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45节

一路上她心情兴奋与忐忑共存,不时望来的眼神里,更多羞笑甜蜜,还深藏一种莫名的不安。

小侯爷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呵呵低声笑着开解她:“显而易见,郡王大人对我这个后人之子抱有好感,极有可能还因为某个原因另眼相待,你我的亲事至少在大人一方面没有阻碍!看我的清绮妹妹,脸色的紧张可没藏住。”

“父王在我心目的威严你体会不到,心里没鬼在他面前也感到心颤的!”

“那是你我还没长成人,尽管你过了十八岁,在老人家眼里还是小孩子!郡王府的家教森严,也只会特别针对后辈,但等你有了婆家,就能真正感受到他的疼爱了!”

“你又不是我们家人,说得好像很明白的样子,其实郡王府家风之严酷,不是单纯年龄就可以消减的!”

“那是针对后辈的平庸人物!清绮妹妹,你想想看,日后我们正清绮堂多方面发展,你掌握着富可敌国的庞大财物周转,便是朝廷人也不敢轻忽,郡王府里只会将你的身份视若王公大臣般尊贵,那时候你还受府内内律枷锢?”

“话是不假,总要等到实现以后,眼前这一关我可是信心不足!你不知道郡王府内也是人心复杂,各门各眷均和长安城内各方势力另有纠缠,难保视你为大敌的皇亲国戚不将那些人分庭瓦解,若是再有我父王因此而招致仕途不顺,那才会是我们的真正压力来临之时!”

“那就迅速在长安城搅起波澜!利益相关,什么人情故旧都是表面事,像是你的第一批毛衣就要首先惠及长安城内柳絮才媛、名门望辈,那一头仅是个小生意而已,借此拉些人入股,不失先下为强的最有效段!试想,若这些权贵二、代核心人物早早与你联合,对各自家族的影响力可是干系重大!”

“我可舍不得!生意再小也还挂着正清绮堂名号,分给别人权限算是怎么回事?”

“你若是如此想法就有些短视了,莫要忘记毛衣生意再是你一人之力打造而成,但编织法可不像是造纸工艺那样难以破解,简单到只需将一件成衣丝线多拆开几次,就能完全掌握。那时候怕是仅仅长安城,类似的衣潮风向就会遍地开花,各等规模毛衣作坊的建立如雨后春笋,那是你我能控制得了的?”

“还别说,真的会有这般情形出现!”

“所以我说它是个小生意,等到毛衣潮流一旦盛起,仅是为图个新鲜,购买者才不会在意绒线、编织工艺的品质如何,只会一窝蜂地抢个痛快!况且如今我大唐胡人来往不断,交易趋势正处在将要风行之际,一旦这种服饰风潮被各国引入,你想就是几十个正清绮堂工作坊也不足以供给吧?早知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大大方方的惠及他人,或许分散至几个大型势力,联合起来反而更能控制今后的毛衣交易行市,甚至是外贸出口!”

“什么叫外贸出口?还有那个入股也给我说说!”

“外贸出口就是与那些胡人交易喽!至于入股两句也解释不清楚,你看马上要面见郡王大人了,稍后我再和你详谈如何?”

李之说这话,是因为不知不觉早来到了郡王府主殿门前,或许较之亲王府犹有不如,但在他看来已是相当庞大的存在了。

府院外围建有土城墙,高丈余,宽五尺,总占地面积估算这怕是会有至少20亩地范围。

前院门庭对面建有一牌楼,两侧刻对联,左联为“炳郡之列,统承福禄,振帜高明,世袭王基”,右联是“屏为临淮,福星高照,司执掌教,仁政施行”。

郡王府前后两院由两丈余高的青砖墙连成一体,墙上建有城垛口,用于防御。

整体建筑属砖、木、石结构的硬山顶与平顶结合,融蒙、藏、汉风格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府院多数房屋为飞檐斗拱,从屋顶到屋面均用砖、木、石雕刻着龙凤、鹿鹤、山水、花草、字等图案;屋里屋外均用油漆彩绘着龙凤、云雷、花草等画面。其技艺精美,栩栩如生。

在四名护院家丁身后显出一人,却是位年近四旬的风韵少妇样人,闻听得清绮郡主欢声招呼,却是那位李之一直不曾谋面的羽灵姨。

羽灵姨身后另有一老一少男性紧随其后,经过了短暂交流,始知是临淮郡王府第一师爷封长禄,和他的孙辈封行封浩阔,年方二十有六,看其穿着时尚得很,想来也是长安城内富贵弟子圈子里的人。

