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835节
王安眼珠子一瞪,有点不耐烦的说道:
“麻溜的,别跟我墨迹了。”
俩人对视一眼,这才挣开了袋子嘴。
王安拿起撮子,一撮子插进装稻子的粮食囤,感觉差不多能有五六斤,便给这俩人每人的袋子里装了两撮子。
正在王安打算再找两个袋子的时候,只听黄保国说道:
“不用再找袋子了小安少爷,搁这袋子当中整个口袋绳一系就行了。”
说着话,黄保国就从墙上抽下一根口袋绳,在面袋子的半截腰处系上了,而二刚子也是一样的动作。
该说不说,这法还真挺好,因为这样就可以做到一个袋子里装两样粮食了。
两人系完袋子,王安又给两人分别装了两撮子麦粒,这才让俩人把口袋嘴系上了。
在俩人的千恩万谢中,王安把俩人送到了院子外,至于黄忠,就被王安留下了。
留下黄忠,是王安之前就考虑过的事儿,当然也是黄保国跟王安请求的结果。
黄保国的意思是把黄忠留在王安家干活,不用开工资,只需要管饭就行,算是个长工。
毕竟“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句话不是白说的,以黄忠现在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在吃饭上那叫一个相当的能吃,黄保国实则是有点养不起他了。
要说养活他倒是没问题,但长时间的营养不良,黄保国怕黄忠会长不大,身体始终就这么大点儿。
这样一来,以后不但会耽误老黄家的香火问题,对黄忠以后的生存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
据黄保国所说,黄忠之所以长这么大点,比同龄人要小很多,那是因为黄忠先天不足,是个早产儿。
所以王安迟疑了一下,便将黄忠留下了。
虽然现在留下黄忠的话,并没有什么大用,但日常也能帮王安家跑个腿儿,或者是干点零活啥的。
主要是王安感觉黄忠这孩子着实不错,因为不管是去救他姐那次,还是这段时间干活,黄忠的表现都挺好的。
所以,这也算是王安帮黄保国一下,拉黄忠一把,再说没准儿以后就能的用上黄忠呢,这都说不准的事儿。
两天后的早上,王安带着黄忠刚练完武功,天空就飘飘洒洒的下起了雪花。
从前天开始,黄忠就一直在跟着王安练武,主要是王安感觉,就黄忠这小体格,要是营养跟上,再加上练武的话,没准儿还能长得快一点。
不然的话,15岁的身高只有不到1米4的个头,这事儿你敢信?
所以在王安的命令下,黄忠就每天早起跟王安练起了武功。
王安看着雪花,内心不禁高兴了起来,因为下雪后,就可以进山打猎了。
说实话,重生之后,王安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骑着马领着狗,呼啸在山林之间了。
看着一只只猎物被狗抓住,要么就是死在自己的枪下,那种感觉着实是让人沉醉。
不过这雪看起来有点小,进山打猎还有点早。
早饭的时候,王大柱突然对王安说道:
“小安呐,一会儿你要没事儿,就跟我给地火龙加上料啊?”
来到10月份后,黑省的气温已经彻底降下来了,夜间的气温更是已经到了0度以下,很快就要全面降温了。
到时候若是不能及时的烧上地火龙,晚上在屋里呆着就着实是有点冷了。
王安闻言点点头道:
“那就加呗,我没事儿,啥事儿没有。”
王大柱说道:
“嗯呢,那咱们吃完饭就开整。”
第1125章 现在就开烧
早饭过后,黄鹂和刘桂兰一起收拾桌子,王大柱和王安还有黄忠仨人便忙了起来。
地火龙的燃料,是用木头疙瘩或者树干,还有湿锯沫子组成的。
当然,用别的燃料也可以,比如树枝子,树皮,秸秆,和浇湿的树叶子,还有高粱帽子和糠啥的。
只是后面说的这些东西,燃烧时间较短,也就是不禁烧,可能半个月,也可能一个月,窖里的燃料就烧没了,还得开窖重新加入燃料才行,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所以树根,也就是木头疙瘩掺湿锯沫子,或者粗树干掺锯沫子是最好的。
点燃之后,只要进风门控制得好,正常情况下都是可以烧一整个冬天的,在此期间是不用重新加燃料的,可以说那叫一个相当的省事儿。
只是靠山屯的四周虽然全都是树,树木资源可以说嘎嘎牛逼,但木头疙瘩却是没有的。
因为挖木头疙瘩在这年代来说,是一项非常费时又费力的工程,所以在树木非常多的情况下,是没有人会闲的没事儿去挖木头疙瘩的。
再说将树放倒后,只要将树墩子用土埋上,等树条子长出来后,留下两根最粗的树条子,其余的树条子全部砍掉,然后就只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两根树条子就会重新生长成大树。
当然,这样长大成才的树,也叫做次生树,而这样的树林子,也可以叫做次生林。
总的来说,放树后将树疙瘩挖出来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而王安家往地火龙里加的燃料,就是粗树干和湿锯沫子。
王安家盖房子时剩下的粗树干和粗木头墩子,当初全都被放在了一边,并没有被劈成木头柈子烧火,所以这一次便全都塞进地火龙里。
王安看着上好的木料被王大柱用油锯截成一段一段的,有点心疼的对王大柱说道:
“爹,你说这木料多好啊,就这么当柴火烧了是不是有点可惜了?”
