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466节

孙思邈也不着恼,“殷勤意味总有一些吧?你不要对我如此态度,莫要忘记你与他之间乃是师兄弟相称,我却是他的爷爷辈!”

李之哈哈大笑,“马爷,您老这是为言辞打击他豁出去了,这般言论也讲出来了?”

人说笑着任意自偌大凤仪苑内转悠起来,还别说,这里的景致,虽不如华清宫人工粉饰后环境更加精致,但刻意保留下来的自然韵味依旧强过了东诸山,俨然幽邃峡谷的天然之意,保护的很是完好。

皆因凤仪苑除了九栋建筑与通行甬道之外,再无其他人为改动,尤其在如此山巅,被眼下一穹跨空星夜色当头笼罩,身处在似与绚丽星空这般接近的天地之间,四周围又是深谷生云,峭石凌风,云浮风起,仿佛是与山在一同摇晃般地身临妙境感。

“你看,远处面险崖绝壁,犹如斜插云空,险壮清凉溢入这片开阔明朗之地,凭栏俯视深涧,遥闻风势呼啸与远处瀑布轰鸣,有无立生胸自有天地宽之感?”

对于孙思邈的问题,李之付之理解笑意,“怎么说胸海纳百川,皆与壁立千仞下的直观密切相关呢,它不像是广阔草原信马由缰时的开阔感,心如大地者明,或许才是此时最真实心意境的体现描述吧!”

孙思邈笑道,“还有一句行如绳墨者彰,此句才算完整。心胸开明,行事通明,就如道家所言的天人感应,此时景致也正如天意当空垂范,是威凛之下的反省自身,还是祈愿上天就此降下祥瑞,以资羡赐己身,均为天与人同息相通,相互感应之举,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刹那间感受。”

继源一旁踌躇地道:“虽不尽知你二人之间极深邃话意所含,但那种刹那感受,我在昨日里进阶之际,似乎有那么瞬间感知,难道这就是传说的天人合一境界?”

孙思邈只是笑,将眼神注目向李之,像是在考验其该做怎般回答。

李之笑笑,“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在打破人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藩篱的一瞬间,心神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通过自身修为境界变化,而得到的瞬息感知,就如继源师兄晋阶时的转息感应,它是被动下的接收方式,是修为本身的体悟,而非修炼者心性感悟。因而,你得到的感应仅会是自身境界真正突破的那一霎,转眼即逝。”

“所以说我那一刻的悟得,仅是临时性状态而已?”继源问道。

李之摇了摇头,“那不是你的状态,而是天意对你突破时的气息感知,或者说是种天意认可。天意亦称天威,天威无限大,成神之下皆为蝼蚁,更莫说我们这等仅算是体魄稍强一些的修行入门低端人士。正以为渺小,而不被天意所记恨,或者说,天意视这等境界提升无感,她就像一尊正闭目养息的修炼之人,你那道气息转变便如极远处一只蚊子飞过,只让她略一知会,转眼就会忘记的不屑微毫。直到突破至真观期,元神可离肉身外出游走天地之间,那时的境界突破才会引起她睁开眼睛,轻呼一口气,化作天罚雷劫,略加表达她心不满。”

“有无这般恐怖?你这样形容起来,我怎么觉得浑身似有寒毛耸立?”继源听得有些发呆,忍不住提出质疑。

李之乐道,“修士修行乃逆天而行事,天地间数不尽规则,皆为天意意念所化,真观期元神脱离金丹蕴养而化形出窍,才会对天意构成威胁,但仙人之下,我将天罚雷劫比喻为天意一口气,已经是在夸张了,或许她仅需一个念头念动。”

“那天意为何不召唤出规则之力,瞬间绞杀便是了!”

“宗师境界之上的收心期大圆满境界,因真元凝结需求,就需要不断感知与凝练天地规则,有所感悟方可有一丝境界提升。达至真观期,一缕完整规则才能真正感悟为己有,与自身气息融会相契。等到真观后期或大圆满,所感悟规则浓郁度,有了针对于天地规则的自然绞杀防护能力,元神才敢挣脱金丹枷锢。天意意念本就存在规则之力,天罚也由规则所化,这等天意扼杀乃她意念天生,只会随着不忿感念的轻重不同,降罚响应惩责,你挺过去,修行继续,挺不过,灰飞烟灭,就是如此简单!”

“哪里简单了?可怕好不好?”

“可怕的不是天意,而是人心!区区肉身居然能借用天地规则,演化出内息运用,进而抵御天意感知,你说恐怖不恐怖?就像简事期时的体内金丹凝聚,既可维系修士体内周天运转与修持,又可遮挡天意探知,你说人类是不是更可怕?”

“既然天意无所不能,怎可被小小的人为之力所蒙蔽?”

