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160节

终南山命题,不外朦胧远山,笼罩轻纱,云烟忽远忽近,细化为怒吼松涛乃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清脆滴嗒为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更不外乎山与水融合,静与动搭配,单调与精彩结合堆砌而成。

真正传世名作的诞生,就在于作者如何将万壑清风,以耐人寻味的言外之意借喻出来,把读者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转为深远寓意,化作理解的形神毕肖,各人感知是灵动清丽,还是神往遐思,紧裹在博大、肃穆、庄严里。

这就是山水景物诗本意,随越来越多佳作被诵咏出来,带给李之的此类感觉就越深刻,同时也令他信心越发十足。

就因王维那一篇《终南山》五言律诗,虽仅略略数语,却极富含蕴,短小精悍到心凝形释,已然达到忘形境界。

不出他所料,令人窒息的前名时刻,已经让偌大戒严区域鸦雀无声,随着两篇同样不容小觑走心大作宣读出来,庞御史再一次几步上前,恍似颤颤巍巍抖索出一页宣纸。

“宣布第一名之前,请恕老朽多念叨几句!我自问浸与字之道五十余载,今日里却深感自身渺小。与我持类似观点者,此间大有人在!盖因当下突显冠世名作一幅,却与当世任何山水景物诗截然相异,这是一首只有四十个字五言律诗,诗目也只简简单单《终南山》个字,却是偌大终南山传神写照可衍世神作!”

此言一出,人人目瞪口呆,继而遍身由生毛耸意,寒颤乍起之际,不禁有无数人激灵灵打了个冷战,皆是面显骇然神色。

庞御史再一次口吐骇人之语,“终南山,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将素有仙都称谓圣山,凝结为如此短悍精炼寥寥数语,却使人读之心驰神往如梦游,仿佛身在边隅,情驰仙阁,悠然不恋魂归处。多说无益,下面请大唐两代公,被我高祖、太宗两代先皇盛誉为贤圣隆师者关韶关博远,亲自开晓并解读此篇《终南山》!有请关鲁公!”

关鲁公一样身有微颤,挪步前来,迎着劈天盖地欢呼声,绽起一抹笑意斐然:“诸位!”

二字吐出,满场静寂无声,就因关鲁公之盛名,实乃当代人如山浩楚翘般人物。

“此次诗大会二轮居首篇幅为《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我之理解,高耸终南山接近长安,山峦延绵不绝,遥遥伸向海滨。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钻进青蔼眼前雾团沓然不见。巍峨终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国,山川里阴晴也就各不相同。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他话音截然而知,抬首远方,继而俯瞰向台下众人,“与庞御史一般,如此短悍亦令老朽渐感汗颜,容我一字一句斟寻其深意:太乙是终南山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而写真实。下一句连山接海隅也是如此,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有人给他递过茶杯,关鲁公一饮而尽,“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意在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之路。诗人身在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境界,凡有游山经验之人都并不陌生,而作者却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试问在座之人,可有人想到如此精炼语?”

他最后一句,是转向身后就做人等,自然引来摇头一片:“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即如终南山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

接下来就是他一声深叹,闭目微扬首,略作深喘,“另一方面,已见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皆无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之象里,已为我们留下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他语气顿了顿,微笑着面显台下,高声问道:“前面如此细致描画,才堪堪二十字,却将雾腾终南山尽表无遗,诸位可有这本事?”

台下议论声音四起,有人在惊叹:“还真是如此,前本深辟到了极点,众妙意象却尽数渲染,我等自愧不如!”

关鲁公含笑点头,“第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终南山之高,与从西到东之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之阔,则是用分野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峰变之认知,则诗人立足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之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全景了。所谓阴晴众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说到此处,他指身后,“而引起我们众相争议的是最后两句,关于此点,上一任明王,明王府老祖李桐李贤辇比我更有精辟解读!我们有请贤辇大人!”

李桐笑着摇头走上来,“对于尾联,我们这些人里有不同理解、不同评价。有人认为它与前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我却以为,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寓意在于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之神转折。所以我更以为,末联写为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人家,却是整篇诗最精彩之处,既有画龙点睛般传神神妙,亦有为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诗做框玄奇,将动如脱兔,静若淑女静动描绘,尽皆圈划其,乃整篇诗幅里惊天收敛意神作!”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两年感悟,一朝迸发

俞太尉端坐座位上接言,“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老朽认同关鲁公观点!”

他一番话需要旁人翻译,盖因年岁己高,底气不足,又未刻意提升腔调,也仅台上之人听得清楚。

淞王乃太常寺卿,主掌礼乐等繁典,对于字上必有极深造诣,也高声回应:“我也认同此理!其因有: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诗人既到峰,则隔水问樵夫之水,实际上就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李桐抚掌大笑,“之前淞王不曾表明态度,原来有更深理解!主观‘我’之见地,与樵夫必砍樵,砍樵即有居处,实在是阐释得更为精妙。因而,在我处评鉴此诗为熟脉清,眼俱妙,四十字无一字可易,无所不包,壮阔之而写景复极细腻,当为惊世奇作!”

