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37节

  罗成听到大叔的回答,也就不跟他绕了,直接跟他说起城里的政策。也就是为了保障粮食的产量,五八年后入城工作的,哪怕是正式工,都被辞退回老家种田了。当然了,也不是说一个都没留。一些有技术的工人还是破格留在了城里,可之前进城的农村人,干的活大部门是没技术的活,能学到技术又肯努力学的有几个。

  所以去汽车厂的话,工作好安排,但住的地方安排不了。他在城里也就一个杂院三间房,想额外租房都租不到。

  虽说明年他就能分到职工楼的大院房了,房间会有不少,可罗成也是有小心思的。过完年,他可是有对象陪在身边的人,怎么可能会蠢到主动弄些障碍来。

  这没有住的地方,给工作又能如何,住厂房里现在都是不允许的。罗成就算同意,也是违规行为,人家不举报没事,一举报,多少要挨批评和教育,到后面还是不能住。特别是住厂房,也无法在街道办登记,不能登记,在城里就是黑户,出个门被查到不但要遣返回来,可能在镇里,到时候镇里的一些领导人都要上门来教育。

  反正这年头农村人想农转非,吃商品粮,真的是十分困难。唯一正规点的渠道,那就是读书成为高中和中专生。要是能成为大学生,那能轰动整个乡镇。另外就是当兵,还不能是普通的兵,因为农村人当兵退伍的话,最多就是一点退伍费,然后回到农村继续种地。只有城里人当兵退伍后,才会优先分配工作。而所谓的优先,也只是在街道办优先安排,并不是说一定安排工作。也是要等安排的。

  农村人要想当兵出头,得当上

  官兵,最少得是一个排长。

  而农村女人说嫁人嫁到城里,那也只是在城里生活,其实还是农村人。

  最后一种情况,那就是罗成这样的,靠关系进城。先以投靠亲戚的形式,起码在城里能有个落脚之地。然后得安排的上工作,农村人还只能是非标的形式招进厂。之前也说过,这样进厂的,连厂里的工作服和手头什么的,其实都没有的,还要靠厂里的调给。

  而现在也就是汽车厂福利好,要是其他厂,招一个农村非标的试试。吃饭他都没有定量吃,一般的亲戚要是能力不强的,是真不愿意招惹农村亲戚去安排工作的。

  但其实还有一种最好解决的方法,那就是过继。农村人把小孩过继给城里的亲戚,这样的过继也就是当子女养,户口是可以落进来的。但一般都是城里人无子女差不多,否则自己有子女,要是好不容易熬工龄分配到一个工作名额怎么办,给谁。

  “成子呀,那这样的话,是不是这事就办不了呀。是的话,强子你也就算了吧,不是你堂哥不帮你,而是不好帮,等会就让媒人帮你在找一个。”

  “嗯~~。”

  罗强倒是有点闷葫芦,来这边除了一开始喊人了,半天才一个嗯字。不过很多农村人其实都比较老实内向,有些人喊人紧张的都有。

  “叔,强子,我话还没说完呢。其实要解决强子的事情不难,但难就难在开了这个头,就麻烦了。起码我目前没能力安排太多人,这事得有一个章程。大姑家月月的事情也要我解决呢。现在是你和大姑家有事,以后呢,小叔那边呢。小姑的小孩还小,到不用考虑。但舅舅那边呢,要是也求上门怎么办。”

  对于亲叔叔他们,或者其他人,罗成也不想藏着掖着。他得把进城工作的难度先给大家说明一下,不是他不愿意帮大家,而是能力有限。而且需要时间。

  为什么说需要时间呢,比如小雨兵子他们都成为正式工了,也就可以分离出去了。到时候还能给她们安排房子,空出来的房子,又可以借住给亲戚。甚至给小雨她们安排的房子有房间多,还能让亲戚去借住她们那边。但周期太长,没个二三年,小雨她们别想转正。

  唯一能快点转正的可能就是兵子了,因为在让他学习驾驶叉车,以后弄个作业证,以技能的形式转为正式工,那样就不用单纯的熬时间了。

  而现在能解决亲戚工作的办法,目前对于罗成来说只有一个,就是龙津镇这本的合作社。合作社里的工作是由镇里单位人员和汽车厂调遣的人员组成,所以一个单位,工资福利却是两个班子。

  就比如汽车厂安排过来的财务会计,她的工资和福利都是汽车厂那边发的,大米,面粉,鱼还有各种东西,其实一样不少的可以领。而罗成的父

  亲,工资是镇里公社发的,他属于镇里的公职人员。这过年,也就分到了大队里养的猪的一点猪肉。

  而正式因为这样的情况,其实安排多少人来合作社上班,镇里是不会干涉汽车厂怎么安排的。反正工资这方面各算各的,你汽车厂安排一百个人来,也跟镇里没关系。但可以安排的适当臃肿,却不能完全不合理。

