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第241节

  李喻生看到村里的手册,对这些农村娱乐活动很感兴趣,跟家人打了声招呼,就去鱼塘那,拿了鱼竿,躺椅,鱼饵等东西,去水库钓鱼了。

  固定好鱼竿后,他往躺椅上一靠,心满意足的晒着太阳,享受美好的午后生活。

  也有些宾客,没啥事不着急回城里,同样在村里溜达,上山,下塘,到处逛着。

  逛着逛着怎么可能不买,村民们再次迎来大波生意。

  宴席结束,江平也回到了家。

  团团圆圆听见开门的声音立马围了过来,在他腿边直打转。

  说来团团圆圆也长大不少了,这会都到他小腿位置了。

  没事经常被它们的父母带去山上玩,小小年纪就敢跟村子的大狗打架,胆子大的不行。

  是个看家的好狗,江平十分满意。

  为此给团团圆圆买狗粮的时候还顺便会给张叔家的两条大狼狗买上一份。

  日子眨眼就到了六月。

  江平在苏明明二胎的满月酒跟马玲玲的订婚宴基础上,又接了三家活。

  隔壁村一个老人去世,就三天后六月四号出殡。

  还有六月16,镇上的一家婚宴,不过这家婚宴有些特殊,连办三天。

  他们家地方小,一次性办不了那么多桌,在加上亲戚朋友也不能一天全赶过来参加婚礼,就连办三天的婚宴,让宾客们都能吃到宴席。

  然后就是六月26一家宴席,这家就是想吃席了,借着孩子18岁生日,请亲戚朋友大吃一顿,要是请到了江平,那就办,要是请不到,那就不办。

  说到底就是想吃江平做的菜,随便找了个由头办席大吃一顿。

  怕随便找的借口,江平不接活,就找了孩子18周岁生日,办成人礼。

  江平接了后,这户人家,别提多高兴了,立马发朋友圈炫耀,孩子18周岁成人礼请到了江平来家里烧席。

  亲戚朋友们看到后,那叫一个激动啊。

  还没到日子,红包就先转过去了。

  “孩子她舅,这是给大兴的红包,成人礼是要好好办,到时候一起热闹热闹.ˇ!”

  附带转账600块。

  “大兴都18啊,我这个做姑姑的也不能不表示,这一千块就当是给大兴的生日礼物,让他想吃啥自己买啊!”

  附带转账1000块。

  ...

  这宴席还没办,大兴爸爸一条朋友圈发出去,一天下来,收到了两万块钱的红包,你敢信?

  这简直就是亲戚朋友出钱,来给他家办成人礼,就是为了过来蹭饭的。

  大兴一家高兴的不行。

  实在没想到江师傅的影响这么大。

  亲戚朋友们一条请了江平来烧席,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发来红包,表示当天来参加大兴的成人礼。

  话说的没那么明显,但一看就是为了吃席过来的。

  根据收到的红包一算,他们这次办成人礼,自己要出的钱还真没多少。

  江平的工钱一万,整下的一两万买菜,保证大家吃的满嘴流油。

  要是办事都这么简单的话,他们恨不得没事有事就办次席。

  但这也就想想。

  没有正经由头办席,找到江平头上,江平也不会接的。

  活都接不完,怎么会接那些没事办席,就为了干饭而找来的人家呢。

  江平在家咸鱼了几天,打打麻将,陪季以云约约会,日子就到了6.4号。

  说实话,这个日子不咋好,但死亡这件事,是没有办法预料的。

  本就是丧事,也不必跟喜事一样,硬要凑个好日子,有好兆头。

  但江平出门前,看着这阴沉沉的天气,看了眼天色。

  果然有雨。

  没有好天气,干活都没劲,阴沉沉的天气,人的心情都会赶到压抑。

  尤其是今个办的还是丧事。

  江平来到主家,大清早的,大家起来看到这天气,看了天气预报说没雨,但多少有些不放心,想搭个雨棚,这会正在忙着呢。

  看到江平过来,纷纷打着招呼。

  “.¨江师傅,厨房那块的雨棚都搭建好了,你看看还有没有要盖的地方。”

  “好嘞我去看看。”

