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童星出身的我只想成名 第30节
陈麟风懂霓虹语,用不着这个。
但是他的年龄太尴尬了,哪个霓虹城名作家愿意和他交流啊,成了小透明。
接下来,交流团按照霓虹方安排的流程,参观了他们的一些出版社、书店,大致的了解霓虹的文学市场。
然后就是正式的交流会了,这次是文学沙龙活动。
就像是后来博鳌论坛那种形式,大佬在上面讲,底下听的人可以站起来问话或接话。
霓虹方面,参会的不只有陈麟风打听到的出版社和文学作家,还有一些霓虹特色的文学研究会。
比如东京驹泽大学的华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华国文艺研究会、东京现代法国文学研究会等。
此外还有一些霓虹的文学翻译会。
如华国现代文学翻译会,他们刊行的《季刊华国现代小说》在霓虹影响较大,这本杂志目前收录的作家约100多位,作品数达到了近300篇。
再比如《火锅子》杂志,他们的专栏华国文学人物,翻译并介绍华国当代文学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的作品,数量也不少。
总体来说,霓虹这边对这次交流会还是比较重视的。
然而虽然这些文学会和研究会,听起来名头很大,但是这些人所推崇的都是纯文学。
而纯文学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比起通俗文学的销量,那是远远不如。
霓虹的图书市场,对其自身的纯文学作品、作家虽然有所优待,但也和世界图书市场整体的大方向大差不差,通俗文学更好卖。
他们的纯文学都是走细水长流慢慢卖的模式,更不要说是华国的纯文学作品了。
事实上,就如同于华当时在机场候机厅预测的那样。
此次不论是华国还是霓虹国。两方的出版社目标都指向通俗文学作品。
果不其然,虽然台上的大佬们都在大力的称赞对方的优秀作家和文学作品,好像很重视的样子。
但就陈麟风这几日的观察来看,霓虹那边的出版社,对于国内比较出名的如于华、莫岩一类作家的作品,只能说是表面热情有余,实际上兴致缺缺。
只有几家主做纯文学市场的小型出版社,签下了引进意向。
出师不利,几家杂志社和出版社的领导天天都在干着急,却没有一点办法。
主交流大厅的文学沙龙现场。
陈麟风正在台下饶有兴致的听着台上大佬的高谈阔论。
目前讲话的这位大佬,是前面提到过的华国文学翻译会的成员,庆应大学的关根谦教授,他正在介绍目前霓虹国内关于华国文学的一些翻译现状。
他先是肯定了霓虹国内一些研究者包括翻译者的努力。
然后话头一转。讲起了霓虹出版界对于纯文学倾向的忌讳。
特别提到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在报纸上发布的看法,
“在华国文学作品中,我从来都看不到如欧美那样讲述现代、畅想未来的作品。
然而我十分不认可这种说法,这样的话相当于把自己处于一个居高临下的观望地位。”
陈麟风听到这话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霓虹虽然已经失去了10年,接下来还会失去20年、30年,但是现在两国的经济实力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霓虹国内的作者看待他国,呈俯视的态度,再正常不过。
反倒是台上的这位教授,能指出这一点,比较难得。
他作为重生之人,一点也不急,只需要等待接下来华国狂飙突进的二十年就好了,届时,地位自然反转。
陈麟风正听的入神,却突然感觉后背有人拍自己,是赵长田。
“你先跟我出来,有好事找你。”
陈麟风走出大厅,问道,“赵主编,发生什么事了。”
“今天有几家霓虹的大出版社联系我了,”
赵长田话语难掩激动,“你的书被看中了,这几天团里都急坏了,终于有大社下场了。”
陈麟风还能保持平静,“都有哪几家看中了我的小说?”
“一桥出版集团、音羽集团、角川集团都有人联系。”
赵主编看陈麟风有些懵懂,遂解释道,“一桥出版集团联络的是他旗下的集英社,
音羽集团的是讲谈社,
角川方面出面的是角川书店的分公司enterbrain。
现在他们正在会议室那等着呢。”
这下就听明白了。
集英社、讲谈社和角川书店都是前世耳熟能详的名字,陈麟风感到有些惊喜。
“事不宜迟,咱们赶快过去吧。”
会议室里成主编也在,作为这次交流团带队的人,这些天对于交流取得的成果着实是不满意。
听说霓虹的三大出版社有意引进萌芽社出版的小说,急忙过来帮着站场,也顾不得这是其他杂志社的事了。
陈麟风到达会议室,双方落座,了解到更具体的情况,这才知道,三家出版社为什么看中了他的小说。
原来还是他新书插图的功劳,他来时带了几本样书,手里最后只留下一本,其他都送了出去。
霓虹方面配备的翻译小哥也被送了一本。
打工人谁乐意给自己加班,本来是要将书塞书架吃灰的。
但他被插图精美又新颖的画风所吸引,就想看看内容怎样。
作为专业翻译,翻译小哥的华文功底是够的,很快就沉浸于剧情中,他从未看过如此新奇的华国小说,一下子就入了迷,这几天简直就是手不释卷。
交流会的翻译本就是出版社方面派出的,他察觉到这本小说可能符合出版社的要求,就向交流会的上级进行了汇报。
结果一下子,作为组织者的三家大出版社都知道了。
第32章 集英社
霓虹文艺界以及出版社高层大都是能看懂华文的。
出版社方面找了一些业内人士,对小说进行评析,连带着华国提前发过来的,陈麟风第一部小说《生死簿》也进行了评估。
结果很明显,都是极度符合霓虹市场的小说类型,所以各家公司都上门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巧,三家赶到一起了。
现场气氛有些尴尬,成永新打着圆场,和几家出版社的代表商议,要不轮流来谈。
最终三家出版社同意了这个提议。
最先开始的是集英社,他们来的是出版合作方面的部长山下野博与几个专员。
山下部长态度很是高傲,言谈举止满是自得,头仿佛要抬到天上去。
他先是以夸张的姿态炫耀自己出版社的实力,接着用不经意的语气表达对陈麟风小说的欣赏。
结果给出的条件很羞辱人,
“集英社愿意出一本小说500万円的费用,用于一次性买断。”
按世纪初的汇率,相当于大约一本40万华元。
这么点钱,却能展现出一副施舍姿态,简直是完美符合他前世看的日剧里,那些莫名自大的反派的表现。
陈麟风平静道,“麻烦山下先生给一个合理的价格出来,不要乱开玩笑。”
山下部长像是平时甚少收到别人的反驳,此时脸变得通红,就要发作。
然后又强行按捺住怒火,缓缓说道,
“500万円在你的国家应该是一笔很大的钱了,你对这个没概念的话,最好还是和你家大人商量一下。”
一旁的赵主编听了翻译的话,实在看不下去了。
“这位部长先生,你面前的作家,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就收获了至少400万华元的版税金(不含税)。
而且这部小说才发售不到一年,销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你所谓的一大笔钱,未免有些贻笑大方。”
山下野博听完翻译的话,似是再也忍不住,噌的一下站起身。
他怒气冲冲的说道,“你还想要和在华国一样?
一个小孩子写的小说,不值得我们花这么大价钱!
你可知道霓虹的图书市场规模有多大吗?
你知道你要错过什么样的机会吗?”
说完,他又以一种语重心长的语气说道,“集英社是霓虹国最知名的出版社!
《圣斗士星矢》听说过吗?
《龙珠》听说过吗?
上一篇:让你当律师,你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