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904节
蒙元人全部都是壮汉,他们杀死了这些土著人的男人,留下了女人,然后就在岛上生存了下来。
如今一百四十年过去了,所有的土著都有蒙元人的血统,但是他们本来识字的就不多,到了这里,没有笔墨纸砚,只能跟大自然作斗争。
所以如今的岛上将近五千民众,大部分都已经不会说华夏语,但是一些简单的沟通还是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杨道也才知道,原来这里并不是大陆,只是几座大岛连接成的岛屿。
因为船只损坏,他们也不懂造船的技术,只会做一些小船,与大陆虽然有一些联系,却并不密切。
而且,因为群山的阻隔,即使是这里的其他土著,也很少与其他地方有联系。
听到这里,杨道有些失望,因为他们跟大陆并没有沟通,也就意味着他们也根本无法跟东洲大陆上的土著沟通。
他们找到了这些人,不能充当向导,最多只能充当打手。
不,连打手都算不上,因为大明士兵根本不需要他们的武力,只需要他们当苦力。
在他们的热情邀请下,杨道安排了一百士兵守着港口的传令船,让一艘二级战舰去向总兵候显和易信报信,自己率领五百士兵前往术赤儿他们的部落。
在他们的部落里,还有几位老人的汉语说的更好,而且对历史了解的更多。
跟在他们这些人的身后,杨道他们翻过了两座不高的山岭,来到了一处山谷。
这里的房子造型大多有些像蒙古包,但是都是用泥土和草根固定成型。
但是也有一些木屋,都是用原木搭建起来,因为缺少钉子,这样的房子并不多。
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房子,房子的布局都跟中原地区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不仅在岛上开垦了农田,还养了一些野猪和牛。但是这里的野猪和野牛与大明不同,与西洋也不同,显然更加凶猛,难以驯服。
大部分时候,耕种依旧要依靠人力。
岛上的条件有限,这里的民众生活的并不算好,这从他们的衣着上就能看出。
为了生活,人们不得不分散居住。岛上总共也就只有四五千人,没有一个闲人,术赤儿带领的这些一千多壮汉,已经是岛上最大的力量。
当见到衣衫整齐的杨道他们,一群老人都激动地痛哭了起来,他们小的时候,还听长辈们说过在中土的繁荣,可是那一切,都只是遥远的梦。
没有造船技术,没有工具,他们只能看着原本损坏的船腐朽。
见到杨道他们,虽然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但是他们没有民族的仇恨,只有同根同祖的亲切。
当知道他们也能随着船队回返大明,也可以选择跟随舰队去征略东洲,他们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这些岛民杀猪宰牛,热情款待远方的“亲人”。
杨道他们不知道,这座后世被称作格雷厄姆岛的岛屿上,生活着一万蒙元人人的后裔,经过几百年的演化,他们大多已经不懂汉话。
但是在他们住房,他们的习俗,他们的图腾崇拜上,依旧是真正的蒙元风格。
包括后世记载的历史,他们也一直认为是比土著更高级一些的文明人。
只是因为当初得罪了周边的土著,他们一直没有能向大陆发展,只是一个民族慢慢发展,最后发展到了一万人左右之后,因为资源的缺乏,人口就再也上不去了。
可是,如果这些人都去到了大陆上呢?有了更多的资源,五千人,最后能变成五万人,五十万人,甚至更多。
而在岛屿北方的候显与易信,得到了这个消息,也对征略东洲有了更足的信心。
更先进的技术,更幸福的生活,或许不用杀戮,就能让大部分土著紧紧跟在大明的身后。
(卡文了,不知道该不该把这段故事写出来。想写细,篇幅太多。只能先简单写一下,后面再按时间段用几章篇幅,将探寻东洲的过程写出来。)
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枪
黄福的归来,让朱瞻基对兵部的事务没有了太多的担心。
黄福的能力值得信赖,而他的忠诚更加值得信赖。
有这样一个老臣来盯着兵部,朱瞻基这段时间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科研上面。
最近一段时间,下马桥农庄的化学研究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虽然机械研究院的火车很吸引人,但是第一次正式试车就翻车,让以马致才为首的研究人员们一个个都变的低调了起来。
对他们来说,出了这么大的差错,朱瞻基却没有骂他们,还不如骂他们一顿,他们才能安心。
既然火车转弯侧翻是因为车轮与轨道的衔接不紧,朱瞻基又提供了改进的方向。他们就严格地按照朱瞻基的吩咐,开始改造承重部分与车轮铸造。
但是,浇铸一个直径二十厘米的车轮容易,浇铸一个五十厘米以上直径的车轮,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何况,朱瞻基还要求他们扩大内侧包裹,并且增加外沿的包裹力。这种车轮的设计,浇铸,加工,都需要一点点改进。
在没有能做出成绩之前,他们现在变的格外低调。
可是化学研究院就不一样了,自从蓝烟将这里管理起来之后,几乎每一天都有新东西被发明出来。
