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417节

此话也只有修炼者才能讲出来,毕竟那一类人方能感知同道者身上修行气息。

长宁郡王自身修为仅为一级狩猎师,算是堪堪摸到修炼者初入门径,但他身份摆在那里,见识上一点也不差。

在人人会武的唐代,为官者能拥有一级狩猎师身份已是了不得,足可见此人也是凭借自身能力谋得如今差事,而非完全依靠李姓血脉。

这人在派系上属于五王轩王一系,并非明王府旁系亲戚会独靠在明王一列,这类情形十王宅里的一种特殊存在,是几代明王容许的。

果然没讲上几句,他就与李之攀起了交情:“目前轩王府李龄就在外间,都在等明王府会议结束见到你,好在我与这里有血缘关系,能提前进入通知到李先生。”

他是现任明王远房堂弟,又有私下交情以及关鲁公的原因,因此梦舒、孝二位郡主才能入住明王府。

“胖子李龄与我交情匪浅,外面应该还有关铭、李奇、季同、李楹他们吧?算上张旭与一些商业上的伙伴,这些人就是我同辈关系密切之人。”

“对,就是他们了!据说还有一部分跑到了李怿那里,你们年轻人这是打算着今晚通宵饮酒?不是明日晚间需要守夜么?”

“随他们吧!”难得关鲁公没去理会张旭在外饮酒,“他们一辈有自己的行事方式,我估摸着稍晚时候李怿他们也会找了来,今晚与大婚一事没多少干系,我估计是因为李先生少有这样的清闲时候。”

这时梦舒、孝二位郡主来到,她们身边跟着许多大姑、八大姨,与厅堂内原有众人绝不相同,这些人明显是冲着李之而来。

仅有零星几人为明王府旧识,大多是长宁郡王门下亲戚,因而让郡王脸色有些难看,毕竟此时厅堂内明王府一门至亲都在,还没来得及商议一些事情,这些人闯进来,未免有些不识礼数了。

关鲁公看出门道,忙拉着他乐呵呵离开,二位郡主并未因父亲投过来的严厉眼神而受到影响,她们与李之算是很熟了,交流起来也很随意。

“这些都是我家里亲戚,都道要引见与你,更有秋凌姐一旁撺弄,我也不好推辞。”

说话的是二位郡主里性格相对活泼的孝,她口的秋凌姐就是李呈的表姐秋凌郡主,为来人里明王府人其之一。

一一见过,秋凌郡主笑着解释:“李先生,绝非我们不事礼数硬闯进来,她们的确在生意上有求于你。不过这些人哪一家也算是各个地方上的主政一方,而且事先经过了我奶奶的允许!”

李之称老明王夫人为李奶奶,别看岁数大了,却绝非只知家庭事务的单纯妇道人家,同样出身自长安城大世家,因生性聪睿,有老明王的幕后师爷之称,深悉为官处事之道。

她能将这些人推荐给自己,自然知道会对李之的生意有所帮助,正清绮堂早晚遍及大唐各个地方,少不了这些坐地虎的帮衬。

于是李之瞬间就明白过来,长宁郡王门下势力或许在长安城名声不显,定然在地方上有庞然实力盘结,老明王夫人显然有意为之。

当然这些人攀附上来,是看了正清绮堂的巨大潜力,与之有丁点生意上的往来,且不论利润多少,只是名气上就会暴涨。

便是她们自己,也一个个痴迷于正清绮堂各类昂贵商品的高贵品质,它不像什么煤矿、粮油生意那般普通,而是具有着仅仅流通于上层社会的高尚与奢华性质,这对于所有女人均有致命诱惑。

想明白其道理,李之对待她们的态度很是热情:“很抱歉,这时候刚好是我最心力交瘁时刻,忙不完的应酬快把我逼疯了。不过,你们心情我很是理解,来意也是明白,我看不如这样,你们这就去懿懿公主那里一一登记下来,等大婚过后,留在长安城的我另外宴请大家,离开之人日后我会携夫人们一一上门拜访!总之请诸位原谅,这个时候的确不是详谈时,容稍后我们之间深入交往。”

他这话等于许给了她们一些什么,其真诚显而易见,这些人一个个均满意得很。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古茶树踪迹

一人道:“李先生果然做事精道,我们也不是刻意给你添乱,主要是等明日你就更忙了,很多姐妹还要急着赶回去,只能硬着头皮挤进来!”