  也就是说,要工作可以,可以安排到合作社去,但人数不能太多,而且不能整个合作社都是罗成的亲戚。

  现在罗成的章程很简单,给出几个名额,到时候召集这些比较亲的亲戚,你们自己去商量解决。把问题抛向你们,这样一来,名额不够,或者后面有人再求上门,真安排不了了,也有个说法。

  但是,只要镇里的合作社发展的好,规模搞的更大了,需要更多人了,肯定还能安排人进去。可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你们要是有本事自己解决城里的住房问题,罗成就直接给你们安排,解决不了,就只能等了。要是合作社发展不起来,就等小雨她们以后成为正式工再说。

  大姑也没多久就带自己的大女儿王月过来了,姑父王林也跟着来了。现在大姑罗娟在姑父家,摇杆硬着呢,有娘家人撑腰,加上之前父亲罗文还安排了她去喂猪挣工分,所以这挣的也不比姑父少。

  而大姑家大女儿王月一看见罗成,就乖巧的叫了一声表哥。可不像罗强,一个男的那么内向。

  罗成也问了一下大姑家这边的情况,怎么说呢,这年头的人相亲,其实也没什么一见钟情啥的。看对眼其实很容易,不反感就行。而在没有答应正式处对象之前,根本就无法了解对方是什么人。而答应处对象的话,其实只要不是品行败坏,发现一些小毛病就说不处了,那是要被人家说闲话的。

  所以罗成问表妹王月,她其实也说不上什么来,就是感觉还行,好坏也是一律不知,只能听媒人介绍的。媒人说那男的也还行,县城人,但没有工作。现在的青年没工作待业是很正常的,有工作的话,人家怎么会愿意来跟王月谈。

  王月就是地道的农村姑娘形象,最多相对于农村姑娘来说,还过的去。但在罗成眼里,大姑的女儿和小姑的女儿都不好看。小姑的女儿还小,一般来说小女孩都好看的,但罗成还是觉得不好看,只希望小姑的女儿能女大十八变吧。

  不过,这个时代国内的女人普遍颜值都要比后世差很多。所以在罗成眼里可能不咋的,在别人眼里其实是不错的。

  就比如罗成的妹妹,在城里待了两个多月,气色好了,身上也有点肉色了,人还白了一些。但在罗成眼里只是过的去了,而在别人眼里,比如叔叔姑姑们眼里,都称赞她们好看,跟城里姑娘似的。

  要是她们都算好看

  ,那郑雪这样的算什么。

  算什么呢,反正郑雪在给大叔端茶的时候,罗强这小子看一眼就不敢再看了。跟画里走出来的姑娘一样,堂哥家怎么有仙女了。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罗成的对象,但之前也听说个,罗成在城里找的对象是一个女兵。文艺兵也是兵,脑补的形象跟郑雪完全不一样。好在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既然不是罗成的对象,这丫头是真水灵呀,要是~~算了,他不配。

  王月的事情,跟大叔家不一样,但是得说好。别看是现在表妹嫁城里人了,但如果只是她一个人的话,大姑开口了,其实依然可以安排到城里,跟小雨她们一起住的,最多加张床的问题。

  王月只要以后老实的在汽车厂干几年,罗成一样能把他弄成城里吃商品粮还有正式工的人,她现在才十六,还是虚的,就跟诗诗一样大。在城区里,人家要给小雨和诗诗介绍对象都被罗成拒绝了,别说王月现在谈的还是县城里的。

  所以,罗成跟大姑和姑父说的更简单,别太看低了自家人。找对象可以,一定要看好男方那边人。人家明显就是图大姑跟罗成这边这一层关系来的,不过图这层关系没问题,相亲嘛,总要互相图点啥。

  但罗成的意思就是可别图对方是县城的,有些事情就得过且过了。要图这个的话,明年等罗成他处理完了手头上的事情,就让王月也去义安城汽车厂工作,要找对象,城区里的都可以找,总比县区好。当然了,要是现在谈的那个对象真的不错,就当他什么都没说。

  罗成这话一说,大姑和姑父还真不吭声了。是呀,县城是好,但女儿嫁过去最多只是在县城里生活,而且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这是事实。因为嫁过去,就要吃他们的定量,生小孩还是跟着母亲户口走,依然是农村人。

  人家愿意娶王月,着相亲跟买卖差不多,买卖不划算,人家真的愿意吃亏嘛。

  这先是工作要罗成解决,后面王月的户口,恐怕还是要找到罗成。没罗成在,对方是县城户口,转正容易。但王月的话,就算干满三年,没有关系,一样转正不了。转不了正,就依然落不了户。

  “成子呀,你这话是真的,就算月月她找对象,你明年也愿意带她去城里工作?”

