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768节

  她是龙腾集团的总裁,必须站在企业的利益上去考虑问题。

  按照之前的设想,她有把握在明年初交出一份让所有人都惊艳的业绩报表。

  可现在一切计划都戛然而止,之前的心血都白费了。

  如果是以前,她心里即便是有再大的不甘,也不会反对陈锋的意见。

  课自从怀孕之后,郑富真的精神状态就变得不一样了。

  情绪控制力没有以前那么强,而且更多的时候会为肚子里的孩子考虑未来。

  陈锋许诺过,龙腾集团将是两人共同后代的产业。

  因此,她认为自己是在帮儿子看护这份资产。

  既然这家企业未来是儿子的,她这个母亲自然就具有了不一样的掌控权。

  况且,这次陈锋的声明在集团内部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具有西方留学背景的高管们,都认为这项声明带有明显的不公。

  企业岗位招聘,应该考察的是个人能力,而不是其他不相干的事情。

  一个专业能力过强的应聘者,如果仅仅是因为有留学西方背景就pass掉,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企业规模越大,内部人心就越复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人性本恶,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我说过了,集团缺少的人才优先从国内各大院校进行校招,我宁愿企业发展的步子慢一点,也要把机会留给自家人才。”

  陈锋的态度同样很坚定,不准备改变。

  但他看在郑富真怀孕的份上,还是耐着性子继续解释。

  “甭管西方的教育产业多么先进,但那都是敌人的优势,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支持自家的高校,那么还能指望别人帮忙吗?”

  “而且东西方的人才交流已经停止,就算是你通过第三方吸纳华尔街的金融业人才,你觉得这件事能瞒多久?如果西方下令禁止的话,我们该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你怎么能确定通过希伯来财团招聘的这些人才在我们工作的同时,没有在背地里泄露公司的业务机密?”

  “古人有句话讲的非常有道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将一些核心业务交给那些华尔街出身的员工来负责,我可信不过他们。”

  在陈锋的耐心解释下,郑富真也平静了下来。

  仔细想想,未尝没有道理。

  金融是一个非常难以控制变量的行业,如果这些来自华尔街的员工心怀不轨的话,很有可能会给集团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东西方展开全面对抗的大前提下,雇佣这批员工固然可以解决集团的燃眉之急,但背后潜藏的隐患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另外我有个计划要告诉你,咱们龙腾集团规模这么大了,是不是进入教育领域了?通过投资修建学校,为集团输送专业对口的人才。”

  “咱们的校企合作计划虽然很成功,但总体效率并不算高,如果能在我们自己投资创建学校,就可以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实验。”

  “根据集团的未来的战略需求,在学校里开设各类课程,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实际商业活动,提前适应工作节奏。”.

第一零二六章 陈锋的办学思路,内部选材

  关于办学这件事情,陈锋很早之前就有过类似的想法。

  只不过当时的条件不成熟,而且他也将希望寄托在校企合作的项目上。

  当初打造校企合作联盟,是为了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经过这几年的资金扶持,这个项目的效果还可以。

  但也只能说还可以,不能称之为好。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一套墨守成规的规则。

  单凭龙腾集团入场,暂时无法改变这种规则,只能想另外的办法。

  “你准备用龙腾集团的名义创办高校?”.

  听到陈锋的新想法,郑富真的注意力顿时集中起来。

  在东方文化的传统观念里,办学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创办成功的话,也属于龙腾集团的一部分资产,能带来相当大的正面影响。

  “对,我准备以集团的名义创办一批高校,为我们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人才,本来我将希望寄托在校企联合项目上,可惜成效一直不如我的预期。”

  陈锋皱着眉头,有些唏嘘地说道。

  几年下来,龙腾集团的资金投入量一直都保持增长。

  但计划中的效果,却一直不够理想。

  陈锋派人调查之后,发现这个计划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那就是,校方的真实态度决定了最终的效果。

  校企计划中的高校,大都是属于二三线,因为名牌高校不会随意加入一个企业的计划当中。

  这些二三线的高校,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校企合作计划的资金投入进去后,并没有完全用在这个项目上。

  很多不必要的开销,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

  当然,也不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可距离陈锋的计划,却相差甚远。

  “可是创办高校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效,从建校到招生,再到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几年的时间。”

  郑富真提醒了一句。

  教育行业是没有任何捷径的,必须持之以恒的投资,才有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指望短时间内大笔投入,就想看到人才喷涌的现象,那简直就是在做梦。

  高校能不能出人才,取决多个方面。

  师资力量是否充足,生源是否足够优秀,办学环境是否良好……等等。

  “对我们来说,只要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筹备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还有生源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郑富真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短时间内却并不看好。

  目前龙腾集团面临的是人才紧缺,必须补充足够的专业人才。

  这些需求是短时间内,一定要得到满足的。

  企业可没那么多时间,等待高校成长起来再吸收人才。

  龙腾集团每年的人才需求量都非常庞大,单靠一两所高校也没办法满足。

  所以陈锋这个计划的前景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离开了那些具备西方背景的人才,企业运营还真有点麻烦。

  况且,办学这种事也不仅仅是有钱就能成功的。

  如果真有这么简单的话,东方早就创办一大批全球一流高校了。

  “其实我们办学的话,还是有很多便利条件的。”

  陈锋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

  “就像你说的,资金方面是我们最明显的优势,但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师资力量的配置,而且在生源方面我们也可以和内部员工做沟通。”

  “别忘了数百万名员工是我们龙腾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生源的问题上,前期仅靠这些员工子女就能帮我们解决。”

  听到这一番没头没脑的话,郑富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师资力量,怎么突然成了优势了?

  生源靠员工子女,这又是什么操作?

  见郑富真困惑不解,陈锋耐心地解释着。

  “我们集团拥有全球最多的研发人员,其中博士比例超过30%,这部分专业人才就是我们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就算是每人一年上一节课都有富余。”

  听了这句话,郑富真算是明白了过来。

  让集团内部的研发人员充当办校的师资团队,绝对一举多得的好事。

  毕竟龙腾集团的研发,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仅研发主管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万人。

  这些主管的学历基本都是博士,给学生授课完全不用担心他们的学术水平。

  “生源就更容易解决了,只要我们拿到正式的招生许可,就可以动员集团内部的员工,并且给他们许诺毕业后优先进入集团工作。”

  “数百万名员工家里的孩子,就算是千挑万选,总能找出一批值得培养的可造之才,所以在生源质量方面,完全不必担心。”

  陈锋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计划,每一个步骤都提前想好了。

  龙腾集团的办学条件,确实无与伦比。

  仅凭企业内部消化,就足以创办一座超大规模的高校。

  龙腾员工对自家企业相当的看好,甚至很多人之前就提出过,能不能创办一批龙腾小学和龙腾中学,解决一下子女的教育问题。

首节 上一节 768/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