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981节
显然,王焕堂很不满李之的这种笼统说辞,一番话也着实在理,但过于浅显直白了些:“李先生,关于炼丹,道、佛、医三门均有存在,而儒家独缺此术,你怎么以为?”
李之哈哈大笑,“老爷子,这问题很尖锐啊,我能不能选择不做回答?”
满堂皆笑,都知道李之的为难所在,也知王焕堂提出这个问题,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你要一个异教徒谈论各教,他当然只以为自家信仰更超然些。
但他人也不好阻拦王焕堂,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都这般年纪了,没有人敢不尊重他。
却是另一位百岁老者向李之劝道:
“焕堂老祖脾性就是如此,李先生莫要见怪!但他绝无为难先生的本意,而是这个疑问埋在他心里多年了,近日又见到且亲身服用了道家仙丹,故而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你只管照实讲就是了。”
再看到王焕堂的频频点头,李之才说道:
“我还是以修炼者身份说说自己的看法,很多人看到道人炼丹,佛教徒打坐,就以为儒家不修行。实际上,儒家也修行,祭祀就是他们的修行。首先我也认同此点,但有一事却不得不说,为何修炼界乃至修真界,甚至神话传说里,绝少有儒家大能提及?至少我就没看到一位儒家修炼者,具有极高修为,便是崔叔目前的一级大师,也是我帮他提升上来的,儒家信徒难道没从其中悟出些什么来?”
此刻,现场一众儒家信徒,均有些面色凝重了。
原本太平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此刻也频频向李之使眼色,示意他说话不能太过实诚。
李之却是不管这些,兀自自问自答起来:
“我愿意以客观理性的精神,去分析儒家思想存在的弊端。因为按照儒家思想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儒家思想的弊端视而不见不是正确的态度,看见了而不去摒弃弊端取其精华,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他略作言辞组织,接着道:
“儒家学说在产生以后,先后有孔子、孟子、荀子的先秦儒学,有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和天人合一思想,但我认为好多原始教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必然会有旁逸斜出的枝叶一样,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也滋生了一些弊端。比如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造成了传统社会的官本位观念盛行;比如过分强调家长制,没有决策的民主化,最易造成制度上的腐败;涉及到具体修行,我认为儒家思想过分强调道德修养,修德成人、成就高尚的道德,这本身并没有坏处,但是过分强调德治而忽略体修,就永远无法跳出强调现实主义,强调人文知识的固有枷锢!”
他一口气说完,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勃然大怒,或是脸色骤变,或许只因方才的三枚益寿丹起了巨大作用。
正文 第七百七十一章 口舌之辩
“我不否认李先生所说的弊端存在,但没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存在,再强大的国家或个人,与整个社会来讲又有何意义?与我们的文化血脉传承有何传衍的必然性?”
王焕堂的面色也很正常,并无明显变化。
李之摇头道:“儒家思想忽视自然科学,缺乏理性的科学精神,把科学发明视为奇技淫巧,难道也属于道德范畴之内?道教的罗盘不止被用来算命,它还能细化二十四节气,指点南北方位;民间纸张的发明不仅可用来写八股文,还能著书立传,标识图样尺寸;火药也不止被用来战事爆破,还可炼制丹药,开山辟路。而且儒家要求人们清心寡欲,甚至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社会的进步?不进步,你要求它就此故不前,墨守陈规?要我说,道、佛、医三门就鲜明在试图改变,并在积极进取,寻求突破,道家炼体修行同样是个寻求不断突破的艰苦过程,所以他们中高人无数,进而研制出可延长寿命的丹药,关于这些儒家的单纯念诵能够做到?”
“我们还有祭祀,像你们道家、佛家的做道场!”
“我们的道场不仅是诵经礼拜的仪式,还是把修法行道之功德回向神祗,禀报业绩,而不是你们儒家只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祭祀,那是一种单纯的修行礼仪而已!”
看到王焕堂的表情还是不理解,却在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这场争论变为不欢而散的紧张感,李之忽然展颜接道:
“老爷子,我从不否认儒家的伟大,并一直对儒家思想怀有敬畏与尊重,我所说的贵教的缺陷和不足,也仅处在一名体修修炼者的角度而言,一些关乎政事或人文方面的个人理解,您老只当一名异教徒的偏见就是了。”
他说这番话,已是竭力在小心谨慎,面对这般岁数的长者,上述数番犀利的言辞,的确有些偏激过度了。
王焕堂果然闻之平静了很多,“我并不否认道家自身能力强悍的好处,但武力永远不是最正确的解决方式,而且极不认同李先生口中的所谓民主化,这与我们固有的社会秩序是背道而驰的!”
这一次轮到了李之有些哭笑不得,显然王焕堂老人儒家思想已经深铭骨血,自己若是试图说服他,不仅仅是强人所难,而是痴人说梦了。
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意,而是忽然向王衍问道:“王家大院院门处的大铜钟,距离此间有三里地吧?”