各种各样的染色剂,功能直接超过大明现有的染色剂好几倍的效果。
各种不同配比,但是威力非常大的炸药,一次次地震撼着所有人的心。
如今一百四十年过去了,所有的土著都有蒙元人的血统,但是他们本来识字的就不多,到了这里,没有笔墨纸砚,只能跟大自然作斗争。
所以如今的岛上将近五千民众,大部分都已经不会说华夏语,但是一些简单的沟通还是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杨道也才知道,原来这里并不是大陆,只是几座大岛连接成的岛屿。
因为船只损坏,他们也不懂造船的技术,只会做一些小船,与大陆虽然有一些联系,却并不密切。
而且,因为群山的阻隔,即使是这里的其他土著,也很少与其他地方有联系。
听到这里,杨道有些失望,因为他们跟大陆并没有沟通,也就意味着他们也根本无法跟东洲大陆上的土著沟通。
他们找到了这些人,不能充当向导,最多只能充当打手。
不,连打手都算不上,因为大明士兵根本不需要他们的武力,只需要他们当苦力。
在他们的热情邀请下,杨道安排了一百士兵守着港口的传令船,让一艘二级战舰去向总兵候显和易信报信,自己率领五百士兵前往术赤儿他们的部落。
在他们的部落里,还有几位老人的汉语说的更好,而且对历史了解的更多。
跟在他们这些人的身后,杨道他们翻过了两座不高的山岭,来到了一处山谷。
这里的房子造型大多有些像蒙古包,但是都是用泥土和草根固定成型。
但是也有一些木屋,都是用原木搭建起来,因为缺少钉子,这样的房子并不多。
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房子,房子的布局都跟中原地区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不仅在岛上开垦了农田,还养了一些野猪和牛。但是这里的野猪和野牛与大明不同,与西洋也不同,显然更加凶猛,难以驯服。
大部分时候,耕种依旧要依靠人力。
岛上的条件有限,这里的民众生活的并不算好,这从他们的衣着上就能看出。
为了生活,人们不得不分散居住。岛上总共也就只有四五千人,没有一个闲人,术赤儿带领的这些一千多壮汉,已经是岛上最大的力量。
当见到衣衫整齐的杨道他们,一群老人都激动地痛哭了起来,他们小的时候,还听长辈们说过在中土的繁荣,可是那一切,都只是遥远的梦。
没有造船技术,没有工具,他们只能看着原本损坏的船腐朽。
见到杨道他们,虽然知道已经改朝换代,但是他们没有民族的仇恨,只有同根同祖的亲切。
当知道他们也能随着船队回返大明,也可以选择跟随舰队去征略东洲,他们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这些岛民杀猪宰牛,热情款待远方的“亲人”。
杨道他们不知道,这座后世被称作格雷厄姆岛的岛屿上,生活着一万蒙元人人的后裔,经过几百年的演化,他们大多已经不懂汉话。
但是在他们住房,他们的习俗,他们的图腾崇拜上,依旧是真正的蒙元风格。
包括后世记载的历史,他们也一直认为是比土著更高级一些的文明人。
只是因为当初得罪了周边的土著,他们一直没有能向大陆发展,只是一个民族慢慢发展,最后发展到了一万人左右之后,因为资源的缺乏,人口就再也上不去了。
可是,如果这些人都去到了大陆上呢?有了更多的资源,五千人,最后能变成五万人,五十万人,甚至更多。
而在岛屿北方的候显与易信,得到了这个消息,也对征略东洲有了更足的信心。
更先进的技术,更幸福的生活,或许不用杀戮,就能让大部分土著紧紧跟在大明的身后。
(卡文了,不知道该不该把这段故事写出来。想写细,篇幅太多。只能先简单写一下,后面再按时间段用几章篇幅,将探寻东洲的过程写出来。)
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枪
黄福的归来,让朱瞻基对兵部的事务没有了太多的担心。
黄福的能力值得信赖,而他的忠诚更加值得信赖。
有这样一个老臣来盯着兵部,朱瞻基这段时间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科研上面。
最近一段时间,下马桥农庄的化学研究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虽然机械研究院的火车很吸引人,但是第一次正式试车就翻车,让以马致才为首的研究人员们一个个都变的低调了起来。
对他们来说,出了这么大的差错,朱瞻基却没有骂他们,还不如骂他们一顿,他们才能安心。
既然火车转弯侧翻是因为车轮与轨道的衔接不紧,朱瞻基又提供了改进的方向。他们就严格地按照朱瞻基的吩咐,开始改造承重部分与车轮铸造。
但是,浇铸一个直径二十厘米的车轮容易,浇铸一个五十厘米以上直径的车轮,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何况,朱瞻基还要求他们扩大内侧包裹,并且增加外沿的包裹力。这种车轮的设计,浇铸,加工,都需要一点点改进。
在没有能做出成绩之前,他们现在变的格外低调。
可是化学研究院就不一样了,自从蓝烟将这里管理起来之后,几乎每一天都有新东西被发明出来。
各种各样的染色剂,功能直接超过大明现有的染色剂好几倍的效果。
各种不同配比,但是威力非常大的炸药,一次次地震撼着所有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