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领主

大明领主 第726节


第一年如此,第二年野战军有退役的士兵,然后由提升上来成绩优异的守备旅士兵担任士兵或者军官,形成一个一阶一阶缓慢提升,逐渐由新补缺的一种自然的新陈代谢制度。

纠察大队的军官来自于退役军官降级使用,守备旅的军官来自于上面下派或者内部资历提升,军功提升,不过大多数来自于野战军下派或者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调派到守备旅或者犯错惩罚型调派。

当然也有守备旅需要,上面选派成绩优异的士兵来守备旅,一来就提拔一级,上等兵提升为下士,下士提升为忠实,少尉提升为尉,等等。

守备旅立功受奖的机会以后将越来越少,野战军的机会也不会太多了,因此训练,表现,资历以后将成为华夏军里提升的路径。

和魏无忌,李定国,冯铨商量以后,张强推出了自己新的军衔制度,不再和以前的官职混用,造成混乱了。

纠察大队(相当于后世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抓捕犯人,协助知县办案,处理地方冲突)不再军籍之列,但有一部分军事训练的日常内容,拥有一定的作战技能,武器配备落后的单打一前装燧发枪,短火铳。

纠察大队设立办事员制度,科员制度,一切升迁等同于官场,办事员穿纠察大队专门的无等级标志服装,一切提拔等同于官场。

科员肩膀上一颗铜纽扣,代表他是普通科员,但比起新进的办事员,或者其他办事员里面的领导要在级别上高一级。

随着级别提高每一级加一颗纽扣,最多三级,三级以后纽扣换成一黄色的竖杆,代表是领导。

至少是副科级别的领导。正科级别的领导加一颗铜纽扣。

往上推,每一级别的领导都有各自的识别标志,处级领导一横杆,加粗,正式领导加一菱形铜纽扣。

……。

守备军这边,军衔最高到少将,下面有准将,像轩辕龙飞他们这些总司令就是将,但其他人到这个位置没有他的级别,最高到少将。

三等兵,只有细细的一条竖杆,二等兵也是,细细的两条竖杆,上等兵一条粗杆。

下士,一条细三角弯钩,士,两条细三角弯钩,上士,三条细三角弯钩,专业军士,一条粗弯钩。

专业军士,分为指挥军士,各种技术兵种军士,训练军士,后勤军士,参谋军士这是根据作用分类,根据等级分类,一级军士,加一条细弯钩,二级军士,加两条细弯钩,三级军士,加三条细弯钩,四级军士,加四条细弯钩,五级军士,两条粗弯钩,一条细弯钩,级军士,三条粗弯钩。

张强策划的各种士兵的军衔标志,不同于后世让人看不懂,很难理解,他这个有逻辑性,一年还是两年,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年兵,两年兵,一级还是两级,数杠杆就知道了,看粗细就知道了,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的。

军士可以随时转为准尉,不过得等到至少二级才行,一级是不行的。

少尉得去军官培训的军校去学习,或者战时提拔,没有学习,没有战功,资历是得不到提拔的。

你熬多少年都没有用。

不过这一条对于军士来说没有用,军士哪怕再笨的人,时间长了干一件事情,总有他的经验,于是军士可以通过资历和熬年头,然后经过考核获得提拔,但不能超过四级,也就是说你熬到了四级,也就该退役了。

以上的军官没有什么说的,少尉,尉,上尉,大尉,然后少校,校,上校,大校,准将,少将,将,上将,大将,最高到大将,没有人是大将,张强准备将魏无忌他们定为上将,除非有特殊功勋或者老了才有荣誉大将的军衔准予退役。

这么一调整,张强就舒服了,他感觉自己好像在玩一个历史世界种田游戏,还是简单类型的,没有多少挑战性,除了开头比较艰难,敌人兵力雄厚,大家都是冷兵器,但发展到了火枪时代,几乎就是碾压式的。

(本章完)

第八百六十九章 荡涤东南亚

全军紧张的休整和调防,计锋无羽兵团以后,巴格雅鲁兵团在1669年三月基本上调防完毕,民兵普通大队基本上裁撤调并入了当地的纠察大队,民兵精锐大队有一大半并入了守备军,一小半并入了各地纠察大队。

各地纠察大队相继组建完毕,并且交给了地方官府管理,维持地方治安,缉捕盗匪,巡逻地方治安,每个地方人手不多,但这些人手都是百战老兵,加上新兵营新兵组成的部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很多其他地方的民兵和账册民兵可以行动的人员都移民陕甘州填补这里的人口空缺,大明和大清,华夏军,在这里折腾了三十多年,这里的人口比四山州还要少,尤其是华夏军将这里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抓去丢入俘虏营以后,因为他们在华夏军到来,并且击败清军以后没有配合,还伙同清军攻击华夏军,因此这里大部分人都有罪。

