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148节


还有安州宁氏,因为安州距离东衡州距离太远,所以未能派人领兵前来助阵,当然,宁氏所在的安州,和周国山南安州只是同名但没任何关系。

宁氏代表、安州刺史宁猛力虽然没能赶到浈阳,但有陈、冯二人在,王猛已经松一了口气,尤其冯暄的到来,能让他彻底放心。

“北虏势大,官军大败之后损失惨重,有劳二位领兵前来协助本官守浈阳。”

“王都督请放心,我等领兵到此助战,定要齐心协力,将北虏赶出岭南!”

掷地有声的话语,是从年轻的冯暄口中说出来的,如果换做他人,王猛不会轻易相信,但既然是冯暄说的,那就绝对没问题,因为这个年轻人所说,便是太夫人的意思。

南路冯氏,身边站着另一个豪族,那就是高凉冼氏。

高凉冼氏本就是岭南当地大族,世为南越领,跨踞山峒,部落十余万家,早在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时,冼氏领便带着礼物到番禹觐见赵佗。

到岭南避祸的南路冯氏,实力虽强,却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直到冯暄的祖父冯宝娶了冼氏女为妻,强强联姻,成就岭南第一豪族:冯冼氏。

冯冼氏的当家人可不是冯家男儿,而是冯暄的祖母冼氏,也就是被大家称为冼夫人的那位女中豪杰,岭南的定海神针,威望无人可及,陈国封其为石龙太夫人,所以大家又尊称冼夫人为太夫人。

冯暄为太夫人之孙,领兵赶来浈阳协助王猛守城,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太夫人的态度,岭南各地俚帅、洞主,都会以太夫人马是瞻,所以王猛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信心大增。

更别说陈、冯两家素来交好,陈佛智和冯暄本就是好友,有他们两个坐镇,王猛就不用担心聚集南寨的俚、僚兵不听话。

“陈使君、冯府君,此次北虏势大,其主帅用兵狡诈多变,切不可掉以轻心,本官坐镇浈阳,南岸大寨就有劳二位了!”

王猛说话很客气,但陈佛智和冯暄不敢托大怠慢,连声说“下官愿为国效力”。

场面话多说无益,谈正事要紧,陈佛智和冯暄事先便统一了意见,直接把担心说了出来:

“大都督,我军为据守浈阳已做好万全准备,北虏急切间肯定攻不下来,但是这么多兵马聚集于此,粮草消耗颇大,这样耗下去,我军恐怕也吃不消。”

“两位的意思?”

“自家事自家知,如要出城和北虏对攻,肯定不行,但对方不攻过来就这么干耗着也不好,不如,想办法让他们攻过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欲盖弥彰

周军大营,中军帐内,几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正向周军主将、行军总管杨济说着什么,他们口中咿咿呀呀说的是岭南俚语,杨济根本就听不懂,只能靠一旁的通事来翻译。

这几名男子,半夜时鬼鬼祟祟来到周营外,被暗哨现并抓住,原以为是前来刺探军情的陈军细作,不过军中雇来的当地人和他们对话之后,得知对方是陈军逃兵。

具体来说,是出逃的俚兵,之所以跑来这里,是因为他们被头领安排去做苦力,每天累死累活,吃又吃不饱,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便逃了出来。

逃出来后不知何去何从,要想跑回家,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再说万一头领派人回来抓,那是一抓一个准,几个人一合计,觉得不如投奔周军。

他们投敌,家里人怎么办?无所谓,反正好死不如赖活着,用一个秘密换得丰衣足食也不错。

秘密是什么?那得向周军主将当面说。

这几个俚兵要见主将,当面将秘密说出来换取好处,听上去对于周军来说似乎是意外之喜,可周军将士没那么糊涂:

你说见就见?万一你们是陈军派来的刺客,趁着见到主将的机会忽然行刺那该怎么办?

所以,这几个俚兵被士兵们仔细搜了身,还把双手反绑,才带着他们进中军帐见主将杨济。

因为双方语言不通,交谈需要通事转达,所以折腾了许久之后,杨济才弄清楚这些俚兵的所谓秘密是什么,而对方带来的秘密,和浈阳城的隐患有关。

浈阳城位于浈水北岸,这个位置对于防御南来的敌人很有利,但敌人一旦从北面来,本来可以充当护城河的浈水就失去了作用。

所以为了防御周军,陈军组织人力在城北、城东挖掘壕沟,并引入溱水、浈水使之成为护城河,因为是临时救急所以考虑不周,壕沟距离城墙有些近,引水入沟之后导致墙基被水浸泡出现不稳的迹象。

尤其是城北城墙的西北角,那里挖掘的壕沟引溱水入内,而自北向南流的溱水入沟时,河水冲刷着城墙西北角,一开始还没什么,可时间一长城墙居然开裂了。

浈阳临山,所以城墙是由石块垒成,历经数百年风雨都没见出现大问题,结果壕沟引水之后居然开裂了,这说明壕沟离城墙太近,引入河水之后导致土壤软化使得墙基不稳。

这种问题可大可小,而浈阳城北城墙西北角那一段的问题尤其严重,已经可以用摇摇欲坠来形容,所以守军征调人手,不惜用人命来填也要把墙基加固。

逃到周营的几个俚兵就被安排去加固墙基,在墙基下稀烂的泥里竖起木桩顶住墙体,那里的条件太恶劣,墙基多半悬空,随时有可能塌下来。

没人敢冒险加固墙基,但不做又不行,眼见着做不做都要死,所以几位狠下心,直接从墙基下挖地道溜出城,投奔周军保命。

杨济听了这个秘密很感兴趣,借助通事做中间人,仔细向俚兵询问了城墙的问题,待得确认城北城墙西北角确实摇摇欲坠后,他问对方想不想立大功。

如果想立大功得赏赐,就要趁着夜色立刻回浈阳城,待得后日周军摆开阵势攻城时,他们把城墙弄塌搞出一个缺口,城破之后重重有赏。

几名俚兵听了之后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杨济好说歹说,许下女人、钱粮、田地的赏赐,才让这几位下定决心,愿意马上赶回城里,若无其事的继续修补城墙,等着后日为周军“开”城墙。

让人领着俚兵退下,帐后转出一人,却是行军总管慕容三藏,方才杨济和俚兵的谈话内容他已听得一字不漏,还通过小孔,观察了几人的表情。

“慕容将军,这些人方才所说,以为如何?”

“杨总管,这些人所说真假暂且不论,可他们说话时气息平稳,毫无唯唯诺诺的样子,完全看不出他们怯场,似乎不像出身卑微之人,更何况不知不觉中露出了破绽....”

“慕容将军的意思?”

“我观其神态,杨总管每说完一句话,不用通事转成俚语,这几个人便已面露听懂的神色,却还要等通事用俚语说出来才回答,也就是说,他们听得懂汉话,却要装作听不懂!”

“如此行事,所说的城墙将塌必然是假的,肯定是王猛派他们来,欲使我军进攻浈阳,他为何派人诈降说城墙有问题?简直是欲盖弥彰!”

。。。。。。
首节 上一节 1148/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