  “王林,你说什么话呢,我亲侄子说的话,还会糊弄我不成,你这人,什么心眼呀。”

  听到罗成话,大姑父是带有疑惑的询问着。但大姑听到大姑父这样说话后,火气是直接上来了,不是看着有人在旁边,就差没动手。什么意思嘛,自己的大侄子一片好心,你竟然敢质疑。我大侄子可是厂长,是读过高中当过兵的人,你才几斤几两,还质疑我大侄子,就算是夫妻,这脸也当面给你翻了。

  “姑,姑父也就是随口问问,你生这气干什么。不过我话到是可以放这,不管月月这亲事成不成,她过了元宵十五后就去城里找小雨她们。我年后有事要出趟远门,回来就给她安排去工作。”

  罗成把这话一说,姑父是很激动,但怕说错话,在大姑面前不敢吭声了。

  而罗成既然要把这事弄成章程,自然也要告知其他亲戚。罗成干脆让兵子吃过午饭后,把小叔和小姑她们都喊来。甚至罗成跟老妈说,让她下午去把大舅二舅舅和小姨他们也喊来。反正比较亲的就这几家,至于同姓的其他罗家堂兄弟姐妹之类的,现在罗成是照应不过来,以后要是业务发展多了,可能会有机会。

  那些亲戚,目前也就只能依靠父亲罗文这个合作社主任,在安排干活的时候,照顾一下他们。最多也就是多挣点工分,其他的短期内是不可能照顾的了的。

第262章 有人起心思了

  一个经济合作社能要几个人,这就看如何操作了。

  比如镇里生产的木托盘,一个就挣一毛钱运费,这好在是让生产队的人直接送轧钢厂那边去了,否则这一毛钱还挣不到。

  但现在这项目是交给合作社管理了,真要上纲上线,龙津镇只不过是一个代加工的,哪有代加工的把大部分利润挣去的道理。当初汽车厂看不上这点利润,其实也算是让利于民。汽车厂多要利润,也是上缴国家的。

  这利润要是让生产队挣去,基本上会用在村民身上。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对于罗成来说,依然看不上这点利润,随便造一辆车就来的。但这要放合作社上来看问题,合作社搞项目,不可能光让利一方,否则怎么体现‘合作’两字。

  直接压价格,这木托盘只能给八毛的价格了,以后龙津镇这边只负责生产,不需要负责运输了。把生产好的托盘送到合作社的仓库,然后合作社这边组织人搬运和运输。

  以后镇里种菜和回购任何鸡鸭和蛋类的,都是以合作社的名义出门的,这运输方面,还是要汽车厂自己弄比较好。

  这样一来,合作社得招不少人了,采购员,搬运工,司机,甚至质检员都可以招。罗成给镇里妇女弄了一些布鞋加工的活,这回购的事情也可以交给合作社,等满多少双就给汽车厂送一次货,这镇里的妇女老人鞋子做的如何,就得请个质检员了,不合格的不要。

  当然了,一个木托盘只出八毛的价格,就压的太凶了,这可是要木材和钉子的。算一下,一个托盘就没啥利润了,而现在生产托盘,基本都是纯手工,这价格,挣的钱还不够干活人吃饭的呢。

  但罗成打算实行一个政策,那就是跟合作社合作的项目,产生的款项都可以不用票直接购买粮食。等今年一过完年,罗成就让人送十几吨粮食过来,让合作社再弄一个存放粮食的仓库。

  到时候就让生产大队自己选择,要钱的话,就给你一块二,不可能真压的那么狠。但要粮食的话,就按照八毛算。

  要知道农村人拿了钱,也只能买点不要票的日用品而已,要买粮食就得高价,要是汽车厂让大家买粮食。八毛买的粮食,在黑市能翻倍卖,怎么选,老百姓心里清楚。

  还有就是汽车厂要的木框木架,价格也要跟着压一压,这样一个月下来能节省出几千块钱,足够汽车厂自己的车运费和人工钱了,而且光在金钱方面,合作社都能盈利。

  而这合作社招人,罗强娶媳妇的事情不就解决了嘛,只要嫁过来,罗强和未来媳妇都可以去合作社上班。唯一一点就是他们现在不属于正式工,也要干几年才能想办法转正。不过属于汽车厂管理,职工福利按汽车厂走,光福利也能抵个商品

