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1050节


玻璃的秘密,如今除了西阳王,只有黄州官窑和几个民窑掌握,官窑的主意没人敢打,而民窑么,怕是也够呛,因为根据些许传言,那些玻璃作坊的东家可是花了大价钱,才从西阳王手上拿到配方。

有说每家花了数万贯的,或者十万贯的,众说纷纭,反正没人觉得价格贵,因为现在的亲眼所见,让他们恨不得花上重金去买那配方。

凉棚外空地上,摆着密密麻麻的木箱,排到号的客商,领着随从去点货,一块块玻璃经过他们的仔细检查,又小心翼翼装箱,然后扛到一旁巴水边的码头装船。

满载着玻璃的货船顺流而下,经巴口入长江,然后逆流而上,或是经涢口去安6,或者由汉口入汉水,去襄阳、荆州穰城或者转去梁国江陵。

客商们拿着轻飘飘的流通券,买下大量的玻璃运回去,转手就是翻倍的利润,所以不怕价格贵,就怕产量上不来。

外界的传言多有不实之处,玻璃的价格确实贵,但还在有钱人的承受范围内,而产量也很大,虽然抢购的客商很多,但也没有所谓订单排到数月之后那么夸张。

因为黄州的玻璃作坊都已经准备好了,每个作坊至少有四个以上的大型玻璃窑,其产量虽然紧张,但还算能勉强应付目前的需求。

卢预看着空地上堆积如山的木箱,还有码头上繁忙的景象,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个玻璃作坊的日销量,随后叹了口气,心中无奈至极。

这家作坊的东家,即便是花二十万贯从西阳王那里买配方,按着如今的出货量,恐怕没几个月就能回本,接下来就是纯赚,想不都难。

所以那个作坊东家吃饱了撑的,会把玻璃配方泄露出去?

按照西阳王给朝廷的说法,目前只有黄州地界才能烧出透明的玻璃,这话没有谁真的相信,可是朝廷既然有黄州官窑进贡玻璃,也不会太纠结玻璃的配方是什么,所以别人想从西阳王嘴里问出秘密是难上加难。

西阳王居然把透明的玻璃,变成了黄州特产,这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虽然不知道配方,但既然有得卖,那么大家还是老老实实排队买吧,进得越多赚得越多。

“你们看,你们看,是胡商!”

有人低声议论起来,向着一处方向指指点点,卢预顺着方向看去,现那里有规模庞大的车队在装箱,而几名高目深鼻的胡人,正在与人交谈。

“是粟特胡商么?他们也跑来这里进货了?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怎么能不灵通,老买卖眼见着就要黄了,他们能不急?嘿嘿。”

有人笑道,旁人闻言来了精神:“此话怎讲?”

“你们不知道么?粟特胡商这数百年来,从西域贩运各类西域异宝来中原,其中一项不就是各种琉璃器物么?这不就是老买卖?现在呢?”

“据说西阳王向朝廷进献了五彩琉璃配方,邺城那边的官窑已经开始试烧了,往后邺城也能大量制作彩色的琉璃器物,达官贵人们还会买他粟特人贩来的琉璃么?”

“嚯,西阳王这可真是挖了粟特胡商的墙角啊!”

第九十章 挖墙脚

一箱箱玻璃装上四轮马车,这种新式货车是黄州特制,有所谓的“板簧”减震,又有所谓的“轴承”减轻车轴和车轮间的摩擦,据说骡马拉起车来会更加省力。

虽然造价贵了些,但拿来运输易碎的玻璃正合适,从西阳到邺城,一千五百里左右路程,除了渡河那么一小段,其余都是6路,6路运输大宗货物很麻烦,所以需要合适的马车。

如何让每辆马车能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多装,是粟特商人安吐罗最操心的事情,黄州的新式四轮马车算是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今日他亲自清点玻璃,然后在一旁看着装箱,眼见着装车完毕,略微松了口气。

他进的玻璃片足足装了十辆车,若不是购入数量有限制,远不止这样的数量。

有许多统一着装的男子,带着弓箭和佩刀,牵着马在一旁等候,马背上托着鼓鼓的行囊,看样子是做好了出远门的准备。

又有几辆马车,没有装载货箱,同样坐着携弓佩刀的男子,车上还装着大包小包,看样子也是各种行囊。

“安掌柜,货已装车完毕,不知可否启程?”

一名男子走上前,向安吐罗行礼并问道,安吐罗看了看车队,郑重地回礼:“此去邺城,一路上有劳李镖头了。”

“安掌柜请放心,李某必定保得此镖安全抵达邺城,告辞!”

“一路平安!”

男子告别安吐罗,骑上随从牵来的坐骑,策马来到车队前列,拿起别在腰间的号角,“呜呜呜”吹了几声之后,大声吆喝着:

“起镖了!!”

车队在镖师的护送之下启程,沿着道路向巴水上游前进,数里之外有石桥跨过巴水,在那里车队可以驶上官道,向着千里之外的邺城进。

安吐罗看着远去的车队,心中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粟特人做了数百年买卖,无论去哪里靠的都是自己的商队运送货物,而他这次却是假外人之手运货。

黄州的镖行已经成功开展了往来西阳和邺城的“保镖”业务,但安吐罗其实是想用自己的商队来运货,奈何此次买卖由不得他。

他今日在玻璃作坊购入的玻璃,有颇为优惠的价格,前提是他必须委托黄州的镖行送货到邺城,既然那一位都这么说了,安吐罗也不会不知好歹。

这是他从邺城南下时便已做出的决定,西阳王宇文温要给镖行揽生意,不过价钱很公道,安吐罗算了笔账,即便再加上买“保险”的费用,他此行的利润也很可观。

保险,就是镖行押镖时如果镖物受损或者遗失,事后镖行会按约定的赔偿金额赔偿相关费用,当然货主想要“保险”就得买保险。

安吐罗不想冒险,所以宁愿花钱买平安,他不想要保险赔偿,只想镖行尽心将这些玻璃平安抵达邺城,毕竟那几位买家根本不缺钱,只想要玻璃。

皇宫和丞相府装了玻璃窗,所以权贵家斗富的新花样就是比玻璃窗的数量,安吐罗已答应按期限供货,若是届时没有玻璃,那几位等着斗富的买家可是会飙的。

到时候少不得赔笑脸,还得花钱消灾,所以若是有得选,安吐罗宁愿用自己的商队运货,好歹心里有数。

安吐罗收起思绪,转身向旁边码头走去,各家玻璃作坊都在巴水边,所以都有各自的码头以便装卸货物和接送客商。

领着随从登上客船,安吐罗向着下游不远处的巴口前进,他不是跟着货物前往邺城,而是要在巴口上岸然后去西阳城。

一只船队在河中间航行,他们的方向也是下游巴口,不过每一艘船里装的都是沉甸甸的石头,看样子是出巴口入长江去往某地。
首节 上一节 105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