“人的肉身是一个器,在世间成为一个假人,释家称为色身。这个假人实际上也是一个法身,可以吃,可以喝,能拿东西,这也是神通,不过是相对来说。人修成法身,在这个世间就能做不同于其他人的事情,也就是这个世间的神通,这时的人称为真人。无论真人假人,能被天地容留,就存在着生存理由,也是天地规则的一部分,法身既为规则神通的一种,天意感知其上,探查的只是这具法身的善、恶、无记性,我们道家并无第方面诠释,只不过将之简而化之为善与恶而已。”

孙思邈在修为上虽不如李之,但于道法深研上另有精道。

闻知此处,禁不住发言:“正所言契合道理,我原本还有考校之念,此时看来,你小子很是奇怪,往往对于修行基础理论缺乏清晰认知,为何对于道义深邃处所知甚祥?”

李之苦笑道:“我哪里知道因何如此?脑海里接收的那些知识点,就告诉了我这些,或许当初将其摄入之人,完全忽略掉了基础类概念。不过那些相对高深处,实际道理是相通的,只不过将具体修真个层次,笼统称之为引气入体、炼气化神、炼神返虚、渡仙劫至大乘飞升,也就是说,对于飞升后的泰定、得道,敬信期,并无实际留注!”

孙思邈一时间大奇,“是不是你所知信息,在当初得到气劲灌输之时,也是毫无所知?”

“是啊,这些获知并非一次性得到,而是随着修为提升,逐次显示出来,几乎每一个大境界突破,都会有崭新获得!”李之老老实实回答。

第四百三十四章 匪夷猜测

“这就是了,”孙思邈兴奋道,“飞升后个境界,或许随着你境界再提升会有改变。而且,我有一个大胆猜测,是不是你的记忆没有修真个层次的具体划分,就不会迎来寻常修炼者一定境界后的天罚雷劫考验?”

李之闻之,神情登时显现一股惊异之色,“您老人家怎会得知?在我的记忆感知里,的确没有雷劫观念,但另有模糊觉得,一旦飞升,相关劫数就躲避不过去了!”

孙思邈一时间因极度惊异而失声:“果然如我猜测那般!”

此时的继源,因在李之前去探查追魂谷遗址时,就曾听孙思邈解释过李之体内修为来处,因而在他听来并不感惊讶。

但不代表他因得知李之不会遭遇雷劫,而掀起心惊涛骇浪,这一刻他脸上的表情,就处于神魂颠倒般地呆滞里。

李之体内气团来处,并非他对外编造的西行路上的神秘老道赠与,而是重生后的天然存在。

他再是不愿对身边人遮掩更多身上秘密,也清醒地意识到重生之体的不可泄露。

只是,孙思邈是如何猜测到自己,会因为那团气劲的加持,而不再会招来雷劫之危,显然让他不可理解。

见他投来惊异疑问之色,孙思邈面色忽然凝重起来:“修真界有个说法,在我讲出来之前,你需要保证,今后再不能将自己秘密向外泄露半分,包括你的几位夫人!”

李之当然立时重视起来,观孙思邈表情变化,他开始意识到什么。或许与自己的暗自猜疑有些关系。

孙思邈在得到李之的保证后,望向继源,老道同样回以郑重其事的神态,并左食二字并直向天,发出天道誓言架势。

“正,老朽怀疑你体内莫名外力灌注,实乃一道至少六阶真人的一缕灵魂意识,或者说那团气劲有很明显的仙人意念加持,因为它在有意识的引导你的修行之路,而且相当高级地添加了某种气息逐次施放的仙术神通!”

孙思邈的话,在此引来李之惊撼交加,“灵魂意识?与残魂遗留有何不同?”

“残魂虽同样属于灵魂意识的一种,但不到仙人的仙灵之体,游离在外的灵魂意识,不可能存在能量保存,仅具有部分意志记忆!而仙灵之体的灵魂意识,不仅能拥有一股用之不竭的原有仙灵之力,还可包括修行感悟与思维设计,经由某种仙术神通另行持护,才可蒙蔽天道感知,让你的修为境界提升速度,不再因天意威压而受其牵制!”

“马爷,您老何来的此类匪夷了解?”

“这些你不要管,先说说你心内疑惑。”

“此等品质仙灵意识,是否会影响到我个人心性?还有自己今后修行路,会不会因此而被有意引领,从而失去自我意识?”

“首先你所言仙灵意识十分贴切,再者,据我所知,这一类意识加持你身。就等同如一具至少灵仙境界仙人的修行意识重生。但这种重生并非夺舍那般侵占性质,而是单纯那人原有境界实力,包括天地感悟的能力灌注你身。也就如同于传说里的法力灌顶,你得到的是包含传承在内的日后修行辅助,它本身不具有侵掠你原有意识能力作用,主要起到一种修行引导作用。”

“我是否可理解为此类法力灌注,能让我透过不同修行观想,及法力加持,觉悟自己心性本质诀窍,达到内在身口意、气脉明点当下净化,成为仙灵意识的授权者?”
首节 上一节 466/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