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739节
凭借着出众的能力,完成了移民西方的梦想。
所以从人才储备上来比较的话,东方的对手不仅仅是西方,而是全世界。
要知道,在西方的顶级科学家当中,移民的数量占据了一半以上。
这场研发竞赛,表面上是东西方展开的科技竞争。
但本质上,属于陈锋凭借一己之力,单挑全球科学界。
在他的对手当中,甚至包括很多出生在东方的顶级科学家。
那些东方裔科学家,也是西方阵营的一份子。
因此,在竞争之初,所有人几乎一边倒地看衰陈锋。
除了有钱之外,他没有任何一个顶级帮手。
像是唐吉坷德,跨上战马,孤零零的一个人向西方联盟发起了冲击。
在他的身后,没有值得一提的帮手。
而在对手的阵营中,却有着很多熟悉且相似的东方面孔。
这场竞争,从一开始就和公平无缘。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西方肯定可以轻松的获得胜利。
但之后东西方研发项目团队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竞争的优势,渐渐转移到东方。
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开始主动收缩势力范围,让出了非核心的地盘。
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与其说是东方的胜利,倒不如说陈锋完成的壮举。
如今,西方在经历了一次次现实的拷打后,终于清醒了过来。
他们不再轻视自己的对手,转变了观念,终于拥有了正确的竞争心态。
西方一旦认真起来,数百年积累的底蕴就会逐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人才储备和科技研发上的绝对优势,也将凸显出巨大的效果。
天下人才,西方独占八斗。
这可不是说笑,有着详实的数据支撑。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西方处理了内部的隐患,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就可以轻松地击败东方,获取最终的胜利。
因为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告诉世人,实力才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且没有之一。
从硬实力的对比上,显然西方占据了优势。
不过东方虽然偏弱,但也有反抗的力量。
首先庞大的单一市场规模,还有众多的人口,越来越多的理工毕业生,基数庞大的工程师……
除了这些以外,东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个超出常人认知范围的天才。
如果没有陈锋的话,双方压根不会发生全面的冲突和对抗。
原因也很简单,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会选择隐忍。
陈锋的出现,弥补了东方在产业上的短板,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实力。
目前这种东西对抗,不落下风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陈锋的功劳。
可随着强大的外部竞争逐渐压制了内部的矛盾,西方人也在逐步觉醒。
他们渐渐开始认清楚现实,如果不能凝聚在一起的话,西方将彻底失去希望。
尝试了一次次失败的苦果后,西方终于形成了可怕的凝聚力。
诺亚方舟项目团队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开始一心致力于研发竞争。
西方就像是一台庞大的机器,终于开始运转起来。
开始运转后,内部的零件相互运作磨合越来越顺畅,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尽管全球各地不再信任西方的宣传,但对西方的实力却有着清醒的认知。
称霸全球数百年的西方,一旦内部磨合完成,依托深厚的底蕴,将爆发出可怕的实力。
从这一点来分析,世界各国还是更看好西方。
眼下的这点小小差距,相信很快就能追赶上来。
这种态度上的转变,首先体现在西方的经济上。
西方的货币,呈现触底反弹的趋势,且上冲的势头很猛。
一直外流的资金,也终于开启了回流的步伐。
西方的经济止跌回升,又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这一次诺亚方舟项目团队举办的成果展示会,全球各地给予了很多的关注。
各方势力都在默默地比较着,究竟是东方更先进,还是西方更强大。
东西方的两场展示会,将演变成为最直接的竞争。
改变全球格局的征程,注定了不会一帆风顺。
东西方的全面竞争,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
短时间内,无法分出胜负.
第九八三章 不同的团队,不同的管理模式
西方决定举办成果展览会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陈锋的耳朵里。
对此,他倒并不感觉意外。
目前的西方处于竞争弱势位置,肯定会想办法进行反击。
况且,这实质上是东方率先发起的攻击。
所谓的国际科技展览会,其目的就是不断地向西方施加压力.
用更先进的科技成果,巩固东方的强势地位。
在这种局势下,西方必定会做出反应。
不然的话,双方的强弱表现将越发的明显。
要知道,东西方的竞争牵扯到整个世界,不仅仅是双方的对抗。
全球各国都在观望形势,准备下注。
双方谁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谁就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所以这不仅仅是科研竞争,也是舆论上的争夺战。
“小锋,根据我们搜集到的情报来看,西方的诺亚方舟项目团队已经趋于稳定,奥尔顿三十七岁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科学界的地位足够尊崇,具有丰富的科研团队管理经验。”
“加入诺亚方舟项目团队之前,他就以个人的名义成立了一家物理研究所,管理着数上千名研发人员,攻关过十几个重要的西方科研项目。”
“从个人资历到名望地位,再到研发能力,都堪称是上上之选,尤其是在西方物理学界人缘颇佳,善于调节矛盾,在科学家当中属于少见的管理和研发双向人才。”
“他的个人研发能力也非常出众,不仅在理论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在实验物理学上也有着极为突出的天赋,同时在数学领域也取得过菲尔兹奖。”
“从他上任之后,诺亚方舟项目内部变得空前团结,以往在埃米尔主持工作期间,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之间的矛盾很深,几乎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但奥尔顿很有耐心地调节了双方的矛盾,解开了心结,与此同时,他还专心梳理了研发团队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
“他所制定的这套管理规则,基础是源自上世纪曼哈顿计划中奥本海默先生独创超级研发工程管理法则,并根据时代的变迁,做出了一定的修正。”
说话间,林大强将一份复印的资料放在了陈锋的面前。
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集到诺亚方舟团队制定的这套管理方式。
“小锋,这套管理模式对咱们项目团队应该也有不小的作用,初始的创造人可是奥本海默,上个世界的科学天才……”
在林大强眼里,西方在超级研发工程上有着成功的经验。
上个世纪的曼哈顿计划,还有后来的星球大战计划,都属于超级科研工程的一种。
尤其是奥本海默主持的曼哈顿计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他所开创的研发管理模式,肯定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但陈锋只是拿起资料,随意地翻阅了一下。
看他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兴致缺缺。
对于奥尔顿制定的研发管理模式,似乎根本不在意。
“林叔,不同的研发团队是不一样的,适合诺亚方舟研发项目的管理模式,并不意味着适合我们,因为两只团队的差异太大了。”
“首先是东西方文化上的不同,西方文化塑造出他们热情奔放,自信强势的性格,相比之下,我们东方人更偏向内敛含蓄,坚韧执着。”
“不同性格的团队成员,需要用不同的管理模式,适合西方人的方法,如果用在了东方人的身上,等于是削足适履,得不偿失。”
“其次,我的团队和奥尔顿的团队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双向极端,必须采用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
“如果用足球做例子的话,我们属于是一名球王级巨星带领着一群工兵型的球员,打造而成的球队,我承担了主要的攻坚任务,或则说全部也未尝不可。”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