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771节

希沙姆笑道“这事得问艾马尔与纳西尔,他们知道具体进项问题!”

不等二人回复,弥睿已然说道“像这种最极品茶叶,特使先生在外面是买不到的,我给帝王大人与诸位王爷带些回去,但可能数量不会有很多!”

马赫迪笑声依旧“那就多谢弥先生厚待了!不过,便是低级低一些的也是需要采购些,纳西尔,你以为如何?”

纳西尔回答“这是好事情,能自原产地购些货真价实的茶叶,这机会可是难得!我这里记下了,回头就会列出单据来!”

堂堂阿拉伯帝国,张口需购自然不会是小数目,在场几位茶商均是面露喜色。

陈高明趁热打铁“福建茶叶可不仅铁观音一种,像是武夷岩茶,福建白茶,茉莉花茶,金骏眉,工夫红茶等品类,这就一一呈献给诸位大人品个新鲜!”

随即有茶商起身招呼酒楼备下崭新茶具,李之借机介绍起大唐茶文化

“我刚刚著了一部全套《茶经》,目前尚未正式出版发行,但此时正摆在皇上案头!皇上钦阅后龙颜大喜,便赐予我数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我此行带来两套,一套留着奉献给帝王大人,另一套就给二叔吧!”

马赫迪自然是吃过见过的主儿,深知来自于宫廷的茶具珍贵之处,闻言更是欢喜

“李先生有心了,待回到帝国,我奏请帝兄为你打开皇室藏宝库,任由先生择取看上眼的宝物!”

两人间对话,可是惊骇住了在场的茶商,好家伙,居然张口就是皇室藏宝库内藏品任由挑拣,这,这权势也太吓人了些。



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字制版的构想

另有有心人,很快就意识到李之口中的《茶经》一说,瞬间意识到其中的紧要性。

大唐的茶香、茶艺,此时远未到真正兴旺时期,更不要谈远播海外,即使目前常有外商前来采购,也仅是诸多国家里的极少一部分。

茶叶的重要性,远不如东土的陶瓷、丝绸那般享有无上盛誉。

一旦有全面的《茶经》著作出现,本就引领世界潮流的大唐文化,势必会让各国掀起茶文化的浪潮。

作为外销茶叶的首要港口,泉州若能第一时间掌握《茶经》,就会迅速将茶文化极快普及开来

对他们这些茶商而言,其中的商机,还要大过《茶经》的本来意义。

于是乎,当即就有人向李之提起此事,能被皇上夸赞的著作,不需面见,注定货真价实。

雕版印刷术形成于隋朝,风行于唐代,五代十国时候才会进一步扩大,到宋朝时方接近完美。

李之下一步就是开发这等印刷技术,无非是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

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但雕版印刷术的欠缺,与不方便之处还是很多的,比如有一个错别字,整块雕版就报废了,需要重新来过,浪费财力,物力,人力。

他打算一步到位,激活活字印刷,将木板雕直接置换为,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只能印固定内容的雕版印刷术。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

而且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不过他此时当然不能暴露出其中内情,只是推脱到高宗那边:“那可是一部大部头,皇上不归还,我总不能进宫讨要。估摸着此事还要等上数月!”

那名茶商依旧不死心,却又不敢针对于李之追问,只好将视线注向陈高明。

陈高明又哪里与李之有过交往,继而将期盼眼神看往甘修明。

二人对于生意如此精道,就是看中一部全面茶道专著对茶艺的巨大影响性,在无甚娱乐活动的年代,诗文与茶道是唯一文雅消遣。

它们的兴盛与否,直接关系到茶叶的普及销售。

但二人又怎知,即使甘修明对于李之只有敬畏,同样不敢有所攀交,那等张口讨要之词,断断不会吐露出来。

不过李之了然在场人等的一切心理波动,微笑着翻手取出薄薄几页纸张。

那只是《茶经》的目录与开篇概括文字,但仅仅密密麻麻条目上,诸如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等等百十条目录标识,就让那几位茶商目瞪口呆。

他们甚至没意识到,李之是从哪里取出来的纸张,瞬间就被完整而全面条条款款被惊住了。

漫说其他人等,就是他们这些久浸茶业几十年的源头商户,也从没想到一个茶字,居然可组成上百词汇,更何况针对每一条词汇会有详尽阐释。

于是,他们瞬间意识到,这部

《茶经》,会是史上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它包括了各大茶区茶叶的生长规律、加工、品质优劣分析,以及烹茶基础、茶具和茶器制作、茶史由来、相关杂考等等,只是有关茶叶的诗歌、散文、记事也有几百篇。”

李之侃侃而谈,心理上并没有剽窃来的负罪感,能让其提早百十年面市,同样功德无限。

陈高明嘴里嘶着凉气感叹道:“难怪李先生说是具大部头,仅是诗文记载以及阐释,就会有上千页了!”

李之点头笑道:“皇上那里已送去数月之久,他老人家目前才批注完上卷,我目前手中仅剩些零散底稿,堪堪将其再行整理装订成册,怕是就要一月有余。不过翰林院有上卷的完整抄录版本,你们若是有门路,可以找上门去讨来阅读!”

众茶商闻听此言,均是心下黯然、

他们再自诩自己交际能量巨大,也知道翰林院净是些古板守旧的老学究,想从他们手里讨这种具有开创之功的茶籍经典,几乎绝无可能。
首节 上一节 771/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