一些体弱的人,一些贫苦的百姓青年在丢入俘虏营三个月之后,经过甄别没有给地主老财,豪强劣绅卖过命的第四个月基本上都回到了家里,当然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死掉的就不说了,家人只能得到一盒子骨灰,没有任何抚恤。

能给他们骨灰已经算是华夏王国对于他们的恩典了,这要是在后世,你甚至能背个骂名,一辈子痛苦的活着。

那些给地主老财,豪强劣绅当过家丁的,在俘虏营受的苦更多,表现好才能得到释放,不过也得半年,这才刚有一批人得到释放,其他人得个月,也就是说卖过命,但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百姓将会劳动个月时间才能得到释放,然后一块凉席,双草鞋,一身布衣,二十块钱路费,自己回去吧。

回去以后他就会发现大变样了,他得寻找家人和住处,和当地华夏王国官府登记,接受甄别,之后才能获得土地和农具,然后自己找个点过生活,没有路引不得出境。

这就是华夏王国对于这个刚刚被华夏王国攻占的土地的政策,因为这里到现在还处于战区,没有解除危机,很多道路在修建,很多驿站在修建,各地兵马在整编,调动,大多是骑兵,少量驻防步兵,炮兵,这里靠近大草原,靠近西域,靠近叶尔羌汗国,民族成分也复杂,所以这里没有实行华夏军非核心区的政策,而是不断的加强这里外来汉人人口进入,安顿工作,必须等几年,这里全面铺开汉化教育,普通话教育以后才能核定级别,不过也只能提升为边境备战区,因为有叶尔羌汗国和蒙古人的威胁。

这么一搞,到现在算是基本上把陕甘州收入了华夏王国怀抱了。

山西州现在已经拿下了侯马府,第十野战师已经在侯马府站稳了脚跟,并且已经在临汾府打了半个多月也推进到了府城,拿下临汾府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小半个山西州也基本上收入了囊,在这之前,张强对姚启圣施展了精神控制,虽然效果不是以前那么好了,怎么说也让姚启圣投降了,然后安排他到学政部担任了半年私塾老师,磨了一番心性以后,姚启圣彻底放弃了那份对大清国的忠诚,终于又回到了华夏的汉人怀抱,张强安排他去咨议局担任了副局长,整天为民找官府的麻烦,也算人尽其用,如果他干的好,说不定来年还能担任咨议局局长,这个人干事可是比那些南明国被发配到咨议局的官员积极性高很多了。

那些南明国官员现在大多是领着一份俸禄,然后和后世的官员一样,喝茶,看报纸,然后吹牛,聊天,唠嗑,要不是张强为了不影响同原先南明国官员体系的关系,张强早把他们开回家了,不过也没有多少这样的人了,很多南明国高官其实接受他们的时候都已经老迈了,这些年死了不少,剩余挺着的人也大都老迈,退休了,领着一份退休金,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去了。

华夏国人口已经增加到了两亿五千万人口,加上新解放的陕甘州人口达到了千万人口。

这点人口对于华夏王国来说,拿下陕甘州以及山西州,能很快解决土地的问题。

很多土地已经不够分配了,张强都不知道拿什么奖励有功之臣,勋章,嘉奖颁发了一大堆,勉强对付过去,新占领土地的官位被分配给那些官二代们,有功之臣们,聚拢了不少人气。

海疆这边,基本上稳定了,水师的新舰已经全部建造完成,达到了二百零一艘,各舰队都拥有了一支三十多艘战舰,十二艘护卫舰的战斗舰队。

虽然花去了近三亿远华夏元,可也让华夏水师的战斗力自前年,去年极度衰弱以后马上一跃,重新跃上了巅峰,加上还有百艘原先的最新年限的战舰,战船充当巡逻船只,训练船只,使得华夏王国出海千里海域没有什么威胁了。

快速的护卫舰,那堪比风一样的速度让西班牙人的盖伦船亡魂,让英国人的盖伦船感到绝望,让海盗的船只都沉没在深深的大海里面,让郑家的船只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所有人都知道华夏王国的水师不能惹。

这边,魏无忌亲自率领大军从缅甸出发,进攻暹罗,忍了暹罗这么久了,后方,东南亚各州终于安定了,废话,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汉人了,而且都是一些起家部队的后代在掌权,都是一些第一批归化的汉人百姓,哪能让土著人猖狂,仅有的一些土著人也都是归化人。
首节 上一节 726/1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之无赖兵王

下一篇:策行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