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967节


在博多休整完毕的海船,满载货物出港向西航行,抵达耽罗岛,在那里,用剩下的香药、手工制品以及部分鲸脂,收购百济、新罗船只运来的海产,譬如昆布。

休息完毕的海船,走西北方向的沿海航线,抵达青州总管府最东端的成山角,返回琅琊港。

从博多经耽罗、成山角到琅琊,是三角形的第三个边。

这一趟下来,走的都是相对安全的航线,避开了东海深处的“滚涂浪”,沿途有海岸或者岛屿,可以让船只避风,可行性很高。

这样的三角贸易,船只一般是当年一月出海,回来时,是五月左右,尽可能避开风暴频繁夏秋季节,安全很多。

而一艘海船走这样的三角航线进行贸易,只要不发生海难,一趟下来,获利不低于十倍,这样的利润,足以让人疯狂。

当然,船主也可以选择简单一点的航线,利润下降,耗时也没那么久。

至于岭表需要的冰块、手工制品,以及中原需要的香药、象牙等奇珍异宝,市舶司会组织专门的船队进行南北运输,中途分一些在鸡笼,作为中转。

这些船队不参与北洋和南洋海域的三角贸易,而所有海船进行海贸时,都要在在市舶司各贸易据点的监督、引导下进行,不得恶意竞争,不得恶意压价以至于把“行情”搞砸。

看到这里,元岩放下放大镜,看着舆图和一堆资料,欲言又止。

如此规模的海上贸易,仅仅是北洋海域的“三角航线”,就使得市舶司必须配备足够的吏员和军队(水师),才能确保鸡笼、琉球、博多、耽罗这几个贸易据点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航线不被海寇袭扰。

北洋海域是这样,更别说南洋海域了。

这就意味着,市舶司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不但要扩充人员,还要扩充军队(主要是水师),市舶使、豳王宇文温已经就此上奏朝廷,请求“扩编”,并且进行“改制”。

元岩知道,因为市舶司已经带来和即将带来的巨额利润,朝廷,是无法否决市舶使这一提议的。

由此,近几年来频发举办的考试选拔,可能带来的冗员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第六十九章 冗员!

洛阳城内一隅,河南道巡察使官署,巡察副使乐运正和佐官们研究考试章程,看看还有哪里不妥,需要改善的就得赶紧亡羊补牢,否则不久之后即将开考的考试一旦出了纰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考试选拔人才,这是一种新的选拔方式,前几年才在山南黄州出现,最近已经举办了几次,所以对于乐运来说,此次考试“有章可循”,不会两眼一抹黑。

但此次考试,是几个不同的地方同时进行,事关重大,他不敢掉以轻心。

即便黄州总管府那边特地调了许多熟悉举办考试流程的官员来洛阳,协助举办考试,乐运却一定要事必躬亲,不放过丝毫细节。

巡察使(大使),有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职责,身为副使的乐运,一直谨记在心,而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和往年的选拔方式不同,更加要上心。

当年周国平齐,天子就曾经派出八道大使巡察天下,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通明经者为孝廉。

上州上郡每年举荐一人,下州下郡每三年举荐一人。

如今,朝廷给河南道巡察使定下的名额,原本就是依例,但后来变了,第一轮是各州郡无论上、下之分,刺史、郡守可举荐一人,待得巡察使考察通过即可。

第二轮,就是考试选拔,在洛阳等地举办考试,根据朝廷核准的名额,根据考试名次选拔人才。

各总管府下辖州郡的良民都能报名参加考试,只要通过了考试入选,就能被选拔为官员。

如此新颖的选拔人才方式,让乐运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朝廷(丞相)明摆着要用这种方式收买天下士子人心,其中就包括河南地区。

而洛阳的考试一旦搞砸了,弄出舞弊事件来,由此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

考试选拔出了大问题,很可能被朝中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所利用,借此作为相互间攻击的工具,到时候要牵连多少人、导致多少官员家破人亡,不得而知。

对于乐运来说,他要把考试办好,完全是处于公心,要让莘莘学子有一个公平考试的机会,要让朝廷真正选拔到真才实学之人。

其他的问题,都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考卷的保密工作必须做好,而考试时绝对不许有考生作弊,一经查出,必须严惩,而若是有官吏内外勾结,营私舞弊,那是绝对不行的。

为此,乐运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一门心思放在即将开始的考试上,至于之前“严防死守”的巡察使、豳王宇文温,他已经没有精力去盯着了。

因为东京六府的建立,河南道巡察使很可能没必要继续存在下去,乐运不想临了临了,搞出大事来,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试卷的选题、印刷,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乐运如今每天都要去洛阳城外洛水边的印刷作坊巡视,看看水力印刷机的运行情况如何,还要不时敲打作坊工人及官员,莫要昧着良心泄露考题。

另外,考场的布置也是关键,不能让考生有作弊的机会,也不能考生受到不该有的打扰,还得做好“应急预案”,应对考试时发生的突发事件。

问题不止这些,大量考生齐聚治洛阳,其中还有来自长安的考生,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要保证,而如何确认考生不是被人冒名顶替,也是乐运必须考虑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些问题,举办了数次考试的黄州州学有成熟经验,以及一些教训,乐运在吸取这些经验教训的同时,不忘自己琢磨一下是否还有漏洞。

但最关键的是,为何朝廷如此大规模在天下各地同时举办考试,还给了这么多名额?

乐运对此有些担心,担心朝廷出现大量冗员,毕竟朝廷本来就不是很缺官员,东京六府亦是如此,如今接连征辟、举荐人才,已经足够了。

可再加上考试选拔,如今多出来那么多人要当官,不是冗员是什么?

冗员意味着人浮于事,而实职官就那么多,多出来的官员没有实职,朝廷却不能让对方回家待着,所以只能养着,平添许多俸禄开支,天长日久,对于财政有不利影响。

而冗员一旦形成,想要裁撤却很难,万一处理不当,很容易闹出事来。

虽然乐运也承认,如今举办考试后选拔的人才,即便多了些,也不至于造成大量冗员的事实,但事情再这么发展下去,总不是个办法。

他曾经和豳王提起过自己的忧虑,而对方的回答是“寡人自有办法”。
首节 上一节 1967/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