  江平绕过他们忙碌的区域,走到院子里临时搭建的厨房处。

  需要用到的地方,还有放菜放锅放食材的地方全搭建的雨棚,遮得严严实实。

  “没什么问题,大伙都没吃早饭吧,我先做早饭。”

  这会天才蒙蒙亮,江平看大家(的了好)都在忙,估计都还没来得及做早饭,就让主家的人,搬来一盆挂面,做西红柿打卤面当早饭。

  “那盆西红柿全洗干净去皮切块,然后数吃早饭的人数,按人数打鸡蛋。”

  江平吩咐下去后,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所以的炉子都要点起来。

  起两个锅,一个锅煮面条,一个锅做卤子。

  一锅水烧开后,加点盐,就把拆开的挂面全倒进去,面条煮熟后果冷水。

  鸡蛋搅拌均匀后,锅里,啥都不放烧的冒烟后,倒多多的油,然后倒入鸡蛋。

  锅里油温很高,鸡蛋下锅的瞬间就发出刺啦刺啦的声响又。

  鸡蛋炒好盛起来备用。

  西红柿丁下锅炒至软烂,加入白糖,熬出浓稠的汁水出来.......

222 小雨这样的日子还不回来?

  等锅里的西红柿炒出汁水,在倒入炒好的鸡蛋碎。

  然后调味,勾芡。

  一大锅的西红柿鸡蛋卤子出锅,干活的人们闻到了香味,也都放下手上的活,过来洗手,排队拿着碗等着吃早饭。

  空气里弥漫的西红柿酸酸甜甜的味道十分浓郁。

  因为丧事从城里回来奔丧的孙子辈几个小孩,哈喇子都留了出来。

  “这西红柿的味道好好闻啊!”

  小孩跟在妈妈身后,看着铁锅里的西红柿鸡蛋卤子,陶醉的吸了吸鼻子。

  一旁的妈妈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作为家里的天天买菜做饭的人,她能很明显的知道,现在她去菜市场或者超市买的西红柿,完全没有以前小时候在老家农村自己家种的西红柿好吃。

  小时候吃的西红柿,用水洗一洗,直接当水果吃,酸酸甜甜的,满满的西红柿味。

  那时候村里人在地里劳作完,累了渴了就会顺手摘个西红柿直接吃,解渴又解乏。

  “村里人家自己种的,肯定要比外头的西红柿好吃。”

  一旁的叔叔婶子,听到小孩的话,笑着解释023了一句。

  农村啥不多,就地里种的菜多。

  家家户户种的菜都吃不完。

  知道川子家办丧事,大家过来帮忙的同时,都带了些自家种的菜过来,也省得买不是。

  没一会,在场的人就一人端着一碗西红柿打卤面了。

  院子里的桌子都还没全摆出来,不够坐的人就三三两两端着冒着热气的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蹲到了走廊下面,院子门口等地方,呼噜呼噜的吸溜起了面条。

  这卤子,西红柿切得碎碎的,蛋花也碎碎的。

  跟面条搅拌在真的好吃,又香又烫。

  这西红柿鸡蛋面的精华就是吃完之后,碗底残留的那一点儿小汤汁,不多,就一点点。但浓稠、丰盛。要双手捧碗,一口喝掉!那美妙的味道,真是一语难休!

  这种粘稠的卤子,就应该是拌面。

  面条从冰水里捞出来,控干水份,一勺滚烫,还在咕噜咕噜冒着泡的卤子浇上去,迅速的搅拌(bcbg)在一起,滚烫的卤子跟冰冷的面条,迅速融合在一起,温度互相交融,吃在嘴里竟然微微烫,刚刚好。

  有爱吃热滚滚的汤面的,就直接在面锅里捞面条,连汤带面的捞一大碗,在浇上卤子,就是一碗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汤面了,撒上一把葱花,美味的很。

  有人大清早就爱吃口热乎的。

  也有人觉得这大清早空气就这么闷,吃不冷不热的拌面刚刚好。

  左右不过有两种选择,大家都能选择自己想吃的。

  那贪心的,更是吃了一碗拌面,还要下吃一碗汤面,连汤带面的,一起下肚,吃上个两碗才能饱。

首节 上一节 241/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