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763节


安吐罗因为协助西阳王妃南下,西阳王对此颇为感激,不但免了安吐罗的货款,还命人多做了一面同尺寸、样式的镜子,以为备用。

两面玻璃镜,分别用特制的箱子存储,这种箱子的结构十分精妙,一般的撞击无法损坏其中装着的玻璃镜,能承受长途运输时的颠簸。

大掌柜王越命人当众演示过这种箱子是如何的耐摔,安吐罗现场目睹之后,放心许多。

从东方的中原到西方的罗马,路途有万里之遥,粟特商队要运输易碎的玻璃镜,确实风险很大,西阳王如此慷慨大方,多做一面镜子不说,还有特制的箱子运输镜子,让这笔交易多了一份保障。

他在西阳王这里是免费拿镜子,箱子也不用钱,不过交到合作伙伴那里时,必要的费用还是要收的,也不枉费他为了冒险南下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只要玻璃镜平安抵达敦煌,那么安吐罗就能收回成本,而此行的收益,却才是刚开始。

他冒着巨大风险协助西阳王妃南下,西阳王为此给出的馈赠不止玻璃镜,来自岭表的蔗糖,会为安吐罗及其家族带来不菲的利润。

蔗糖之中,有如霜般洁白、细腻的白砂糖,有如冰晶般的冰糖,还有红色块状的红糖,这些来自岭表的特产,在去年年底进入中原后,有着巨大的销路。

与此同时,还有各种海外香药,都经由新开辟的商路,从岭表广州一路北上,过大庾岭、彭蠡湖抵达黄州。

又从黄州去安陆、襄阳、穰城,再由武关道入关中直抵长安,出去香药不说,蔗糖在长安的售价,可比传统的糖要高得多,利润同样高得多。

安吐罗的家族在关中同州,通过和族人的联系,他知道如今的长安朝廷已经稳定下来,重新掌权的权贵们,还有各式各样的大户们,对于白砂糖、冰糖、红糖的需求很旺盛。

每有新货抵达长安,瞬间就会被一扫而空,蔗糖如此热销,还和天子有关。

来自岭表的各类蔗糖,其上等品已经成为贡品,成为天子褒奖臣子的赏赐之一,此举直接带动了人们对蔗糖的追捧,而商贾想要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拿到这几种蔗糖,就得来黄州找门路。

西阳王以黄州商会为工具,又和岭表豪族密切合作,牢牢控制着蔗糖的货源,无人可以撼动,但西阳王向来不吃独食,想要做蔗糖买卖的各方人士,只要能和黄州商会达成协议,就有资格分一杯羹。

但要达成合作,就得有利益交换,不是谁都能出得起要价,安吐罗本来也没把握,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协助西阳王妃南返,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如愿以偿有了蔗糖的货源,但安吐罗还想能更进一步,大掌柜王越对此做不了主。

所以安吐罗只能等时机合适,再面见西阳王,争取机会。

不久前,西阳王在沙水畔击败逆贼大军,前日捷报传到西阳,全城百姓为之雀跃不已,而安吐罗听了这个消息,又有了新的想法。

若西阳王或者官军(长安朝廷)再打一场大胜仗,恐怕尉迟氏就要完蛋了,安吐罗觉得又有一个机会摆在自己面前。

他是商人,知道做买卖时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而没有任何风险,比得上政治投机要面临的风险大。

同样,没有任何收益,比得上政治投机所得收益大。

第一百八十五章 选择

茶肆,说书先生正在讲故事,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喝一口茶,几个茶僮提着茶壶在店里到处添茶,忙得不亦乐乎。

“奸相势大,敌骑如潮,西阳王率军突围南下,血战一日,才走了不到十里,待得金乌西落,官军已被敌骑重重围困,再不得前进...”

“此时,官军抵达一处土丘,距离沙水不过数里,却无法突围渡河,于是将士们以马车围绕土丘结阵,要和奸相决一死战...”

“西阳王登丘遥望四周,只见敌骑将土丘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官军外无援兵内无水源,已然陷入绝境...”

正是紧要的时候,说书先生忽然停下,优哉悠哉喝茶润喉,满堂茶客紧张起来,为官军接下来如何破敌而纠结不已。

虽然前几日西阳城里有露布飞捷,让大家都知道西阳王又打了胜仗,把奸相打得抱头鼠窜,但那只是结果,寻常百姓根本不知道具体过程如何。

如今有那一战的亲历者返回西阳,陆陆续续有只言片语传出来,而各茶肆的说书先生也有了新故事,要向茶客“戏说”那一战的详细过程。

说书先生讲奇闻异事、志怪,那可是各茶肆揽客的最佳手段之一,为了听奇闻异事、志怪,每日都有茶客到茶肆里喝茶、消遣,所以说书先生要“戏说”西阳王退敌的事情,茶客们都洗耳恭听。

润完喉咙,故事继续:“入夜,敌军围攻官军车阵,分成一拨拨不停攻打,这里有个名堂,唤作‘回环连打’,是凭着人多,不断攻杀,不与对方休息...”

“官军将士征战一日,未得休息便打夜战,撑了许久却依旧未得休息,眼见着就要力竭,忽然!!!”

说书先生忽然提高了音量,吓得茶客们一个激灵,随后他故作神秘状:“你们猜,此时出了何事?”

有茶客问:“何...何事?”

“夜色下的旷野,到处都是鬼火!!”

“啊!”有胆小的茶客脱口而出,还有茶杯跌落的动静,茶馆里的气氛忽然诡异起来。

“没错,是鬼火,此时一阵阴风吹过,只见旷野之中现出点点鬼火,敌我双方将士都惊得忘记厮杀...”

有胆小的茶客开始发抖,额头上冒冷汗,只觉得后背凉飕飕的,说书先生极力渲染了一个恐怖的夜晚,让茶客们如同身临其境。

“原来这处地方为宁平城故址,当年晋时有过劫难,唤作宁平城之难....”

“...那一战过后,十余万晋国军民尸横遍野,即便宁平城后来荒废,依旧能在旷野里看见累累白骨,晚上到处都是鬼火,无人敢于此处夜行....”

角落一处茶座,吴明听着“戏说”,随后看看对坐的贾牛,贾牛笑了笑,吴明也笑了笑,随后结账,两人走出茶肆,其他茶客见状还以为这两位胆小不敢听。

走在大街上,吴明拍了拍贾牛的肩膀,笑道:“王道长炼化鬼火为灵气,使出神通‘大光明术’破敌,你们这帮兔崽子还真敢编啊?”

“戏说,戏说嘛!”贾牛嘿嘿笑道“反正大王是真的打败了奸相,适当发挥一下,百姓们爱听,说书先生和茶肆又有了收入,何乐而不为。”

“编归编,要有个度,莫要弄巧成拙,坏了大王名声。”

“那哪能呢,属下...”贾牛故意把“属下”二字说得很重“属下心里有数。”
首节 上一节 176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