之前听清绮郡主说起过,这位封师爷名义上是郡王府高层下人,实则较之临淮郡王还要高出一辈,而且是郡王上一代时候的老臣了,是和老嗣王早在建国之前一起出生入死的生死兄弟。

老嗣王不计较封师爷的平民身份,但此人却严守尊卑有序,辞高居末之念从不曾改变,却也因此在郡王府一直享有特权,府上下李姓族人,也从不把封家人视为下人。

某种意义上讲,封长禄就如同奉邬县李家被赐姓之前的状态,只不过老嗣王相比奉邬县李家祖上的依仗皇族直系亲王,还差了不少的原因,才因此不曾获得赐姓权限。

第四十五章 宣纸的轰动效应

封师爷之后的二、代,却也是和临淮郡王以及后代一起成长起来,彼此间一直和睦相处,当然重在封家人把自己的地位分得极清楚原故。

因此整个郡王府除了李姓族人,也就是封姓人吃得开,封师爷借用职务之便,把自家孙辈封行封浩阔安排来迎接李之,显然用意很深。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出来,怕是临淮郡王对李之的看重,并非李之的妄自猜疑。

那位封行见到李之就表现得相当热诚,言吐间也极善于周旋起予,看样子又是一个擅长左右逢源的大管家好材料。

封师爷的目的李之心知肚明,虽说难免有些借势用势之嫌,但对于他这位身份远远够不上层面的赐姓代后人,能够如此厚待也是极为看重了。

要知道,能让封师爷亲自出面迎奉之人,可都是些皇亲国戚或者当朝权贵人。

也知李之首次面见郡王心忐忑,封师爷二人并没有多少深谈,倒是羽灵姨一路上嘴巴不停:“我连夜把宣纸送进府里,你猜怎么着?”

清绮郡主很配合的问及,她才不无得意地接道:“朝廷尚书省户部、工部的主事、令史来了好几位,门下省更是门下侍亲自到来。内侍省、学士院在第二批来到,那时候已也不过今日凌晨时分,据说其他省、寺、监等各部门,也会在不久来到!”

李之这时才反应过来,应该是自昨日晚间就源源不断地拜访者惊住了封师爷,他是最主要的迎来送往干系人,自然知晓其严重性。

这人如今已是十几岁高龄,能在有限时间内把自家孙儿扶持起来,这个会无疑来得恰到好处。

若是和自己这位极品宣纸缔造者结下良好善缘,就此结交朝廷内重要人士显然轻而易举,何况观临淮郡王的满面笑意,很明显对于这位和清绮郡主小时的玩伴极有好感。

较之郡主本人,或许这位封家最老的臣子还要心知肚明,能够默许名不副实的小侯爷频频接触到郡主小姐,怕是临淮郡王心内早有决断。

也许存在已久的贵族等级一说,恐怕是要在李之此人身上打破旧有规则了。

这时候的羽灵姨依旧口滔滔不绝,观其态势,和其他四位暗护性格毫不相同,除了李之尚能从她身上感受到一丝叵测气息外,这人根本就是个卖弄长舌的普通年妇人。

但这位平日里一直不显山露水的风韵犹存女子,封师爷却是陪在身边,丝毫不将她当做寻常下人看待,便是封行也不尽知,杨高澹身边几位不常现身的神秘人,从不行一丝半缕的府琐事。

“小侯爷,一会儿见到郡王大人要知道谦卑,可不能把宣纸的功绩拢于自身,若是厅堂内有其他官员在场,更要刻意凸显郡王府在其起到的作用!”

李之面向她点头微笑,“羽灵姨且请放宽心,本来纸坊就是承蒙郡王府关照才有的造纸工艺突破,清绮郡主昨晚一直待在那里紧盯着,便是郡王大人特意安排过去的!”

他对这种借篷使风的应对之举很是熟谙,才不在意被郡王府抢了功劳去,临淮郡王因此仕途一路看涨,只会对他今后事业帮助越大。

“小侯爷也是个灵泛人,好在你和我们家郡主小姐关系匪浅,羽灵姨也不怕因此招来你的心内不忿。凡事还需要往长远里看待,毕竟我们都是依附着郡王大人过活不是?”
首节 上一节 45/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