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741节

建成王是正二品骠骑大将军,到发生战事之时,就会是大唐全军第一副统帅。

统帅一职自然属于当今皇上,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至于说为何是正二品而非一品,是因唐时实职中并不存在一品之说,唯有九卿之上的虚职三公,具有象征意义上的一品。

而李之的一品忠义王实际上只是爵位而已,是位区别于皇帝直系皇子的王位之下的王级最高级别。

例如唐高宗的长子李忠的燕王,次子李孝的原悼王,李显的庐陵王,李旦的相王等等,均高于十王。

所以说,实职里的正二品已经是朝臣中的最高级别了。

建成王之所以胆敢不经奏请,就要提前布置,是因为望海军为大唐主力军队。

如今望海军眼见要失去控制,他这个第一副统帅首当其冲会受到责惩,远较提前布置下防范的自主行事罪过更大。

二者取其轻,他当然会甘冒此险,也不能静候失职罪责降临下来。

不出意外,李显并不敢轻易放出话来应承什么,此人的能力之差,不敢承担之懦弱,此时可见一番。

李之见此情形说道:

“其实二位都不用紧张,此事圣上早有知会,但这仅是我的个人猜测,毕竟仅听圣上问起一句明州相关问题。在我看来,下一步对武家的处理就包括明州武四保一事。”

他敢于信口胡说,就是猜测到此二人不敢向高宗问起此事。

即使李显问到了,他也不担心高宗会有所不满,因为打击武家是他们的共同目的。

李显一时间大喜,急声问道:“李先生认为,我接下来需要怎么做?”

李之凝重道:“殿下的目前处境显而易见,一方是圣上,一方是武后,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谁说不是呢!”

李显大感此人知己,说出了自己心里话,一时间却是忘了,此类事情早已是天下尽知之事了。

“所以为了两方不得罪,不仅太子殿下,建成王大人也是如此,切莫轻举妄动。我这里会修书一封,奏报与皇上,即可免了二位的知情之患,但殿下万万不可令武后一方得到奏谏消息,不然你我三人都会被卷入其中,被武后所怨恨!”李之说道。

李显猛点其头,目下皇上与武后明暗之战正酣,谁能想到他是从何处获得的明州城武家人消息。

而李之深信,为保护李之身份不致暴露,必定会像将打击广惠寺一事一样,让自己脱身事外。

并且把此事与正在进行的打压武家联系起来,武后再是神通广大,若自己等人不说出去,她也绝想不到与他们之间有关联。

她只会将罪过都归于高宗几年里的暗中布置上,因为到目前为止,武后仍理不清武家的秘密因何会被皇上知晓。

关于此点确凿认定,昨日里正是太平公主传递过来的消息。

建成王同样大为感激,因李之此举等于将他的罪过也一并消除了。

明州武四保一事,其性质与武家暗中培植修炼者势力,有异曲同工之效,他这位第一副统帅被蒙在鼓里,再是正常不过了。

武后也不会将此事与李挺联系起来,让此人时不时躲到鄂州府,正是李之、李腾、况晏三方的商议结果。

第六百一十三章 杭州城

无疑,李之的大包大揽之举,对二者而言,是最佳解决之法。

尤其对于李显来说,完美的将他解脱出来,现在的皇上惹不起,将来的母后更是掌握着他的未来。

李之此时刻意提起此事,是为了让这位继位者对自己的行事方式有个更深了解。

因为从昨晚此人身上气质变化上,他第一时间有了感触,一旦皇权真正在手,再想近距离影响到他已是很难了。

在李显遭受首此打击之前,上位后的傲娇一如前段时间其留守长安城,庸弱昏懦却心比天高。

相反他弟弟李旦谦恭孝友是出了名的,历史上此人的三让天下,称得上富有传奇色彩,令后人津津乐道。

二人都是两度登基即位,备尝艰苦,这也是李之于心不忍之处。

有他们那位悍母武媚娘存在,他们的一生注定不得安宁,如履薄冰。

更因接下来的近二十年里,大唐不仅一度被改国号,更是数度女权当道,非弑械起于宫闱,叛臣讧于肘腋。

但因为武后的有效治理,才有的其后唐朝相对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藩镇割据还未形成,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为开元之后的盛唐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就是李之不愿对屡屡针对于他的武后痛下杀手的原因,相比其对日后大唐全盛时期的基业稳固,武后的功绩要大过内廷的纷乱。

在几人目注之下,李之来到旁边书房,很快给高宗书录一纸密函奏报,烫漆封口,交由李显。

他们之间深谈并无多久,盖因华清宫内,处处有武后的眼线,过久的秘议,势必会引起猜疑。

午后分别送走太子、皇子与几位王,此次的婚事才算告一段落。

第二日,将一直陪在身边的封行细细交代了,此人也带着携有足够量的鼻烟膏的继源道长,返回长安城。

用过了早饭,李之亲自护行西域贵宾,自驾游就此开启。
首节 上一节 741/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