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第133节

117 新娘叫啥名来着?这新郎喊错名了吧?

  【触发任务:为新郎盛建华,新娘石曼妮办一场婚宴。】

  【领取任务】

  江平刚接下任务,就听到这话,顿时也看向了方商。

  “对,我朋友圈发的都是真的,你们也可以帮我宣传宣传就行,只要包饭就行。”

  “都能吃到江师傅做的菜,那还要啥自行车啊!”

  方商以为准新郎是想确认他收不收费,当即便笑着开口说道。

  没想到盛建华听到这话的反应跟大家想的都不一样。

  “不不不,你能为我们请到江师傅,给你钱都来不及,哪能让你多跑一趟。”

  “吃饭归吃饭,钱还是要给的!”

  “我们本来也是想请江师傅的,但想着两个镇子隔的太远了,我们也不知道江师傅在哪,只听人家传过,没想到你竟然把江师傅带过来了,太感谢了!”

  盛建华父母此刻也反应过来了,立马附和着。

  “对对对。”

  “方先生这么为我们考虑,请来了江师傅,我们建华的婚礼有你主持,有江师傅掌勺,那肯定办的圆圆满满啊。”

  “是啊,婚礼的婚宴多重要啊,有江师傅在我们就放心了。”

  看着方商一脸懵逼的表情,江平差点笑出了声。

  方商自己估计也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他给人家免费当司仪,对方还硬要给钱的。

  顿时高兴也不对,不高兴也不是。

  无比的复杂啊!

  事情都商量完后,方商跟江平便离开盛建华家,准备回去了。

  “江师傅要回去吗?还是在城里找个酒店?”

  方商原本是跟歌舞团一起的,但他请了江师傅过来,自然不能把江师傅单独撇下,要把人安顿好。

  江平看了眼天色决定留下,这时间还早天色就昏暗,夜里肯定有雨,来回折腾没必要,他出门前已经把团团圆圆送去张猎户家了,用不着回去。

  “夜里有雨,就在这边住吧,来回跑麻烦。”

  方商点了点头,也不好奇江平为啥知道夜里有雨,以为是看了天气预报。

  然后两人就开车到城里。

  这个县城方商来过,知道哪里的酒店不错,两人直接去办入住就行。

  第二天,两人睡到自然醒,收拾一番就去了盛建华家。

  路上就聊起这准新郎盛建华。

  江平:“昨天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他对自己的婚礼好像也不怎么在乎。”

  “再聊婚礼流程的时候,他还删减了好几个环节,嫌麻烦,他爸妈倒是很高兴,一直在说把婚礼办的热热闹闹的。”

  方商也注意到了。

  作为婚礼司仪,他还是满怕婚礼上新郎不配合的。

  这样的婚礼主持下来也尴尬的很。

  说不定还会出状况。

  “我看他对婚礼流程的还没对宴席的菜单有兴趣。”

  “明天看看吧。”

  ...

  另一边,盛建华家的亲戚朋友都接到了盛建华父母的电话。

  特意打电话通知他们,盛建华的婚礼请了丽柏镇的江师傅来烧席。

  有听过江师傅名号的亲戚,那顿时高兴的不行,立马就觉得带塑料袋子去吃席,打包啊!

  大家把这位江师傅做的菜,传的神乎其神的。

  隔壁镇上的师傅,他们镇上都有所耳闻,这名气可真大的很。

  得做好准备啊!

