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第167节

  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某一天,下意识的把鱼身上最好的鱼肚子部位夹起来给孩子,自己吃鱼头鱼尾,才明白他们的爸妈为啥说爱吃鱼头鱼尾。

  “爷爷,吃点鱼肉,鱼肉也好吃。”

  万幸,这一传统代代相传,父母哪怕不说,等他们做父母了,就理解了当年爸妈的不易。

  “你们吃,小孩子多吃鱼,聪明。”

  郑老爷子把夹到碗里的鱼肉,又送到小玄孙碗里。

  “吃肉,这红烧肉我特意让江师傅选了肥肉多,瘦肉少的五花肉做的,知道您就爱这口油腻的大肥肉。”

  “嘿嘿,我们以前买肉都只买肥的,哪像你们现在,肥肉都割了不要,肥肉才是好东西。”

  郑老爷子乐呵乐呵的吃着菜,喝着酒。

  满足的不行。

  直到吃完席,起身的一瞬间,突然倒了下来.

139 大哥,为啥太爷爷去了,大家这么高兴?

  “爸!”

  “爷爷!”

  “太爷爷!”

  “!!!”

  郑老爷子倒下去一瞬间,一桌上的人都猛地站了起来~,飞快的冲了过去。

  听到声音,其他桌上的子孙们也都飞快起身围了-过去。

  不是大家不稳重,而是郑老爷子都100岁了。

  身体哪怕看着好好的,内里检查,都是千疮百孔。

  用医生的话来说,说不定哪天就去了,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到了这个年纪,其实有些怕死的老人都会忌讳大办寿宴,就是怕过了生日人就没了。

  年纪也大,越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年纪。

  但郑老爷子不一样,除了自然衰老,没什么病痛折磨。

  他能吃能喝的,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很值了,哪怕死了,也是活够了,享福享够了,去地下跟老伴团圆。

  所以他不忌讳,就想百岁大寿,好好热闹一番,才没有遗憾。

  对于郑老爷子的愿望,哪怕儿孙们都担心,但还是会尽力满足。

  “爸,你怎么了?”

  儿子坐的近,哪怕六十多了,都还健康有力,一把扶住倒下的郑老爷子。

  看着老爷子毫无反应软下来的模样,儿女们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从昨个开始,老爷子就一直念叨从前的日子,怀恋小时候的时光,絮絮叨叨了好久,直到撑不住了才上床睡觉。

  大家那时候就感觉不对劲了,但以为这是老爷子办百岁大寿,高兴的。

  这么多儿孙都陪着,一起过百岁大寿,一高兴话多,也是有的。

  大家没有多想,但直到这一刻,看到老爷子倒下去的身影才反应过来,昨晚那点不舒服的感觉是什么。

  “爸,你醒醒,别吓我啊!”

  “爷爷,爷爷,你起来啊!”

  郑家大姐颤抖的走到郑老爷子面前,拿手试探的放在郑老爷子的鼻子下面。

  一分钟,两分钟,她的手越来越颤抖。

  周围的儿孙们,也明白了。

  “快把咱爸抱到床上,地上凉。”

  这才一小会,小儿子抱起郑老爷子的身体,就感觉到了冷意。

  “找医生,对,我们去医院,咱爸会没事的。”

  儿女们显然都接受不了这个消息。

  刚刚还跟他们在一起聊天,吃着菜,喝着小酒,怎么下一秒人就没了呢!

  “对对对,去医院,大勇,快开车啊!”

  一家人没有停歇的立马抱着郑老爷子就往医院跑。

  吃完席,还有些没来得及走的宾客们,看到这一情况,都有些愣住了。

  刚刚郑老爷子还好好的,看着一点都不像是百岁老人。

  怎么这就人没了?

  虽然感觉很意外,但想到郑老爷子的年纪,又有一种生老病死,理所应当的感觉。

  情感上跟理智上,完全分裂开了。

  说来近年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不说每天死人,但老人的去世频率还是很高的。

  高到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只能安慰自己,早晚都有那么一天的。

  眨眼功夫,郑家人全去了医院。

  亲戚们跟村里人也都没走,不放心啊。

  万一只是晕过去了,还有救呢?

  所以大家一边帮忙收拾卫生,一边等消息。

  希望是个好消息。

  江平也是也收到了升级任务的提示。

  【任务可升级:郑老爷子的遗愿。】

  江平打开任务详情,郑老爷子的遗愿是希望他能做一顿美味的丧宴,来宽慰子孙们的悲伤。

  这应该是系统扫描到郑老爷子临死前最后的愿望,从而触发了升级任务。

  有时候美食,是抚慰人心最好的良药,因为食物承载了记忆。

  但亲人去世的悲伤,在怎么宽慰,只要一想起还是没用的。

  江平悠悠的叹了口气,接下了任务。

  经手的丧宴多了,江平好像对管理情绪这方面也有了一点心得。

  最起码不会感同身受的难受。

  人啊,还是要会安慰自己,不然心里的情绪一直积压,岂不是折磨自己。

  ...

  “很抱歉,死者送到医院时已经失去了心疼和呼吸,这是病人的死亡证明。”

  “可以看的出来死者是高寿,一百岁,像这么大的年纪的,切忌情绪波动太大,太过高兴跟太过悲伤,加上酒精的刺激......无痛苦,自然死亡,请家属节哀。”

  “老人也应该希望家人高高兴兴送他走。”

  医院的医生见惯了生死,早已经知道什么话是对家属最好的安慰。

  死者走的很安详,无痛苦,对于家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安慰。

  “是的,我爸昨个还在说,他要是走了,要我们都高兴点,他活这么大年纪,也知足了。”

  “早知道办百岁寿宴,让俺爹高兴的直接走了,我宁愿不办!”

  听到医生的话,几个儿女哭成一团,哪怕来医院的路上,就有了心里准备,但听到医院判了死刑的话,还是忍不住。

  “妈,爷爷肯定不想看到你这样的,你深呼吸,冷静,你要是倒下了,不是让爷爷走的不安心吗?”

  郑老爷子最大的女儿也八十多岁了,这么大年纪,万一有个好歹,也不过是眨眼的事情,孩子们一边伤心一边担心着。

  “大姐,别伤心,让咱爸高高兴兴的走。”

  兄弟姐妹几个互相搀扶着对方,默默的缓解悲伤的情绪。

羣 ⑶柒⒈气⒉酒(一)幺酒

  虽说老父亲这个年纪,大家都做好了心里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天,该接受不了还是接受不了。

  “报丧吧。”

  那些百岁大寿在外地没赶回来的子孙们,都得通知到。

  百岁老人属于仙逝,是喜丧了。

  老话说“山中常逢千年树,世上难遇百岁人”,按习俗,百岁老人仙逝要用挂红送终,不使用黑白色了。

  丧葬仪式也要格外隆重,要做道场,孝子和亲友一律戴喜字花,要大办宴席等以示对老人的最后的送行。

  喜丧也不是所有去世的老人都能被成为喜丧。

  只有那些自然死亡、无疾而终,老死的,这样的才算得是是“喜丧”。

  也就是说逝者必须福、寿兼备,即全福、全寿、全终,人生完满了。

首节 上一节 167/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