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港岛:重生过期军二代,降服四美

港岛:重生过期军二代,降服四美 第174节

罗曼的语气不咸不淡,秦宇是瓦连尼科夫介绍的,他对苏国军人素来没什么好感。

连“欢迎”都不说一句吗?秦宇摸了摸鼻子,这位总工程师好像很有个性啊。

不过自己跟老毛子又不是一伙的,对自己摆出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有这必要吗?

“咳咳,罗曼总工,其实我是香江人,我叫秦宇。这次来到里加是想采购两列ER200型机车,不知道什么价格?”

里加厂的ER200型机车是14节,客运车厢有12节;而川崎重工的M2型机车有8节,客运车厢更是只有6节。

光看载客量的话,ER200型机车多了整整两倍,就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

听到秦宇是香江人时,罗曼的眼神顿时就变了,他重新打量了一遍秦宇,然后用惊奇地声音说道:

“秦,你们香江人怎么想到来拉脱维亚购买机车,我记得香江是英吉利的殖民地啊,你们应该向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采购机车……”

罗曼显然是受过意识形态教育的,但在谈起香江的时候,还问了秦宇很多问题,整个人像是好奇宝宝一样。

为了跟这位总工程师搞好关系,秦宇也是胡吹了一通。

无论对方问什么,他都逐一回答,两个人的关系迅速被拉近。

聊天上过程中,秦宇发现罗曼对苏国和苏军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态度,所以他尽量避开这两个词语。

“罗曼总工,我名下有一家港铁公司,前两年实行了电气化改革,所以想进口动车组列车。”

“我非常喜欢ER200型机车,很想将这款机车带回去给乘客体验一下,让香江人民看看拉脱维亚生产的机车!”

果然,只要不提苏国,秦宇就是罗曼的朋友。

“秦,我也不知道你从哪里了解到ER200型机车的,其实从1976年我们就开始生产了,但一直在改进型号,拖到今年才开始投入运营。”

“现在厂子里正好有好几列动车组现货,既然是你需要,那就800万美元一列,两列一共是1600万美元!”

“800万一列?罗曼总工,我要的可是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啊。”

秦宇心说你小子可别听错了,自己要动车组而不是普通电车啊,要是费力气弄回去是两列普通电力机车,届时就搞笑了。

罗曼闻言后点点头,一脸肯定地说道:

“秦,你放心,我说的就是ER200型机车,其实生产电力机车用的都是苏国的资源,我们付出的只是人力和技术而已,成本并不高。”

“既然你们已经升级了电气化铁路,我再帮你们修改一下列车的轴距,这样拿回去就能组装上铁轨。”

好家伙,真是不拿苏国的资源当回事。

苏国在各个加盟国分置了很多重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国企,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存在很严重的浪费情况。

所以大家都不当一回事,反正用的是公家的,跟自己也没关系。

罗曼一边说,一边带着秦宇步入生产车间,当见到巨大的火车头时,秦宇倍感新奇。

ER200型电力动车组采用了蓝、白两种配色,列车两端车头采用流线型头型,已经有了日后“子弹头”的雏形。

而车体下部设有圆弧形板裙板包覆车底设备,可以有效减少高速运行时的空气阻力。

其实现在的动车组外观已经算是精细了,因为这是电力机车,如果是烧煤的蒸汽机车,沾上就是一身的煤灰,压根不敢靠近。

看着整洁的车型,秦宇不由得点点头,老毛子的技术还是可以的,这拖车头整的不错。

“罗曼总工,我想再看看客运车厢。”

外观看完了,现在该看内饰了,秦宇记得苏国的图154客机座位就很狭窄,乘坐体验非常差劲,不知道ER200型动车组内饰布局怎么样。

罗曼带着他进入一个庞大的安装车间,秦宇在一条生产线上看到了没有轮毂的车厢。

进入车厢后,里面的布局顿时让秦宇眼前一亮。

老毛子并没有采用绿皮车那种直板型座椅,而是安装了单独的航空座椅。

也就是跟日后高铁一等座同样的布局。

看到秦宇惊喜的眼神后,罗曼邀请他坐下,但罗曼自己却坐在了秦宇的背面。

秦宇心里正奇怪呢,便听见他继续讲解道:

“秦,ER200型动车组车厢内的座位采用‘2+2’的双人布局模式,并安装了可旋转可倾斜的航空式座椅,能给旅客带来最舒适的乘客体验。”

说完之后,罗曼打开座位下的旋转按钮,用手轻轻地一推,刚才两个人还背对背呢,随着座位旋转后变成了面对面。

“哈哈,罗曼总工,这个设计很妙啊,以后列车到站后都不用特意调转方向,只需要旋转座位就可以了!”

