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311节


朝廷大事,以宇文温如今的地位和身份无法参与决策,但有一点是比较有把握的,那就是他若建言在岭南实行开中法,那么岭南的盐政,恐怕会和别处不同。

要实行开中法,就要垄断食盐生产,所以岭南必须实行盐业专营,以此吸引商贾参与开中,为广州总管府驻军提供粮食,加强朝廷对岭南地区的控制力度。

这个建议具有极强的政治正确性,只要上位者理智就会同意“特事特办”,所以宇文温不怕朝廷不同意他的建议,而岭南距离中原颇远,广州出产的食盐不会对两淮海盐、河东池盐、蜀地井盐造成太大干扰。

那么随着岭南官府控制海盐生产,那么岭南境内贩卖私盐的走私队伍必然慢慢增多,而其中迟早孕育出盐枭。

基于是岭南的实际情况,贩卖私盐最后转换为盐枭的,恐怕是当地酋帅,而如今便已有类似的例子:安州宁氏。

安州距离广州较远,基本上属于宁氏自家地盘,安州算是后世所称羁縻州,有海贸和海盐之利,宁氏实力不容小觑,不过如今的宁氏族长宁猛力诚心投效新朝廷,可以略过不提。

高凉的冯冼氏因为所在地濒海,同样有海贸和海盐之利,若要私开盐场制盐搞走私也很方便,但如今冯冼氏当家的冼夫人不会行此勾当,所以暂时可以不用顾虑。

问题就在于沿海地区的大小土豪必然靠海吃海,一旦掌握了晒盐法肯定制私盐搞走私谋利,而这些土豪未必有冯冼氏、宁氏、陈氏那么高的觉悟。

这些土豪大多是俚僚人,离心力很强,一旦手里有了几个钱,心思很容易就活络起来。

并不是每一个俚僚首领都像冼夫人那般深明大义,一旦他们发现贩卖私盐可以获取大量利润,而岭南官府又推广铁制工具,到时候想办法熔铁造兵器,然后召集小喽啰们造反,很容易弄得官府焦头烂额。

宇文温之所以多方运作,确保让杨济转正为广州总管,就是要让自己人控制岭南数年,为黄州商贾在岭南开拓商路和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岭南必须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绝对不能大乱。

开中法是一定要试行并且实行的,所以岭南盐业专营也是必然的结果,那么走私食盐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所以如何打击走私就是广州总管府必然面对的问题。

走私和缉私,就像矛和盾,而通常来说,走私者必然买通管理机构,那么就涉及到吏治,而要打击走私集团,必然要组建缉私的武装力量,这种武装力量人数少了不行,多了就会增加财政负担。

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为了建个浈阳峡栈道,连带着弄出许多事来,宇文温只觉得事情越来越多,真是烦不胜烦,所以...

所以,这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广州总管,这些事情轮不到我费神好吧!

宇文温如是想,终于念头通达,烦心事烟消云散随即倦意上涌,正要好好睡一觉却发现天色异常,抬头透过窗户望出去,看见东方已经露白。

不知不觉想了一个晚上的事情,宇文温叹了口气,下榻走到书案旁,点亮油灯,从一个木匣里拿出几个相框,就着灯光仔细端详。

这是他为家人画的肖像画,用素描代替相片,有尉迟炽繁、杨丽华、萧九娘以及儿女们的肖像画,都是他亲自用炭笔画出来的。

每张肖像画都栩栩如生,有巴掌大小,装入木制玻璃相框,出远门时随身携带,有空时就拿出来看看。

看着妻妾、儿女们的肖像画,宇文温有些失神,他出征在外已经大半年,虽然书信往来不断,但已经大半年没有见着人了。

“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啊...”

第九十七章 忙碌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窗台边小柜上,杨丽华见着摆在柜子上的相框被阳光直晒,赶紧上前将其拿起,看着其上的肖像,轻轻摩挲着。

天气炎热,她未施粉黛随意挽了个发髻,身着清凉的薄纱衣,坐在书案旁看着宇文温的肖像,一时间有些失神。

“阿姨,阿姨!”

呼喊声起,杨丽华眉头一皱,将相框放好后转转身一看,儿子宇文维翰正满怀期待的看着她。

“雀哥何事大声喧哗?不是说过很多次了么?不要大声喧哗。”

宇文维翰闻言摸了摸头,嘿嘿一笑:“阿姨,阿驹他们说想看孩儿捉知了...”

“李管家在么?”

“在的,李管家正在阿驹那里。”

杨丽华点点头:“去吧,小心些,莫要伤着弟弟妹妹们,也莫要伤着自己。”

宇文维翰“嗯”了一声,一溜烟便跑了出去,杨丽华无奈的叹了口气,转到旁边书案坐下,儿子正值淘气的年纪,真是让当娘的不省心。

她是西阳王宇文温的妾,所以即便宇文维翰是其亲生,也只能称呼她为“阿姨”而不是“阿娘”,因为“阿娘”是嫡母尉迟炽繁,这就是侧室的悲哀,礼数如此,难以改变。

杨丽华为宇文温生下一子一女,儿子宇文维翰今年九岁(虚岁),小女儿牧娘今年将近五岁(虚岁),而她和前夫所生女儿宇文娥英,已经于今年出嫁,了却一桩心事。

女婿对宇文娥英很好,夫家对宇文娥英也不错,杨丽华这个做阿娘的总算放心,不过如今成日操心的就是儿子,还有弟弟的儿子。

她的弟弟杨广已经在建康出家,留下两个后代,宇文温网开一面,让她将这两个小家伙妥善安排在别处抚养,一想到有四个小的要操心,杨丽华就觉得责任重大,有操不完的心。

王妃尉迟炽繁带着世子宇文维城去邺城探亲,本来是要带庶长子宇文维翰一起去的,毕竟嫡母要把庶子视若己出,光说不做可不行。

但考虑到路途遥远,一旦宇文维翰有个头痛脑热,容易招来风言风语,所以尉迟炽繁和杨丽华一合计,还是让其留在府里,顺便帮忙照看弟弟妹妹。

尉迟炽繁为宇文温所生次子小名阿驹,家里年纪最小,正是成为别人“小尾巴”的年纪,如今成日里跟在大兄宇文维翰后面转悠,和小名“阿鹭”的三兄以及两个姊姊一起玩耍。

几名侍女在门外通报一声,随即端着许多账簿走了进来,一本本放在杨丽华面前书案,如今王妃出远门不在府里,所以许多查账的活都分摊到玉竹院(杨丽华)这里。

翻了翻账簿,杨丽华心存侥幸的问道:“都在这里了么?”

“回玉竹院,还有一部分没拿来,如今正在账房那里复核,一会复核好后,奴婢再送过来。”

“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

杨丽华看着一本本账簿只觉得头痛,王妃出远门,按说由其管理的那部分对账事宜由其手下侍女负责即可,然而事关重大,王妃亲自吩咐让她代为审核,这一下杨丽华的工作量翻了数倍。

西阳王府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其他事情自然有掌柜们、管事们分管,然而账目却得王府女眷来负责核对,毕竟涉及钱粮马虎不得。
首节 上一节 131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