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123节


韦世康如今有三子:福子、福嗣、福奖,如果按辈分,宇文温得叫他们表叔,宇文娥英亦是如此。

韦三郎韦福奖是嫡出,按说没必要取一个继女当正室,但今时不同往日,韦家如今境遇不好,能和宗室联姻,那就有了重振家族的希望。

韦世康的叔父韦孝宽,大象二年时是讨伐蜀国公尉迟迥的行军元帅,邺城一战当时的朝廷大军惨败,没多久韦孝宽便病故,韦氏从此一直站在杨坚这边,后来更成了隋国臣子,到现在自然要倒大霉。

但比李家、于家要好些,没有被斩草除根,毕竟韦家子弟多在隋国当大官但没什么大权,也没有和宇文氏、尉迟氏结下深仇大恨,隋国灭亡后,躲过了满门抄斩的结局。

命是保住了,可韦世康几兄弟也没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只能闭门在家看书,若不是雍州牧、杞王宇文亮拉拢,向朝廷大力举荐,韦世康等人根本就没有复出的机会。

宇文亮要拉拢京兆韦氏,壮大宗室的力量,而韦家也得为自己子弟重入仕途想办法,尉迟丞相那边排不上队,只能试着靠宇文亮来‘死灰复燃’。

相互帮忙,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所以两边一拍即合,年纪比宇文亮还大的韦世康,就要和年纪如同儿子般的宇文温结成亲家。

韦福奖要娶宇文娥英,按辈分是表叔娶表侄女,也就是异辈婚,听起来有些荒唐,可在这个门阀政治为主体的时代,异辈婚再正常不过。

尤其权贵、世家、高门之间联姻频繁,各种异辈婚层出不穷,一切都是为了家族利益。

更别说大周公主宇文娥英,早已在八年前就‘死’了,如今嫁给韦福奖的,是西阳王宇文温继女‘宇文玉英’,明面上以血缘来说和宇文家无关,无论是名讳还是生辰八字,别人都无法从中联想到当年的周国公主。

改名是理所当然,改生辰八字,则是杨丽华决定的,一切都是为了掩盖身份,不能让人知道窃国逆贼杨坚的女儿、周国前太后杨丽华还活着。

其中利害关系,杨丽华和女儿仔细交代过,这种事情不是闹着玩的,一旦事泄,就连宇文温都未必保得住母女俩。

“恭喜女郎,贺喜女郎!那位韦家三郎君,长得是一表人才,三岁便会读书写字,四岁便会背诵千字文...”

媒人正施展三寸不烂,向杨丽华和宇文娥英介绍起未来女婿和夫君来,说着说着,拿出一副肖像画,上面画的就是韦福奖的肖像。

杨丽华接过画像仔细看起来,画像上的人五官端正,至少不难看,至于言谈举止和品性什么的,自然是无从亲眼得见,见着女儿在一旁低头绞着手,她便将画塞了过去。

宇文娥英拿着画,如同拿着个烫手的铜壶,但是心中又十分期盼,扭捏了一阵还是展开画卷看起来,杨丽华见着女儿的模样,心中即无奈又惆怅。

宇文娥英的肖像画,之前已经让媒人带给男方家,对方无任何异议,也不知是真心要娶,还是为了讨好杞王宇文亮而如此行事。

话说回来,富贵之家的女郎,哪个的婚姻不是如此?当年的杨丽华,就是因为联姻,才嫁入宫中成了太子妃。

韦福奖虽然是幼子,但好歹是嫡出…

想到这里,杨丽华看了看女儿,一股愧疚感涌上心头。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想亲自为女儿挑夫婿,可这不现实,她和宇文娥英的身份永远都不能公开,所以,宇文娥英只能是西阳王的继女宇文玉英。

宇文温先前为了宇文娥英的婚事,托媒人四处说媒却屡屡碰壁,如今有出身不错的郎君做女儿的夫婿,杨丽华知道这已是难能可贵,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京兆韦氏是名门望族,杨丽华觉得女儿能嫁给韦家嫡子,也是老天保佑了。

“女儿,感觉如何?”

听得母亲问,宇文娥英红了脸,说话声如同蚊子叫:“全听母亲安排…”

见女儿没抵触的情绪,杨丽华松了口气,她示意侍女拿来红包然后亲手交给媒人,婚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就要准备嫁妆,待得男方来迎亲,跟着宇文娥英一起出门。

宇文温临行前说了,宇文娥英的婚事,杨丽华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

宇文温的态度很明白:虽然宇文娥英没了公主的名分,但西阳王要嫁女,嫁妆绝不会少,免得夫家看不起人!

在王妃的安排下,府里已经为宇文娥英备下丰厚的嫁妆,杨丽华只希望女儿嫁到韦家之后,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至少,夫君能对她好些…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来了

巴陵,陈国巴州州治所在,被填了大半的护城河,多处崩坏的城墙,损坏严重的无数攻城云梯,被鲜血染红的城头,横七竖八的尸体,都彰显出战斗的激烈程度。『

周军围攻巴陵,守军依托城池坚强防守,而其他郡县的陈军也竭尽全力向巴陵靠拢,双方围绕巴陵的攻防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后,决出胜负。

周军已经入城,城内到处都有士兵在维持秩序,虽然人员损失有些大,但周军入城后并未展开报复,只是将降兵另行看押,而城中陈国文武官员则集中看管。

州衙,江南西道行军元帅宇文明,正召集众将议事,巴陵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下来后,剩下的就是湘州这块肥肉了。

巴州仅一个巴陵郡,而湘州有长沙郡、湘东郡、衡阳郡、邵陵郡、岳阳郡等十个郡,物产丰饶,盛产粮食竹木,油蜜脯菜,每年都要将这些产出大量运往下游的建康。

湘州和江州一样,境内有巨大的水军造船场,源源不断的木料,可以用来建造金翅等大型战船,是南朝历代水军的重要造船基地。

东晋时卢循之乱,蛰伏岭南的卢循,就是从广州一路北上,兵分两路进入湘州、江州,利用两州的造船场短时间内建造大量战船,接连击破晋军水师,然后浩浩荡荡顺流直下兵临建康,差点就改天换日。

如今的周军只要拿下湘州,那么便能就地解决粮草问题,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江北运送粮草,而有了湘州作为根据地,接下来对其西南侧桂州的进攻要方便很多。

“诸位,刚收到的战报,西阳王已攻占江州全境,安成郡已在官军手中,安成步道已断,湘州再无援兵!”

宇文明刚说完,在场众将先是一愣,随后面露喜色:如此一来,湘州腹背受敌,军心不稳,仗就更好打了。

“元帅,不知岭南道行军,有无攻入湘州地界?”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岭南道行军只用一月时间便占领江州全境,此时需要固守防止沉渣泛起,所以,湘州还得我军来解决!”

说到这里,宇文明反问:“莫非诸位希望即将到手的功劳,被岭南道行军给抢了去?”

“当然不行!”
首节 上一节 1123/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