  有没听过的亲戚家,就一脸懵逼,不知道盛建华妈妈打电话过来说这事是为啥。

  转过身就跟人打听了江师傅的来头。

  “这江师傅你都不知道?听我那大舅家的姨奶奶家表侄女说,那只要是请了江师傅烧席的人家,那些人恨不得主动送份子钱,都要去吃席。”

  “哪家办席,第一个打听的就是江师傅,要是请的江师傅,不仅人来的多,随份子都比一般人家多。”

  这亲戚听的一脸懵,咋份子钱还多给呢,这不扯嘛。

  “这你就不懂了吧,江师傅菜做的好,但请他的费用也贵,大家都高兴能吃到江师傅做的菜,份子钱可不就给的多。”

  “我还听说有些陌生人为来能吃江师傅做的菜,主动随份子钱,就是为了吃席。”

  这话真是越说越离谱了。

  这亲戚家听完村里人的科普,都有一瞬间怀疑这是哪家为了多收份子钱,故意放出来的消息。

  看她一脸不信的表情,说话的人急了。

  “别说你不信,我一开始也不信的,但人人都这么多,口口相传,还有人自己就这么说的,咋能不信呢,等你吃了席就知道,到时候真有那么好吃,跟我说说啊.〃。”

  行吧......

  这亲戚本想打听打听这江师傅什么来头,能让盛建华他妈特意打电话过来说一嘴,电话里还那么激动高兴。

  没想到会听到这番话,人都有些恍惚了。

  “孩子他爸,你说建军他妈不会是想多收些份子钱吧?”

  不然哪会特意打电话来告诉她们烧席师傅的事。

  “有这个可能,不行你明天多带个两百,要是别家都给的多,我们也多给两百,大家还照常给那我们也照常给。”

  “行。”

  “要真有大家说的那么好,等我们孩子结婚,也请这个师傅。”

  名气这么大,价格贵,味道好,多有面子!

  其实盛建华父母还真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儿子原本处了个对象,但那对象家要的彩礼高,还没有陪嫁,最后谈崩了。

  家里就火速给盛建华介绍了个对象,这家彩礼要的一样,但陪嫁20万,这就很令人惊喜了。

  于是盛建华父母非常满意这婚事,不仅请歌舞团,司仪,还带着亲戚朋友一起布置婚房等等。

  婚宴自然也浓重,打听烧席师傅的时候,就听过江平的大名,但距离有点远,就算了。

  准备找找别的。

  没想到缘分这么奇妙。

  所以高兴的不行,也就想着让亲朋好友也一起高兴一下。

  等到了婚礼当天,所有宾客都早早过来了。

  当看到别人随礼都八百一千的,自己准备的2百,四百的,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只能在加点钱,不然不是让人说闲话嘛。

  江平这边,也在准备今个的宴席。

  东国这么大的地,不说每个地区了,就说不同的村子可能都有不同的习俗。

  盛建华家这边的婚宴,跟他老家那就有区别。

  比如这里的宴席上没有红烧肉,叫炖肉。

  用比较肥的五花肉来做炖肉,往前数个几十年,那会人穷,身上缺油水,哪家办席都要上一盆那种刚熟,油比较多的炖肉,一口咬下去,汩汩的油直冒,流的满嘴都是。

  那些现在五六十岁的大男人们,是吃肥肉长大的,虽然现在感觉精肉也有味,但是,却认为没有肥肉那么过瘾。

  所以宴席上的炖肉也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男人,唯有肥肉最过瘾。

  究其原因,就是小时候穷,那一口咬下去满口的油荤味怎么都忘不掉。

  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爱这口。

  但年轻人都吃不了,觉得太油太腻了。

  有些办席剩下的炖肉,主家吃不了,就把这些炖肉再炒一下,炒干肥肉的油,精肉变的半焦不焦,肥肉已经缩紧,肉皮带糯米性,吃起来就不再肥腻。

  江平显然有更好的办法,做好的炖肉在炭火上温着,不需要有火,只要火星不灭,一夜过去油就汩出肉外,成为汤汁。

  上桌时,大碗的炖肉,满满的肉汁,吃着又有炖肉的那种油荤味,肥肉还不油腻,精肉也不柴,老少皆宜,好吃到不行。

  “江师傅,那边新娘接回来了,婚宴马上要开始了。”

首节 上一节 133/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