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631节
没有他的点头,任何人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郑氏家族可以靠着不到5%的股份,掌控整个三棒集团。
陈锋个人拥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股权份额,又岂会失去掌控力。
当初他在转让卖出股份的时候,专门设计了双重股权结构。
简单来解释的话,就是同股不同权。
这是一种非常规的股权结构,在吸收传统的“同股同权”结构的基础上,创新出一种“同股不同权”的新模式。
陈锋利用双重股权结构将股份按照投票权的比例划分成A股、B股两种。
A类股票一般按照“一股一票”来设置投票权,而B类股票相对于A类股票来说拥有更多的投票权。
按照这种设置,陈锋持有的B股投票权是A股投票权的10倍。
这也使得朱雀集团创始人陈锋以不到三分一的股权却拥有80%以上的投票权,牢牢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
双重股权结构可以让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放心大胆地出击,不用担心会被辞退或面临敌意收购。
即使持有约三分之一B类股的创办人,就算失去多数股权,也能持续掌控公司的命运。
当初朱雀集团在上市的时候,曾经围绕着同股不同权的问题展开过讨论。
因为陈锋是朱雀集团的灵魂,也是投资机构购买股份的主要原因所在。
在股东们眼里,由这位全球首富来掌控朱雀集团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最终这个方案得以实施。
也就是说,关于总裁人选的问题,目前的陈锋可以一言而决,压根不需要理会其他股东的声音。
“他们表面上是想要换掉你,实际上是准备索取更多的企业控制权,在上市公司内部股东们之间的相互争斗,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陈锋继续安慰着,心疼地看着已经开始显怀的秦瑶。
他很清楚,所谓的股东更换总裁这件事,秦瑶完全有能力处理好。
之所以在他面前提及,只是撒个娇而已。
虽然朱雀集团已经上市,但现在内部管理层完全掌控在陈锋的手中。
自从她怀孕以后,对集团的掌控力不降反升。
以前的时候,大家虽然猜测她是陈锋的女人,但毕竟没有事实依据。
如今随着秦瑶怀孕,两人的关系几乎是半公开的。
这么一来,朱雀集团的管理层很自然地将秦瑶当成了陈锋的唯一代言人。
同时,她肚子里尚未出世的孩子也被认定为将来朱雀系的继承人。
所以,秦瑶虽然最近去公司的次数少了,掌控力却提升了。
整个集团的管理层,开始真正地将她视作主心骨。
在东方文化中,血脉关系通常是最重要的,压倒一切其他关系。
秦瑶有了陈锋的后代,自然会被视作他的化身。
即便是在未来,她的孩子也是最有可能继承陈锋在朱雀集团的股份。
母凭子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股东们的反对和质疑,也非常正常。
大股东兼董事长陈锋,掌控了百分八十以上的股份投票权,总裁是他的女人,管理层是他的老部下。
这种掌控力太高,像是铜墙铁壁,针扎不进,水泼不侵。
股东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试图在企业内部索要更多的话语权,也是人之常情。
对此,陈锋完全可以理解,却并不打算接受.
第八一三章 成功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陈锋和秦瑶腻歪了半天后,两人结伴来到了秦家老宅。
这次他来京城的主要目的,是准备寻求帮忙,解决人才问题。
秦老在科研界的名气很大,资历也很高,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世家豪门或许在资金上比不了那些财富新贵,但在人脉和关系上,绝对是碾压。
陈锋和秦老见面后,寒暄了几句就进入了书房.
“老爷子,这次我到京城是求助来了,您也知道我现在的新项目,严重缺少专业的科研人员,而且数量还很大。”
陈锋没有绕圈子,直接说出了来意。
现在两家彻底绑定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缺少人手?”
秦老爷子眉头微微一皱,感觉有些意外。
以陈锋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巨大号召力,不至于缺少研发人员。
要知道,仅仅是龙腾集团一家就拥有超过二十万人的研发团队。
放眼全球,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与之比拟。
曾经有人开玩笑地说,在东方衡量一所高校的学位含金量有多高,最直接的标准就是进入龙腾集团的毕业生有多少。
最近几年来,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是高学历人才毕业后的工作首选。
按照常理来说,陈锋主持的研发项目不至于缺乏人才。
整个东方的研发精英,接近四分之一在他的企业里任职。
这样的人才储备,绝对是惊人的。
“小锋,能让你亲自解决的事情,肯定不是小事,但招聘研发人才这种事,难道凭你在科研界的号召力还无法解决吗?”
秦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现在的陈锋地位尊崇,在全球科研界都是被崇拜的榜样。
尤其是那些青年科学家,更是将他视作一生的偶像。
其他企业家在招聘科研工作者的时候,或许会费点力气。
但陈锋名下的企业,向来没有这个问题。
每年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都会收到大量的求职简历,而且很大一部分比例属于那些高学历求职者。
“秦老,实不相瞒,龙腾集团的人才储备虽然是全球第一,朱雀集团也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的研发团队,但这次的研发项目规模太大,仅靠这两家企业的内部人员借调完全无法满足人才上的需求。”
陈锋的如实相告,让秦老不由得再次皱紧了眉头。
“小锋,你之前所说的空天母舰研发计划,该不是要来真的吧?”
之前,秦老一直都认为陈锋的新研发计划是一种战略欺骗。
这种手段,在他看来类似于上个世纪米国提出的星球大战。
用这种超大规模的研发项目,给竞争对手施加强大的压力,迫使对手不得不硬着头皮跟进。
而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势必会影响到对手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开支。
所以,秦老在听闻空天母舰项目之初,就断定陈锋是准备用这一招来给西方经济放血。
可现在看来,这位便宜孙女婿好像要来真的。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如此巨大的研发工程,意味着极大的风险。
秦老作为一名资历颇高的老科学家,对于科研工作非常熟悉。
外界看来,科研好像是回报最高的投资。
但那只是外行人看到的假象,就像是买彩票一样。
大部分人只看到了中奖的幸运儿,却忽略了亿万购买者终其一生都不会有那样的幸运。
说到底,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科研项目成功,产出了成果,肯定可以十倍百倍地回报投入者。
但大部分科研项目是失败的,成功的比率很低。
媒体报道的时候,往往只会报道那些成功的例子,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失败率上。
尤其是这种超大型的研发项目,失败的概率更高。
在人类历史上,类似规模的研发投资也只有星球大战计划可以比拟。
这个计划在战略意义是成功的,米国借此迫使对手不得不跟进。
在对手跟进的过程中,因为投入太大,最终导致经济崩溃。
如果忽略战略层面的意义,只考虑星球大战计划本身,那无疑是失败的。
这项计划在投入了天量资金后,并没有达成预期中的研发目标,在科研层面来讲,就是彻底的失败。
至于在研发过程中,突破的几项新技术,那也是在几十年后才大放异彩。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