  粮定量了。每个月夫妻两人一共能买三十斤大米,光大米的话肯定不够吃的,但拿去换粗粮杂粮,也比当农民强。

  叔叔姑姑,舅舅小姨啥的,下午都召集了。特别是去通知舅舅那边人的时候,老妈都高兴的走路就跟带风了似的,步子不大走的却快。

  罗成先是当着父亲的面,把跟镇里合作的项目价格要压一压的事情说了出来。以后父亲罗文可不能光想着镇里,他要想着自己的单位,他是合作社主任,不是生产队的主任。

  就说运输吧,依然还是生产队的人在运输,之前合作社还没弄出来的时候,每次还带生产队的会计去汽车厂结算。后来是罗成安排的一个会计来这边合作社,结算方面才放到合作社的。

  但啥活都喊生产队的人干,要他这个合作社主任有什么用。得发展合作社自己的员工,组织个几十人,负责各种项目。什么都要父亲罗文一个人跑腿,光杆司令嘛。

  父亲一听罗成要压生产队项目的产品价格,内心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行。特别是听到还压下去那么多,但听到这卖木托盘的钱也可以买粮,想法就不一样了。现在八毛钱的粮食放到黑市去卖,是可以轻松翻倍卖。

  这样一来,汽车厂不得倒亏呀。但再转念一想也不对,这买托盘的钱,大队里也不敢全部用来买粮呀。有些地方木头的钱要给林业局,托盘利润还要上交一部分给公社。这实际价格算的好好的,要上缴的按照一块二的价格算,剩余的给大队里的,就可以按照买粮的八毛钱算了。

  所以罗成的想法,父亲罗文最后还是赞同的,农民其实真的不需要怎么用钱。主要是没票,而其他物品都这样用粮食变相压价,怎么选,农民只是淳朴不是傻。

  说完合作社的事情,就开始正式说说如何帮衬大家了。

  大叔罗武儿子的事情,事情不管成不成,罗强是安排进合作社了。不过只能是临时工,去负责搬运,既然取消了生产队给汽车厂送货,就得安排人自己来。这要是罗强的婚事成了,他对象就负责收购镇里鞋子的事情,明年粮食送过来了,就看管仓库去,这总轻松。

  大姑那边的安排就跟中午说的那样,她家里人自己决定。

  至于小叔,他家小孩,要么已经结婚,要么年龄还小。但不能厚此薄彼,给小叔直接安排工作,负责以后镇里的收菜工作,或者其他都行。另外就是他家大儿子,也给安排工作。反正一家两个名额。

  小姑她家,小孩都小,小姑其实烧菜还过的去,愿意的话,合作社就弄个食堂,小姑和小姑父去干。

  至于舅舅小姨这边,亲戚多少也有点远近。要是再一家两人,那安排进合作社的人就太多了,最多一家一个,是舅舅和小姨他们本人去上班,还是安排小孩去

  ,随便他们。另外就是名额目前就给这样多,大家都是比较亲的亲戚,你们要是再想照顾谁,就把自己的名额让出来,班给别人上就是。

  而且就这样,罗成还要从义安城区那边招一些人过来综合一下。比如搬运工,就可以让兵子安排点职工过来值班,最多给点补贴,让镇里再安排一个仓库,改造一下当临时宿舍。其他出纳的会计,司机,都要安排。

  但绝对不能在镇里招临时学徒工之类的,太多都是镇里的人,监管就容易出问题。

  大家一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至于舅舅小姨那边只一个名额,没一个抱怨的,这表的本来就没堂的亲,这表兄弟姐妹还能有来往,但表的下一辈,就会疏远很多。可堂的不一样,堂的往上数个二辈三辈可能都是一个爹妈。

  所谓亲不过三代,指的本来就是堂亲,表亲的话,最多就两代能有来往就不错了。

  在罗成家,今天是有吃有喝招待大家,来了的,自然这晚饭是别走了。这次可是大米饭管饱,要喝酒的有白酒。宰好的鹅,是明天罗成家留着自己吃的,但临时宰只鸡没有问题。

  而罗成是大气,一样关系亲近的亲戚,一样的工作名额,够公平了。但其实也有人表面开心,内心却是起了心思的。

  比如大叔,现在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了,之前是二儿子的对象要求解决工作就嫁过来。那时候来求大哥罗文,也没那么多想法。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情况,看看自己这大侄子内心有没有他这个叔。

  现在的情况是,罗成管你二儿子对象成不成,都给安排。没成二儿子罗强能上班,能成罗强未来的媳妇也能上班。

  但是,要是罗强不要那个姿色好点的刘家姑娘,这名额是不是就多出来了。大儿子可是以后要给自己养老的,这名额是不是可以给老大。

首节 上一节 137/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