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975节

因效果很突出,武则天很欣慰,于是对这些酷吏可以说十分信任,这些酷吏们,为了迎合武则天,就开始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朝中大臣就变得人人自危,于是朝中一些大臣就开始上书,奏报这些刑罚太过严酷,请求停止使用,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武则天认为是向着自己的大臣。

于是,这些大臣的话她听进去了,开始反思自己任用酷吏的危害,但是,武则天依然没有停止任用酷吏,因为朝廷中反对她的人依然不少,她依然需要这些酷吏来对付这些人,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冤假错案。

包括后来的地官尚书狄仁杰等等一种朝中忠良,一起被他们诬告。

来俊臣既然是以灭族而为功业的,他自然就想要引导人家接受自己犯了反叛的罪名,他都是先奏请武则天下令,再拿着武则天的敕书一审问,他们就会承认自己的罪行,因为这样还可以得到减免其他族人死罪的结果。

这类人等只知迎合意旨,以邀功赏,张其权势,不惜泯灭天良,杀害无辜,残忍酷烈,造成造成冤狱无辜无数,由他们所经办告密案件,前后诛杀多达一千多族,天下人心惶惶。

其中周兴就是除来俊臣之外的另一大酷吏,根据人物典故而来的成语“请君入瓮”,就是因他而来,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

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

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

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

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

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

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

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武则天任用酷吏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错案,很多忠臣蒙受了不白之冤,原因是前期武则天过于信任这些酷吏,同时也表现出来她权利的名不正,言不顺。

正是由于她内心的恐惧,才会让这些酷吏横行霸道,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

李之便格外关注此事,若自此事上早做文章,将更多武后一方人物牵连进来,不仅会令她知道错误的时机还不算太晚,也能知错能改,罢免并处死了酷吏的同时,她也为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大臣们平反,维护了朝廷的稳定。

二来,会因此给武则天的脸上狠狠地一巴掌,让她正值因皇权在握而发烫的头脑清醒一下,而且能让很多皇室旧臣因此逃过一劫。

运作此事很简单,来俊臣本就是无赖发家,从少年时起就是个诡谲奸诈、反复无常、凶险邪恶之人,原是不事生产的游民,后来成为流氓,不事生产,终于有一天因犯奸盗罪被捕入狱。

来俊臣在狱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妄告密”,有时是捕风捉影,有时干脆连一点儿影子都没有,仍旧活灵活现地向狱吏告发某某还隐瞒了什么重大罪行。

此等卑劣心性之外,贪求女色,贪赃枉法,罪恶滔天到无以计数,而且胆子大到耸人听闻,居然想罗织罪名诬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想诬告皇嗣李旦及庐陵王李显与南北衙禁卫军一同谋反,希望借此窃取国家权力。

后来与来俊臣交好的卫遂忠告发他,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同揭发他的罪恶,将他关进监狱,有司判处他死刑,武则天竟是想赦免他,处死的奏章送上已经三天,仍不批下。

但因此人招惹的人实在太多了,均纷纷上谏,奏报:来俊臣凶残狡猾,贪婪暴虐,是国家的大恶人,不除掉他,必然动摇朝廷;此人聚集为非作歹的人,诬陷好人,贪赃受贿的财物堆积如山,被他冤屈而死的鬼魂满路,是危害国家的坏人。

武则天终是捺不住众怒,于是在拖延了数日后,才万般不舍地批准处死他。

卫遂忠的名望虽不显赫,但是很好学,很有辩驳之才,发展前景很好,但他为何选择告发好友来俊臣?

那是因有一天,卫遂忠酒酣之后到来俊臣家去,当时来俊臣正与妻子的家人设宴聚会,守门人欺骗他说来俊臣出去了。

卫遂忠知道他是说谎,便闯了进去,把他谩骂羞辱一顿。

来俊臣由于在亲戚面前遭人谩骂而感到羞耻,便指使人殴打他并把他反绑起来,很快又放了他,但是从此结下了仇隙。

所以,当来俊臣将要罗织罪名,诬告武姓各王以及太平公主、张易之等人时,卫遂忠先揭穿了他的阴谋。

李之就打算潜入来俊臣家,将来俊臣罗织出来的罪名取出,交给上官婉儿去处理,此女熟悉宫内内情,自然知道应该如何投递出去,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此刻,上官婉儿想了想,给以肯定答复,名单上确有周兴其名。

于是李之才把他的针对计划详尽道出,引来婉儿捂嘴轻乐:“哥哥才是真正隐身其后的大阴谋家,武后遇到你,算是她倒了大霉运了!”

他的话里当然并不牵扯具体人名以及实际案例,武则天擅用酷吏,之前并不是没有前科,李之仅是将还未发生的一切模糊化了。

但关于来俊臣的具体来处、为人秉性及行事风格,一并尽数说出来,不需要另有夸张,此人入狱前的罪恶已经罄竹难书了。

李之掐算一下时间,此人这时正是自狱中出山的当口,刚好与武则天手里的那份名单符合。

“这人是个大恶,陷害朝臣,罪恶滔天,乃他的固有秉性,若非心里记挂着皇上的嘱托,我今晚就回去宰了他!”李之恨恨地道。

“要不,让媚儿姐出手?”看到自家男人气成这样,上官婉儿也是愤愤不平。

李之摆手阻止:“先令他作恶一阵子,或许此举会纵容其伤害到一些人,但即使早早将之诛杀,并不能影响到武后擅用酷吏的决心,必定会另找他人来替代。等到来俊臣犯恶到一定程度,朝臣也被他得罪干净了,到时候再将之一网打尽,会给武后一记响亮的耳光,才会最终放弃酷吏制度。”

史书上关于来俊臣一行国之元恶,有鲜明记录,其核心成员二十三人具体名单,清晰显示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上。

李之所能记得的,也就是来俊臣、周兴,对于后者,他也是印象深刻,此人正因极力支持武后当政,曾上疏要求取消李唐宗正属籍,因而受武则天重用。

第七百六十七章 精通灵而感物,神动气而入
首节 上一节 975/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