只见王大柱头也没抬的说道:
“那有啥可惜的?等下了大雪,咱们再去山里多放几棵树呗,拉回来往那一扔,明年开春不就能用了嘛”
说完这句话,王大柱就像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将手里的油锯抬起,转头对王安说道:
“你是想用这木头做点啥家具呀?那是你要用就挑好的给你留着,反正咱们老房子后院还有老多木头了呢。”
王安摇摇头道:
“不用,不用留,我也没啥想做的家具,就是角着这么粗的树干烧火有点白瞎了。”
该说不说,王大柱此时锯的这根松树干,直径得有将近半米,并且上下还差不多一样粗,绝对能称得上是上好的木料了。
奈何这么好的木料,却被一向过日子抠抠搜搜的王大柱同志,给锯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说实话,这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
没办法,主要是树木资源太好,当地人根本就没人拿木料当回事儿,都是可劲儿祸祸可劲造。
一点不扒瞎的讲,在这时候,当地人烧火做饭,就连树枝子都没人愿意烧,一个个的都只愿意烧木头,挺老粗的木头劈开,然后就那么当柴烧了。
不过非常奇怪的是,哪怕当地人如此的不拿树木当回事儿,但屯子周边的大树却始终都不见少,还特么一年比一年长得好,那才怪呢!
只有林场那边,可能是采伐方式的原因,森林里才出现了一片一片的空场,等到多年以后,还特么的整出了“爱护树木,禁止滥砍滥伐,还动物们一个家”这样的说法。
这种事情说白了,其实就是他们自己把树砍没了,卖树的钱也全都装进他们自己的挎兜了,完了却让别人爱护树木,植树造林,还得重新给动物们安个家
你说就这一天天,该特么的说点啥好?
一听王安这么说,王大柱用眼皮狠狠的夹了王安一下,然后没好气儿的说道:
“净耽误事儿,你不啥前儿这么会过了?麻溜儿往窖跟前儿搬木头去,就这一天天的。”
王安嘿嘿一笑也不在意,拉过小推车就开始往上面装木头,装满后,再将小推车顺着窖门口的斜坡直接推进了窖里。
将粗树干一个挨一个的在窖里码好,尽量不要让树干与树干之间留有太多的空隙,因为空隙太大,就容易增加产生明火的几率,这样一来,树干的燃烧速度就会加快,导致地火龙提前停暖。
当然,即使是有点空隙也问题不大,因为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湿锯沫子了。
锯沫子这玩意儿,王安家是不缺的,春天盖房子的时候,王安家的锯沫子收集了很多很多。
地火龙的燃料,干锯沫子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是被浇湿的湿锯沫子,因为只有湿锯沫子才有阻燃的效果,防止树干烧起来明火。
几推车的树干全部推进燃烧窖里后,王安就对给锯沫子浇水搅拌的黄忠说道:
“小忠,你往里推锯沫子吧,直接卸到一边就行,先推两车吧,两车就够。”
黄忠虽然发育较慢,力气也较小,但这孩子最好的地方就是听话,让干啥就干啥,连句反驳的话都不会说。
所以王安说完,黄忠答应一声就开始用另一台小推车装锯沫子。
就这样,一推车一推车的树干被推进燃烧窖,然后一方锨一方锨的湿锯沫子,也被灌进了树干的缝隙里。
仨人一起忙活,各司其职,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两个燃烧窖就全都被填满了燃料。
看着被装满燃料的燃烧窖,王安问王大柱道:
“爹,啥前儿点火啊?还是现在就开烧啊?”
王大柱想了想说道:
“雪晴是啥前儿的日子了?”
对于自己孩子的降生时间,王安记得那是相当牢靠,要知道这可是王安两世为人的血脉延续啊。
所以王安闻言,毫不犹疑的说道:
“就这个月月底,下个月月初那咕哒溜儿上,爹你是想到那前儿再点火啊?”
王大柱想了想说道:
“不地了,黑天前儿怪冷的,现在就开烧,和泥吧,一会儿点着火好搁砖把窖门封上。”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