尽管奇怪李之为何突兀有此一问,王衍还是照实回复:“因我们王家大院的地理位置原因,大铜钟只能摆放在绕道的后门,相隔多重大小院落,算起来应该有个三里左右!”
李之含笑点点头,转过头向王焕堂说起:“老人家,且听小辈给您老敲个响声听听!”
也不待有所以回应,李之的身子徒然越向高处,一把飞剑也在转眼间凭空出现,如有灵智一般,承接住李之下落的两脚。
下一刻,咻地一声如风一般唿哨而出,转眼间就失去了踪影。
众人不及面面相觑地互投疑问眼神,那口大铜钟居然已传过来敲动后的穿透之音。
余韵悠长,尚不及绕梁盘旋十息,李之竟是又咻地现出身来,惊得一众王家老者,均是目瞪呆滞。
只因他们此刻细想起来,尽觉李之的身形一出一入,来回不过十几二十息长短耗费。
要知道那口大铜钟可是有三里的直线距离,更有重重院落需要绕行,身手再是敏捷之人,来回半柱香的时间至少要有的。
但李之的一趟来回,仅用掉了百中其一,谓之以神奇,实在是半点也不过逾。
他们却不知,李之其实已经在有所掩饰了,以他目前修为实力,虽然仍离不开飞剑的借助,若想一心显摆,身形一晃即可原地消失,完全没必要当着众人面施出飞剑。
即便是如此,也是令大部分人就像受到电击一般,精神处于半痴半呆的状态之中。
而王焕堂更是惊骇得像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儿,甚至半边屁股已经离开了座椅。
现场只有太平公主虽然同样一脸地不可置信,但眉梢眼角的兴奋扭曲,在显示着她对于李之的喜爱甚之又深。
崇拜之念也适时自她心头繁衍,这还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男人的神奇能力,尽管之前早有猜测想象,却还是远远超出她的认知。
李之再一次落座之际,飞剑已经诡异消失:“老人家,这就是道家神通,而我所展现的仅为一鳞片甲,喻之以皮毛也不夸张。这就是我方才一番论点的关键之处,以儒家的理解,单纯思想上的升华,可有这种能力最直接效用?”
“敢问一句,李先生所展现实力,就是传说中修真界的寻常可见?”王焕堂小心地开口问寻。
李之摇摇头,“我的实力进入那间会被瞬间秒杀,对他们而言我面前算是俗世中的高手而已!老爷子,眼下世界绝不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那些,神人奇事无所不在,眼界再固于一隅,很快就会被历史的洪流湮灭,但绝不是在质疑保守传统的意义,而是应该对接受新生事物抱有积极的态度!”
“可是,以李先生的身手,是对传统的一种巨大的威胁、隐患,是这个社会所不容的!”
李之哈哈大笑,“老爷子,这问题很尖锐啊,我能不能选择不做回答?”
满堂皆笑,都知道李之的为难所在,也知王焕堂提出这个问题,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你要一个异教徒谈论各教,他当然只以为自家信仰更超然些。
但他人也不好阻拦王焕堂,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都这般年纪了,没有人敢不尊重他。
却是另一位百岁老者向李之劝道:
“焕堂老祖脾性就是如此,李先生莫要见怪!但他绝无为难先生的本意,而是这个疑问埋在他心里多年了,近日又见到且亲身服用了道家仙丹,故而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你只管照实讲就是了。”
再看到王焕堂的频频点头,李之才说道:
“我还是以修炼者身份说说自己的看法,很多人看到道人炼丹,佛教徒打坐,就以为儒家不修行。实际上,儒家也修行,祭祀就是他们的修行。首先我也认同此点,但有一事却不得不说,为何修炼界乃至修真界,甚至神话传说里,绝少有儒家大能提及?至少我就没看到一位儒家修炼者,具有极高修为,便是崔叔目前的一级大师,也是我帮他提升上来的,儒家信徒难道没从其中悟出些什么来?”
此刻,现场一众儒家信徒,均有些面色凝重了。
原本太平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此刻也频频向李之使眼色,示意他说话不能太过实诚。
李之却是不管这些,兀自自问自答起来:
“我愿意以客观理性的精神,去分析儒家思想存在的弊端。因为按照儒家思想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儒家思想的弊端视而不见不是正确的态度,看见了而不去摒弃弊端取其精华,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他略作言辞组织,接着道:
“儒家学说在产生以后,先后有孔子、孟子、荀子的先秦儒学,有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和天人合一思想,但我认为好多原始教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必然会有旁逸斜出的枝叶一样,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也滋生了一些弊端。比如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造成了传统社会的官本位观念盛行;比如过分强调家长制,没有决策的民主化,最易造成制度上的腐败;涉及到具体修行,我认为儒家思想过分强调道德修养,修德成人、成就高尚的道德,这本身并没有坏处,但是过分强调德治而忽略体修,就永远无法跳出强调现实主义,强调人文知识的固有枷锢!”
他一口气说完,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勃然大怒,或是脸色骤变,或许只因方才的三枚益寿丹起了巨大作用。
正文 第七百七十一章 口舌之辩
“我不否认李先生所说的弊端存在,但没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存在,再强大的国家或个人,与整个社会来讲又有何意义?与我们的文化血脉传承有何传衍的必然性?”
