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第24节

  一看就是对这次的宴席非常满意。

  怕是回去都能对今天的菜,津津乐道好些天。

  江元凯父母走在最后,还在跟江飞鹏父母说话。

  “村里什么时候有这手艺的师傅?”

  “这是江平啊,父母在市里开大饭店的那家儿子。”

  “哦~我知道,怪不得厨艺这么好,家传的啊!”

  “以后村里哪家办事,需要我们随礼的,是这个师傅烧大席的,你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立马回来。”

  “放心放心,都是一家人,吃席绝对喊上你。”

  “......”

  圆满的把舅舅一家人跟宾客都送走后,江飞鹏缓缓的松了口气。

  看来舅舅一家是不知道他藏了剩菜啊,不然多少得带些走。

  这么多人一大子全走空了,剩下的残局还是要收拾的。

  眼瞅着江学吃完要走人了,江飞鹏为了留下他打扫卫生,答应分他一个肘子,一碗炸鱼,另加一份梅菜扣肉。

  心痛的不行!

  等一切忙活完了,江飞鹏一家三口终于得空歇息。

  父母被江飞鹏拉到冰箱前,看到冰箱里满满当当的剩菜,简直惊呆了。

  “我儿真能干啊!”

  江飞鹏爸妈直接乐出来声,可见是真高兴啊。

  “嘿嘿,我厉害吧,这些都是我在分好三十桌菜后,趁大家不注意立马就收起来的。”

  “肘子剩的不多,就两只了,梅菜扣肉还有几份,一碗一碗放冷冻里,想吃就拿出来蒸一下。”

  “炸鱼分出去几碗,还有一小盆。”

  “拔丝地瓜不能放,今天就要吃完。”

  “还有羊肉汤,剩的也很多,给帮忙的人都分了些,还有一锅。”

  “炒菜也不能放,都分出去了,家里就留了一碟子,我们晚上吃掉......”.

35 这可是真是大喜事啊!

  晚饭时间,江平直接睡了过去,干活的师傅们见他还没醒,就都回家吃饭去了,不打扰他休息。

  外地的朱英龙一家三口正在吃着晚饭。

  妻子跟儿子吃着吃着就发现朱英龙神态不对劲。

  平时一顿能干两大碗的人,今天捧着一碗饭半天才吃几口,菜都没夹一筷子。

  这很不对劲!

  “老公你怎么了。”

  妻子放下碗筷关心的问道。

  “啊?”

  朱英龙回过神,从思绪里抽离出来。

  他从回来就开始想回老家的事,见妻子问,顺势开口说道。

  “今天妈给我打电话了。”

  “妈说小宝下个月十岁生日,要不要回去办一场。”

  妻子还是很了解朱英龙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看他这幅纠结的样子就知道他心里是想回老家的。

  只是工作,孩子上学都要顾及。

  小宝生日在九月中旬,刚好已经开学了。

  而且他两都没假期,要是回老家,来回路上就要耗费两天,生日宴一天,就要请三天假。

  “我们也有两年没回去了,爷爷奶奶也想小宝了,十岁也算是大生日,带老人一起好好热闹一次?”

  妻子善解人意的说道。

  朱英龙也是这么想的,见妻子跟他想法一样,顿时就高兴了起来,转过头问孩子的意见。

  “小宝呢?”

  “我没意见。”

  朱宝板着一张脸,面无表情的应了声。

  说来他这名字还是吴奶奶起的,他们家三代单传,来了个大孙子,可不就是朱宝嘛。

  竟然都决定回去办生日宴,朱英龙想到闹脾气的老母亲,顾不上吃饭,赶紧打电话回去,告诉他妈一声,哄哄老太太开学。

  然后,第二天江平就接到了新的任务订单。

  “生日宴?”

  江平听完吴奶奶的话有些疑惑,他穿越前的世界,倒是没给小孩办10岁生日宴的习俗,顶多孩子满18周岁的生日,办成人礼。

  “你从小没在村里待,可能不了解,农村这边小孩十岁办生日宴的还挺多,你看,下个月中旬有时间吗?”

  吴奶奶从昨晚接到儿子电话,就一直高兴到现在,一大早从菜园摘菜回来,带了些自家菜地里种的菜就来找江平了。

  江平现在的名声不说别的村,在本村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谁家办事不第一时间想到江平?

  “时间到是有,就是生日宴的习俗我可能不了解,到时候吴奶奶你仔细跟我说说。”

  “没啥要注意的,就摆个几桌请亲戚朋友过来热闹热闹,吃吃喝喝。”

  “行,那这活我接下了。”

  系统的任务已经刷出来了,江平也不客气直接应了下来。

  九月中旬办席,他还能休息大半个月呢。

  “好嘞,那就这么说好了啊。”

  吴奶奶见事情确定了下来,笑容满面的从江平家离开。

  刚好路过的某个大娘,见她从江平家出来,还这么高兴的样子一看就是有好事啊,顿时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吴奶奶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哎呦,真是一点事都逃不过你眼睛。”

  吴奶奶见人问,也不瞒着,正愁没地炫耀呢。

  婶子跟着笑着,一手挽上吴奶奶手腕,一路走着。

  这可不是她眼尖,脸上笑容明晃晃的,精神气都不一样,一看就有喜事的样子。

  “我孙子下个月十岁生日回来办,这不赶紧来找小江师傅嘛,别到时候没时间。”

  婶子一听要办席,请的还是江平,脸上笑容顿时热情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可是真是大喜事啊!

  “哎呀!那真是喜事啊,你家孙子都这么大了啊,吴婶,到时候办席可得请我家啊,我给你帮忙,我干活一把好手。”

  这称呼都短短时间都从随大众的吴奶奶变成亲密的吴婶,可见这吃席的魅力有多大。

  “行行行,哪能少了你家。”

  吴奶奶笑呵呵的应着。

  转过头一上午的功夫,村里消息灵通的人家,都知道下个月吴奶奶的孙子要办十岁。

  这时有些人家才想起来十岁也是能办席的。

  这不又多了个吃席的理由。

  “大强家孩子是不是也马上十岁了?他家办不办啊,办的话我过去包红包吃席啊?”

  有些人家听到这消息,疯狂心动,奈何跟吴奶奶家不熟,就把注意打到亲戚朋友家。

  “他家孩子才八岁吧,还早呢。”

  “啧,可惜啊!”

  .......

36 你们管这叫钓鱼?

  咸鱼了几天,家里的食材都吃完了,江平难得起了一个大早,去村口超市买菜。

  村口超市距离他家要说多远也没有,就是很绕,开车几分钟,骑小电驴十几分钟,走路就要半个小时。

  江平觉得早起走路去买菜,算是锻炼身体,这是他日常为数不多运动,得坚持!

  大清早,七点多超市老板就拿货回来了。

  村里买菜的大叔婶子们基本都这个点去买菜。

首节 上一节 24/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