随满台众人齐齐站立起身,附近几里之内也是紧跟掌声,渐如雷动,其间夹杂着无数高声呐喊:“作者现身!作者现身!”

庞御史与人搀扶着关鲁公、李桐回往众人处,低声与诸人交谈,片刻后转身回至,双压下台低纷杂:“既然民众响应强烈,我等也理当遵循与顺应民意。在请出这位作者之前,容许老朽先行泄露一个小秘密,经由一众评鉴通过字迹共同认定,此人与首轮第一名,也就是著作《早朝大明宫》之人实乃一人!”

“轰!”台下惊叹声音骤然响彻而起,便是原本就座参赛人也是爆发出轰鸣掌声,继而寻盼四顾,更有年轻者如张旭那般,已蹦到桌面上,向一众人里各处观瞧,意图通过面上表情,找出是何许人也。

原本还在心内深深微忿不屑某些人,此时也是明白过来,前一篇应景之作,绝非单纯意义上阿谀作态,而是真的具有真才实学,那等应景诗作仅不过随造就罢了。

而从《终南山》那等绝世神作水平观之,能令诸如俞太尉、关鲁公、李桐一代大家喟叹不如,可知这般深辟诗其深意,早已具有其超绝众方之处。

在众目睽睽之下,李之含笑闪身而出,步向人丛外拾级而上,在无数惊异眼神里,依次与众位大佬深深施礼。

不知是谁高声嚷出来:“正清绮堂东家,李之李正!”

许多眼神不济之人忙顾盼左右,期待证实,台上的李之,也在庞御史牵之下,面向台下走上几步,高声道:“《早朝大明宫》与《终南山》,皆为小生所做,难得未曾在广众之下贻笑大方,心内也是窃喜之极!”

哄然大笑,便随着无数叫好声音回荡四起,李之继言:“侥幸在一众更加绝妙诗里被另眼相待,绝非我这个年轻小子实际学造诣,而是相对别致精简叙景方式而已。尤其后者,更多出自小积淀对于终南山深刻记忆,几乎每一年我都要朝圣与终南山,次次心内感知不同!接到命题之前,实话讲,我心暗有喜意生出,那等熟悉山水景物,一如近在眼前!却不想,真正提之时,忽感胸词意乏匮,如此熟谙终南盛景,居然不知由何处提起。细细思量之下,也就是将脑记忆,与心内二十年真实感触几勾勒,略作笼统概括,其尚有甚多精炼不达之处,还请智者日后逐一指点不足!”

言罢,高高拱相谢,随即后退几步,侧立于一旁望向庞御史。

庞御史哈哈大笑着走上前,“或许民众殊有众多不知,李正除对大唐杰出贡献,与今日骇人听闻学功底之外,还是位古医大家,在他已治愈不少疑难绝症!因而,与他熟知之人,不论男女老少,均称呼与他李先生!”

台下再一次轰然掀起惊异讶声一片,无数人在相互间窃窃私语,均道大唐又出现一位百年不遇奇才般人物。

“所以,以他仅仅二十岁年纪,便拥有如此为人叫绝神奇技艺,称其为不世出旷世大才也不为过!当然,诗大会还未就此结束,由我主圣上亲自命题的第轮,或许会有人更杰出采展现。不得不说,圣上大人此次力主召开此次大会,果然涌现出多位惊才艳艳之人,便是第二轮前名,哪一篇也可称作可传世巨作,作为参与其一份子,老朽深感荣幸与欣慰!由于第轮需要十位入选者移驾他处,恭迎当今圣上之妙命题,因此此间会试暂告一段落,东市正常交易秩序立即恢复!关于第轮以及最终名次排位,将在经由圣上一一审鉴之后,择日张榜于大明宫之外,有兴者可前往关注!”

随观礼台上众人消失不见,自有官兵与东市门吏一一撤去当做护栏之物,再有一阵钟声响起,围观之势就顿作如鸟兽散,其绝大部分,快速向着正清绮堂出蜂拥而来。

李之等十名入围者,并未随众人去往东市平准署,而是被告知午饭后未时,齐往前殿汇合。

而李之早早在顾客们纷拥而至之前,就回到正清绮堂,与层众女简单接触,便一起回到一层院落前。

前院绳索围列出一方数丈方圆空场地,另有帷帐搭出简单舞台背幕,同样大红色铺展下,随密织人群来到,经由人立于高处宣布服装展示一事,围观者自动就止住脚步,围列于一圈守护兵丁身后。

众女展示之势运转之时,李之也邀请诸位长者,移驾向层于那处木质阳台之上,观赏楼下群情激昂。

临淮郡王也身在其,喜滋滋饮用一口茶水,与颛孙呈逸交头接耳,轻笑连连。

“你们家女婿还真是长脸,出尽了风头不说,新店开业也是如此盛大场面!”说话之人赫然是那位关鲁公,他身边跟着的那位年过旬之人,就是长子关铭关采。
首节 上一节 160/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