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773节

意图借用李之的外行心理,牟取暴利。

他们并不担心此事败露,因为自己就是原产地源头,所提供的又是严格限制销量的极品茶,与其他品种在价格上并没有可比性,自然就显不出暴利部分。

此时,便是马赫迪一方也看出李之的另有深意,那些茶商们自然心中暗自凛然。

这里面并没有俞平芳,此人家族中握有,被誉为“武夷茶王”的武夷山大红袍千年古树,乃稀世之珍。

但他的主要经营品类却是福建茉莉花茶,盖因武夷大红袍产量极低,并不适于批量产出。

茉莉花茶在唐代属于小品类,名声极小,故而也无贡品一说。

因此,俞平芳在泉州茶商行业里,仅空挂着一个武夷山大红袍的偌大名头,因产量所限,并不能以此为营生。

所以他的茉莉花茶,并无大订单看得上,他与陈高明等人,在销量上是有本质上区别的,对西域人与李之的订单,并无奢望。

陈高明却是被李之无情打击到,以此人的精明,瞬间就联想到李之的修炼者身份上。

进而猛地里明白过来,他们几人的心理,必然是被李之清晰感知到。

想通了其中道理,顾不得遍体寒意,连忙解释道“给特使大人与李先生的价位,当然不会高出市价,我们就图个走货量,而且会拿出当季全部贡品存货!”

他此时再不敢有小心思泛扬,只能拿出最大诚意,希图李之原谅自己。

若换作旁人,自己的图谋被揭穿也就揭穿了,大不了一笑了之,商人的精明乃出于对于利益渴求的本能。

奸诈与否,还是在于看待的角度不同,实际上仅是一种交易行为方式而已,毕竟他们手中握有产品源头。

但面对更精于此道的李之,抛开他的身份不谈,只是人家手里所掌握的几十种绝品茶,像是陈高明等人就再无优势可言。

其他茶商也逐渐明白过来,立时收拾起心中奢念,心态重归平常,接下来的交易也就顺畅起来。

等茶商们匆匆离开,马赫迪面朝李之哈哈大笑

“难怪李先生将自家生意做得那么大,精于此道是首要前提,不然我以为凭借弥大人与刺史先生的面子,足以讨得最低价格!”

弥睿摇着头,“还真是无奸不商,这些人以为握有茶品源头,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甘修明语气里已现怒意“弥大人,要不要我治一治他们?”

弥睿笑道“单纯商业行为,商人趋利乃是正常心理,我们就不要事后追究了!”

李之应和道“此言有理,贡品茶

本就不属于市场正常价位,就卖得个产量稀缺,他们有此打算也算是合乎情理。”

纳西尔却是没将心思放在这上面,而是还在想着李之的先进印刷术。

他贵为遣唐使节,另一责任就是关乎于大唐某种相对先进工艺的引进,故而提出此等疑问。

李之笑着解释道“等六个月之后吧,成品研制成功才可以深入交流,目前详谈,为时尚早!”

纳西尔自然知道设计理念,与研制成功与否的区别,转念也知自己有些过于急迫了。

但心中已在打算,哪天给阿菲法公主做做工作,万一能将那种先进印刷术引入自己国家,可是居功至伟的无上荣光。

半途出现的茶商们,并没叨扰到晚宴的欢快气氛。

李之随之融入的同时,也没忘了晚上另有任务,明日就要离开这里,有些事是耽误不得的。

于是在他有心引导下,宴会的进行也在适当时候结束了,一部分客人喜欢刺史府安排的客栈,李之却带领夫人们回到船上。

较之临时居住场所,还是船上更便于进出朝元秘境。

将几女安排好,李之携伏辰、离其秘密赶往一处被废弃了的古时码头。

释放出那位老者,点上一盏油灯由他来做旗语,三人躲在一旁,默默等待着约定时间的来临。

时辰一到,李之就将探识力笼罩向老者所面对方向,不足三里外的某只小船上,就发现有人在关注老者手中晃动灯影。

那人不过普通人体质,也是寻常不过的渔民装扮,但片刻之后离去方向,确定是那处拴马岛方位无疑。

藏起来那名老者,送到那家米行所在地,为保险起见,将老者丢在一处角落,伏辰打算只身留在此地看护着。

翌日上午,一行人浩浩荡荡赶往清源山,路上李之曾留意到,远远有人在跟随着自己。

但等确认一行人的目的地后,那几人也就消失不见了。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

此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山脉绵延近五十里,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众人前来此地的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于客人的要求,毕竟离开故土近两月。

每一位穆斯林,不分男女,都必须按时作五次礼拜,但远隔固有宗教环境后,如何在异国他乡寻一个清真寺性质的祀堂,供叩拜之用,显然对他们而言有些迫不及待。

故而才会有此一行,因为清源山就有一座礼拜堂,唐人称呼它为回回堂。
首节 上一节 773/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