另一人态度更是热切,“有李先生这些话垫底,回到家里也省得被埋怨了!我看大婚后几日李先生也难抽出时间,宴请一事就免了吧,但一一上门拜访我们可都记住了!”

“我说到做到,还有我兄弟李怿不是也需要上门回礼?到时候两家人一同跟去就是了。”

李之的话让众人颇感到舒服,但也没有因此而有所耽搁,说说笑笑的转眼就走了个干净,仅留下了梦舒、孝二人。

二女很有眼色的片刻间取代了斟茶倒水的侍女,李之也来到长宁郡王身前,拱就谢:“多谢郡王大人给正清绮堂找了这许多助力,等日后去地方上发展就通畅了很多!”

他一句话就把长宁郡王满肚子不满消化掉了,长宁哈哈大笑起来:“我可是听闻明日里李先生就要被赐封为一等公,别说今后是我,就是你那岳父临淮郡王在公开场合也不敢要你称呼大人二字,此时起可不能再如此称谓了!”

“是这个理儿,大唐身价等级规矩极严,一等公向二品候口称大人,怕是被有心人听来去,奏请上去就是一个悖违礼尊重罪,这事轻忽不得!”明王笑着接茬。

李之明白其利害,也不在此点上多做推让:“称呼您明王大人可是没错吧?按说是要称呼义父的,但您老职位有其特殊性,尽管人人均知我们关系,只是首先还要考虑到明王府代廷尉的严正公明名声,不容有太多私人名份将之沾染!”

“就照我们之前约定,心内有父子情就好。”明王含笑点头,侧身对关鲁公解释,“这主意就是正主动提出来的,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辞,唯恐误了明王府名声啊!”

关鲁公点头称是,“你的个儿子都不允许在外有亲情上的称谓,廷尉掌刑狱,执司法,无论公侯,更可驳正皇帝﹑公所提出判决意见,于律令有至高决策权,当然不能因此而导致廉明二字有失!”

“所以说后日大婚庆典上,就省却了夫家公婆跪拜程序,而是另行择恭拜正亲生父母即可,为此事,方才的商议上有好一阵子争议。”

“都说我是个守旧老顽固,但在皇朝利益角度上观之,此事做得好,奉公方可可正大,天人自会有所感知。”

交谈几句,明王指派李之:“正规程序已然确定下来,接下来尽是些细碎琐事,自有府里为你考虑到。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明日里还有更忙碌等着你,今晚就暂时放你的假,先去后院探望一下太平公主,安排人妥善送回去,之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吧,这里的事你不用管了!”

李之暗自欣喜,与众人别过,只身去往后院。

太平、老祖宗几人,此刻正围着羡风讨论些修行上的问题,太平公主自然对其了解不多,但随她来的那位长辈可是个信徒,更携其婆婆城阳公主的意志而来,这时候就算太平再听不进去,也要装出一副洗耳恭听模样。

见到李之来到,此女同样窃喜,总算有了脱身会,这时候不走等待何时。

于是她起身望向李之,自以为隐蔽地眨着眼睛,李之心领神会笑曰:“公主殿下,现下可是深夜了,你再是不回,薛府责怪下来,我可是承受不起!”

太平脸上立显眉开眼笑,“还别说,听羡风主持坐而论道,时间上却过得飞快,我几乎忘了家里还有小孩子!”

羡风旋即起身,“回去还请转告城阳道友,老君殿与羡风随时听候,任何时候、任何问题均不在话下!”

羡风给足了面子,太平其实很感激的,怎么说城阳公主也是自己的婆婆,作为老君殿主持,他给出的承诺可谓是相当重视了。

这时候,久候在外的薛府随从也赶过来,李之亲自将太平送出大门,闻声赶来的还有李昱兄弟及一众家人。

一脚踏上马车,太平还不忘侧头向李之撇去一笑,“记得啊,你的婚事我可是出了不少力,好好想想该如何回报!”
首节 上一节 417/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