王焕堂的面色也很正常,并无明显变化。
李之摇头道:“儒家思想忽视自然科学,缺乏理性的科学精神,把科学发明视为奇技淫巧,难道也属于道德范畴之内?道教的罗盘不止被用来算命,它还能细化二十四节气,指点南北方位;民间纸张的发明不仅可用来写八股文,还能著书立传,标识图样尺寸;火药也不止被用来战事爆破,还可炼制丹药,开山辟路。而且儒家要求人们清心寡欲,甚至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社会的进步?不进步,你要求它就此故不前,墨守陈规?要我说,道、佛、医三门就鲜明在试图改变,并在积极进取,寻求突破,道家炼体修行同样是个寻求不断突破的艰苦过程,所以他们中高人无数,进而研制出可延长寿命的丹药,关于这些儒家的单纯念诵能够做到?”
“我们还有祭祀,像你们道家、佛家的做道场!”
“我们的道场不仅是诵经礼拜的仪式,还是把修法行道之功德回向神祗,禀报业绩,而不是你们儒家只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祭祀,那是一种单纯的修行礼仪而已!”
看到王焕堂的表情还是不理解,却在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这场争论变为不欢而散的紧张感,李之忽然展颜接道:
“老爷子,我从不否认儒家的伟大,并一直对儒家思想怀有敬畏与尊重,我所说的贵教的缺陷和不足,也仅处在一名体修修炼者的角度而言,一些关乎政事或人文方面的个人理解,您老只当一名异教徒的偏见就是了。”
他说这番话,已是竭力在小心谨慎,面对这般岁数的长者,上述数番犀利的言辞,的确有些偏激过度了。
王焕堂果然闻之平静了很多,“我并不否认道家自身能力强悍的好处,但武力永远不是最正确的解决方式,而且极不认同李先生口中的所谓民主化,这与我们固有的社会秩序是背道而驰的!”
这一次轮到了李之有些哭笑不得,显然王焕堂老人儒家思想已经深铭骨血,自己若是试图说服他,不仅仅是强人所难,而是痴人说梦了。
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意,而是忽然向王衍问道:“王家大院院门处的大铜钟,距离此间有三里地吧?”
尽管奇怪李之为何突兀有此一问,王衍还是照实回复:“因我们王家大院的地理位置原因,大铜钟只能摆放在绕道的后门,相隔多重大小院落,算起来应该有个三里左右!”
李之含笑点点头,转过头向王焕堂说起:“老人家,且听小辈给您老敲个响声听听!”
也不待有所以回应,李之的身子徒然越向高处,一把飞剑也在转眼间凭空出现,如有灵智一般,承接住李之下落的两脚。
下一刻,咻地一声如风一般唿哨而出,转眼间就失去了踪影。
众人不及面面相觑地互投疑问眼神,那口大铜钟居然已传过来敲动后的穿透之音。
余韵悠长,尚不及绕梁盘旋十息,李之竟是又咻地现出身来,惊得一众王家老者,均是目瞪呆滞。
只因他们此刻细想起来,尽觉李之的身形一出一入,来回不过十几二十息长短耗费。
要知道那口大铜钟可是有三里的直线距离,更有重重院落需要绕行,身手再是敏捷之人,来回半柱香的时间至少要有的。
但李之的一趟来回,仅用掉了百中其一,谓之以神奇,实在是半点也不过逾。
他们却不知,李之其实已经在有所掩饰了,以他目前修为实力,虽然仍离不开飞剑的借助,若想一心显摆,身形一晃即可原地消失,完全没必要当着众人面施出飞剑。
即便是如此,也是令大部分人就像受到电击一般,精神处于半痴半呆的状态之中。
而王焕堂更是惊骇得像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儿,甚至半边屁股已经离开了座椅。
现场只有太平公主虽然同样一脸地不可置信,但眉梢眼角的兴奋扭曲,在显示着她对于李之的喜爱甚之又深。
崇拜之念也适时自她心头繁衍,这还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男人的神奇能力,尽管之前早有猜测想象,却还是远远超出她的认知。
李之再一次落座之际,飞剑已经诡异消失:“老人家,这就是道家神通,而我所展现的仅为一鳞片甲,喻之以皮毛也不夸张。这就是我方才一番论点的关键之处,以儒家的理解,单纯思想上的升华,可有这种能力最直接效用?”
“敢问一句,李先生所展现实力,就是传说中修真界的寻常可见?”王焕堂小心地开口问寻。
李之摇摇头,“我的实力进入那间会被瞬间秒杀,对他们而言我面前算是俗世中的高手而已!老爷子,眼下世界绝不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那些,神人奇事无所不在,眼界再固于一隅,很快就会被历史的洪流湮灭,但绝不是在质疑保守传统的意义,而是应该对接受新生事物抱有积极的态度!”
“可是,以李先生的身手,是对传统的一种巨大的威胁、隐患,是这个社会所不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