秦宇是真高兴,这简直跟日后华国高铁内饰布局一模一样,这可是80年代啊。

真想不到一向傻大黑粗的苏国造出来的动车组竟然如此精细,这一趟真是来对了啊!

罗曼笑着点点头:

“秦,其实这是我参考了欧洲的动车组的内饰布局。”

“我们在1979年就已经邀请乘客参与过测试速度,14节车厢时速200公里完全没问题的,乘客对ER200型动车组的体验感评价很高。”

秦宇坐在位置上,眼神不住地打量车厢四周。

真没想到自己能在80年代坐上高铁,这可真是惊喜。

“罗曼总工,你刚才说ER200型电力动车组现货还有好几列,既然这样,那我能不能将里加厂的动车组全部购买,都按照800万美元的价格计算。”

而罗曼闻言后却反问道:“秦,你很需要ER200型机车吗?”

秦宇买这么多自然是有道理的,等到1989年的时候华约就要解散,从那时候拉脱维亚就开始去工业化。

现在买回去两列机车港铁公司够用,但港铁公司的规模还要不断扩大啊,到了1989年自己上哪里卖这么便宜的动车组?

这时候秦宇想起小鬼子卡脖子的事情,他不由得感慨一声:

“罗曼总工,港铁公司不是缺少动车组,而是缺少重工业企业啊!如果我们能够自产动车组,怎么会千里迢迢到东欧地区来采购呢?”

客机、动车组、汽车……

这些产品都需要重工业的支撑。而且还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到最后才能有结果。

香江只有轻工业,秦宇手里甚至没有一点重工业技术,所以被川崎重工卡脖子的时候,他内心其实是相当不安的。

此时在里加采购到了动车组,让他不由自主地感慨一声:

“像苏国这样的国家,似乎从来不怕被卡脖子!”

罗曼闻言后想了一下,然后推了推眼镜框:

“秦,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说可能啊,就是将里加厂的重工业转移一部分到香江,你觉得怎么样?”

秦宇:???

“不是,罗曼总工,你到底什么意思,里加厂可是苏国最先进的动车组制造基地,你想转移工业链到外国?”

秦宇忽然感703觉自己脑子不够用了,东欧毛子竟然要出卖苏国。

苏国的有两大著名的机车制造厂,一个位于乌克兰的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第二就是里加厂了。

卢甘斯克厂是苏国最大的内燃机车制造基地,而里加厂就是电力机车制造基地。

里加厂用的技术储备非常深厚的,它就相当于一个川崎重工。

如果真将里加厂的技术转移到香江的话,那岂不是港铁以后也能生产动车组了?

要知道里加厂的ER200型机车虽然不是世界最先进的动车组,但这玩意儿有总比没有好吧?

至少要有了动车组技术后,才能谈研发改进!

现在秦宇手里一点重工业的技术都没有,遇到小鬼子卡脖子就只能干瞪眼,这算怎么回事啊!

不过罗曼怎么会忽然提出这个想法?

秦宇用奇怪的眼神看向对方,罗曼随即开口:

“秦,我对你实话实说吧,我对苏国非常失望,他们对待加盟国的态度不是盟友,而更像是仇敌,1968年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苏国的丑恶。”

“东欧的人民造就跟苏国离心离德了,这个红色的帝国是禁锢人们的牢笼!”

秦宇叹息一声,苏国这种模式注定不能长久,这三国始终对俄罗斯民族那是又恨又怕,因为这三国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人种上都更接近于德国,所以更加的倾向于德国。

但是苏国的战斗力十分强悍,所以只能暂时屈服,而在华约解散后,他们是第一个闹独立的。

这时候罗曼想转移产业,其实就是想脱离苏国。

“罗曼总工,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我记得里加厂好像是国企,苏国不会同意转移产业这件事吧?”

里加厂好歹也是电力机车制造基地,而且老毛子也刚刚宣布ER200型电力动车组投入商用,这时候怎么可能让自己弄走产业链?

罗曼闻言后,则是有些复杂地说道:

“秦,以前没机会,但现在有了,安德罗波夫就任总书记后开启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将企业承包制度……”

罗曼说完之后,秦宇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去年勃涅日列夫嗝屁后,安德罗波夫上台,其实这老哥跟总设计师差不多,都是强硬的改革派。

安德罗波夫感觉大锅饭于国于民都很不利,针对这一局面,他进行了有效的经济改革。

比如,他推行农业集体和家庭承包责任制,鼓励多劳多得。

再比如,在工业和建筑业中,实行承包作业队制度。

还比如,放权给国营和集体企业,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第153章 制定一个掏空苏国的计划!

首节 上一节 174/2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开局获得寻宝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