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第136节

  石曼妮眼睛一亮,热切的看着江平。

  那是一个吃货的眼神。

  “你能报出来的菜名,我应该能都做。”

  要不是觉得人应该要谦虚一点,江平高低得整一句,世上还有我不会做的菜?

  当系统的神级厨艺是假的呢?

  商量完事情后,江平回到酒店,给张猎户打了个电话,表示要晚一天回去,团团圆圆还得放那边一天。

  在张猎户家有团团圆圆的爸爸妈妈照顾,江平很放心。

  江平也是怕这两只小狗崽子跟人在一起呆久了,真的变成宠物了。

  而不是像它们爸爸妈妈那样,是狼犬,能打猎,能护家,能保护主人,酷的一匹。

  第二天,江平起的很早。

  等主家的食材一买回来,他就要开始做菜。

  不然到中午,30桌菜做不完。

  大席上的硬菜,很多都是需要花功夫去准备的。

  昨天,江平特意让主家多去借点大锅,跟煤炉子,或者煤气灶之类的能做菜的厨具回来。

  不然,一次性做那么多菜不够用。

  方商跟歌舞团为了今天能在蹭一顿饭,那是找到主家,主动说不收费,在给他们家唱一天,包饭就行。

  办席怎么能没歌舞团呢,大伙唱唱跳跳多喜庆有气氛啊。

  搞的主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哪能行呢。

  但,方商等人硬是要留下来,不行,随礼过来吃席也行啊!

  主家没办法,被迫答应了下来。

  总不能真让这些人随礼留下来吃席吧,哪家办事也不是这么办的啊!

  江平听到后不禁感概,吃货的力量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

  今天宴席来的人果然要不昨天的多。

  还没到饭点,这些亲戚朋友就拖家带口的来了。

  那些一家来了五六个人的,还很不好意思的又塞了个红包。

  人多,帮忙的人也多,杂活基本都用不着他来做,江平出菜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所有人热热闹闹的围着江平做饭的棚子转,哪怕在冷风里站在聊天,闻着香味,都比在屋里快活啊。

  “哎呀妈呀真香啊,昨天吃完席,我晚上把打包的剩菜热了热,我家那个吃的那叫一个欢,今天知道我还来坐席面,直接连班都不上了,跟着一起过来了。”

  “我家小孩甚至连学都不想上了,要过来吃席,被我硬是送到学校去了。”

  “怪不得江师傅的名声传的这么广,这手艺还不得吹上天?”

  “我之前听大家传的那话,还以为是夸大的,大家吹出来的,没想到真一吃就知道了。”

  “咋们这吃了一辈子的席,也没吃过手艺这么好的啊!”

  “一会留个联系方式,以后家里的办事不得找江师傅啊。”

  “价格不便宜哎。”

  “嗨,一生能办几次大席,还舍不得这钱?”

  “有道理啊!”

  “江师傅,咋留个电话啊,等我儿子结婚,儿子生孩子,老人办寿,都找你!”

  “是的哎,江师傅接外地的活吗?我妹子嫁到北边去了,马上生孩子了,办满月酒能接吗?”

  就一上午的功夫,随着大家的请求说出口,江平的系统任务,就刷新个不停。

  这就是被任务包围的快乐吗?

  江平忍住了诱惑,没有不管不顾的接下任务。

  这显然是忙不过来的,具体的事情都没问清楚,哪能接。

  “我这边还忙,最近可能没空,这样吧,我把电话留给你们,(bcbf)有需求在提前联系我。”

  江平顺势为自己发展了一波潜在客户。

  不得不说手艺这东西,他只要去一个地方接一次活,这里有一个人尝过他手艺。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村子都会流传他的传说。

  江平对自己的手艺就是如此的自信!

  “你们不要打扰江师傅做菜,还要不要吃席了!”

  帮忙的男人们,看着这些妇女一个个围在这边不走,真是严重影响他们干活啊。

  围观就算了,话还多,就看着江师傅年轻好说话的样子,嘴巴叭叭叭个不停。

  “哪有这么严重!”

  被说了的妇女们虽然不服气,但也没缠着江平聊着聊那的了。

  毕竟这关乎到他们的中午能不能准点开席!

  要是因为聊天耽误吃席,那就是大事了!

  今天的菜多加了几道女方老家那边的菜。

  不说现在的年轻人,父母那辈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然后就在打工城市落脚下来的有很多。

  石曼妮一家就是如此,爸妈年轻的时候不想留在老家,就到外面来打工,然后挣到钱了,顺便就买房子落户在了这座小城市。

  老家一年两年才回去一次,老家的菜更是难吃到了。

  所以江平一说随便点,他们就试探了问了问江平会不会做他们老家的菜,食材可以由他们提供。

  刚好石曼妮的爷爷奶奶知道她结婚,寄过来两大蛇皮袋里老家的特产。

  如果孙女的婚宴上出现爷爷奶奶精心准备的礼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吧。

  最起码是爷爷奶奶的心意。

  这道菜很简单,就是农家的冬笋炒腊牛肉。

  冬笋是笋中之王,美食至味,非常稀少。

  干旱年份,产量更低,乡下人都当山珍,只给至亲的人吃。

  石曼妮的爷爷奶奶能收集一蛇皮袋子的野生冬笋,真的是很用心了。

  正是了解这冬笋的珍贵,江平才明白长辈对子女的爱,真的是就在他们省吃俭用送过来一点点吃的上面。

  蛇皮袋子里的冬笋倒出来,都是只有玉米棒大小,三四寸长,外皮包得非常紧簇,长得光滑又金灿灿,看起来还很新鲜,壳上的黄泥巴都湿漉漉的。

  腊牛肉一看就是农家自己腌制的那种,长长薄薄的条块,乌黑中带着暗红色,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一看,就知道是正宗的冬笋和腊牛肉。

  这两蛇皮袋的食材价格可不便宜,在外面买,都不少钱。

  腊牛肉不是一般牛肉腊干就行的,据他说知,这牛要在杀之前一年必须阉割,阉割的办法要使用最古老的麻绳绞胯裆。

  阉牛经过一年的养膘,牛肉已经精肉多,肉质好,体格健壮,宰杀后韧带少。

  入冬后,选一晴好天气宰杀掉,切后腿肉成两厘米厚的薄片,带条状,泡盐水两天,凉干后加柴火熏烤,使其成色成香,无异味才行。

  麻烦的很,应该是自家养的牛。

  这道菜江平全程没有让其他人来帮忙,从切菜到出锅都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可以开席了。”

  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收个尾就行了。

  “好嘞,方先生,你让大家都入座,开席了。”

  方商接到话,拿着话筒就开始说开场词。

  大家也就知道要开席了,就连小孩都不疯跑,全都围着桌子,等上菜了。

  “葱拌羊肉,卤牛肉,腊味三拼,冬笋炒腊肉~”

  “整肘,整鸡,整鱼,大虾~”

  ......

  今天没有反锁的婚礼流程。

  新娘跟新郎两家也都坐在主桌上一起开席。

  伴随着上菜,舞台上喜庆的“好日子”音乐也响了起来,歌声舞蹈,菜香齐上阵,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石曼妮一家,从上菜开始就盯着桌上,等冬笋炒腊牛肉。

首节 上一节 136/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