千万顷良田.....”

宇文温没等对方说完就出言打断:“那要大兴水利才行,还得在各地安装蒸汽抽水机,设大量抽水浇灌站,朝廷哪来那么多钱粮?”

“陛下,微臣等仔细算过,即便以现有的水渠、河道,待得永济渠这边大量抽水,沿途再慢慢设置必要的抽水浇灌站,就足以灌溉沿岸农田...”

“仔细算过...你们上次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宇文温说着说着,自己居然有些心动了。

得益于平顶山煤矿、叶宛运河,让荆襄地区获得了量大且低价的燃煤,于是荆襄各地开始出现抽水浇灌站,灌溉大量农田。

而汉沔大开发能顺利进行,也是因为煤炭供应充足,才能大量使用蒸汽抽水机。

这一情况,如今可不是秘密,所以蒸汽抽水机已经被官员们当做治水利器,但前提是使用地的煤炭供应充足。

宇文温不是没考虑过在河北推广蒸汽抽水机,问题是这玩意耗煤量极大,如果不是靠近煤产地,或者能够获得大量廉价燃煤,蒸汽抽水机的使用成本会很高,根本没法推广。

先有大型煤矿并且能大规模开采,才能在周边地区推广蒸汽抽水机,否则亏本能亏到倾家荡产,宇文温可不敢随便乱搞。

而河北地区,尤其永济渠沿岸地区如今也没什么大型煤矿....

想着想着,宇文温又恼火起来,觉得这些人是在骗他“追加投资”,什么永济输水渠,搞到后面肯定又是一个钓鱼工程。

他若真要同意了,就得不断投钱粮造抽水浇灌站,结果被人钓鱼,最后无以为继,投资全都打了水漂。

“你们这些混蛋,成日里惦记朕的内库,总想搞钓鱼工程骗钱!’

‘是不是想去天涯海角住海景房?’

宇文温如是想,正恼怒间,忽然回过神来,看向那个官员,问道:“你方才说...说什么来着?何处已经开采煤矿了?”

第三十八章 钓鱼工程(续)

“所以说,武陟地界的煤矿果然矿脉很大?”

“回陛下,确实如此,先前煤炭无人问津,故而此处矿脉从未引起注意,如今有了蒸汽抽水机,再加上永济渠的开挖,于是有人想到了挖煤销售盈利,才组织人手开采....”

相州官署议事厅里,宇文温拿着一叠资料,正和相州刺史许绍交谈,宇文温昨日刚到邺城,今日召见了相州官员及各方贤达之后,专门找许绍“问对”。

不久前,出巡的宇文温路过洹水城,在那里得知了永济渠的一些问题,而治水官员们强烈请求为永济渠增加一项功能,那就是输水,宇文温当时有些意动,不过没有马上做出决定。

有些问题他必须弄清楚,而永济渠附近是否有大型煤矿,这答案是他最想知道的。

对此,许绍早已做好准备,天子的提问,都一一做了解答。

位于黄河北岸的武陟,历来是黄河要地,源自太行山的沁水流经武陟,在其东南方向入黄河,而在武陟沁水河段,就是永济渠的入口。

现在,在武陟西北方向数十里外,有一处规模不小的煤矿矿脉,自古以来都有煤矿在开采,只是规模不大。

许绍就任相州刺史后,为永济渠的建设做准备,他知道煤对于推广蒸汽抽水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注意到了武陟地界的那些煤矿,随即派吏员去现场勘查。

勘查的结果振奋人心,那地方的煤炭矿脉不是一般的大,开采起来不能说很容易,但只要舍得投入,产煤量足以让永济渠沿岸地区用上蒸汽抽水机。

为慎重起见,许绍没有急着上报,本打算再细细勘查,待确定无误之后再说,结果天子却先知道了,于是心急火燎来了解情况。

宇文温当然想推广蒸汽抽水机,因为抽水浇灌站能够灌溉大量农田,确保农业丰收,若事情真如那些官员所说,武陟北面地区的那些煤矿有很大的潜力,那么让永济渠多承担一项输水的功能不是不行。

但他就怕被人“钓鱼”,所以要仔细求证。

许绍当然不会骗他,而许绍也不容易被人骗,所以宇文温看着许绍呈交的资料,渐渐入神。

作为宇文温的元从,许绍的做事风格自然深得宇文温“真传”,一份介绍产煤区的资料,内容十分详实,连该地区的历史沿革都介绍了。

宇文温看着看着,居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名字如雷贯耳——河内司马懿。

确切的说,是河内郡温县司马懿,晋朝的宣皇帝。

而对于宇文温来说,司马懿还有另一个名头,那就是“焦作司马懿”。

这是后世戏称,一如“常山赵子龙”变成“石家庄赵子龙”那样。

而正是因为这一戏称,宇文温忽然大彻大悟了:许劭所说那片地区,说不定就是后世的煤城焦作所在地。

不,应该就是了!

宇文温越想越高兴,他之前没想起这座煤城,所以没以叶城平顶山煤矿和叶宛运河的先例,来组成焦作煤矿和永济渠这对“组合”。
首节 上一节 2182/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