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612节

  张小敬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根本施展不开。

  上面的股东只看重利润,无心发展产业链。

  下面的高管狂妄自大,根本看不起他这个东方裔总裁。

  这样的局面,神仙来了也得摇头。

  正当张小敬叹息不已的时候,手机铃声忽然响起。

  他接通来电后,话筒里传来了大股东的声音。

  “我收到消息,三周后陈锋举办结婚庆典,我们的新品手机发布会要提前了,必须赶在同一天举行。”

  听到这个要求,张小敬连反驳的力气都没有了。

  新品发布会是经过慎重考虑后选定的日期,竟然说提前就提前了.

第七八三章 超级项目,龙腾研发体系的支撑

  “陈董,你给的技术指标目前很难实现。”

  龙腾精密设备集团的总工程师徐炳文满脸难色,正在朝着陈锋述苦。

  为了配合空天母舰研发计划,整个龙腾集团各大研发部门都要协同攻关。

  而徐炳文主管的精密设备研发部,被分配的任务就是设计生产出精度达到纳米级别的精密机床。

  在他看来,这种要求绝对是强人所难了.

  目前全球精度最高的机床,也仅仅是微米级别。

  之前龙腾七代级的生产设备,就使用了这种型号的机床。

  该款机床也是龙腾精密集团的最新产品,徐炳文生平最得意之作。

  “徐总工,机床的精度是按照产品的设计要求来的,目前分配给你们的研发任务就是这样,如果精度不达标,舰体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就难以保持稳定的结构。”

  “你也知道,速度越快,舰体承受的阻力就越大,任何一个细小的缝隙都有可能导致整个舰体的崩溃,所以纳米级别的精度是必须达到的。”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一只脚早已经迈入了纳米时代,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产品使用纳米级别的精度,这就是未来的大趋势。”

  “比如集团总部研发的纳米机器人项目,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为设计原型,设计制造可对纳米空间进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目前限于技术水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级体积、可控的纳米机器人,而用于纳米级操作的装置,只要求装置的末端操作尺寸微小精确即可。”

  “迟早有一天,这会成为真正的制造精度,你们的任务只是现行了一步,别忘了我们龙腾集团的企业精神就是永远做科技的先行者。”

  陈锋忙的焦头烂额,却还是不得不耐性劝说着徐炳文。

  他和这些研发人员打交道很有经验,明白该如何应对,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投入到工作中。

  机床也被称作工业母机,用于切削,锻造,焊接,冲压等加工工序。

  在工业品生产的过程中,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就像龙腾七代级的外壳加工,都需要用超高精度的锻压设备,让表面粗糙度接近了纳米级别。

  但加工精度的提升要更难一些,所以目前最高精度的加工水准也只是达到了微米级别。

  “陈董,如果按照你的要求进行研发的话,人手方面就就要增加了,因为您也知道,机床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项目,许多多个环节的技术突破。”

  “从机床的主要零部件来说,主轴单元,轴承,还有滚珠丝杠副等等都需要新的工艺突破,另外在机床刀具材料上也要提高相关的参数要求。”

  “除了主体零部件外,还有功能部件和电气元件的改进,此外还需要IT研发部派人前来配合工作,对整个数控系统的驱动装置做出重新的调整。”

  说到这里,徐炳文有些口渴了。

  他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对于刚才的要求,陈锋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我会通知总部进行协调,只要你们需要,可以继续进行扩招,如果有合适的人才,相互之间可以代为引荐,咱们集团是求才若渴。”

  这一次的空天母舰项目,表面上重工集团是主要承接方。

  但实际上,整个龙腾集团的研发体系都在为此做着各项配套研发。

  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多万研发人员一同协作,为这项浩大的项目工程增砖添瓦。

  比如陈锋为了制造舰体,需要精密设备集团研发出纳米精度的机床。

  仅这一项要求,集团内所有的精密机械研发人员都必须行动起来。

  除此之外,空天母舰对原材料的超高要求,也要材料集团内的研发人员苦不堪言。

  这个庞大的项目工程,是由整个龙腾研发体系来支撑的。

  要知道,龙腾集团的研发体系不要说国内,就算是放眼全世界都是最顶级的存在,且没有之一。

  另外,在舰体动力能源的研发上,还需要朱雀集团的抽调大部分研发人员进行攻关。

  攻关的课题只有一个:将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

  要求看似简单,但难度却超乎想象。

  核聚变反应堆才刚刚研发成功两年,目前只应用在核电站中。

  如何将反应堆缩小,放置到舰体中,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陈锋为了这个新项目,几乎把能使用的研发力量全部用了出来。

  从原材料到机械加工,再到能源供应,控制软件,特种加工,航空模拟,数据链传输……几乎包含了目前所有的高精尖行业。

  根据陈锋的初步统计,制造空天航母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12个工业大类,还有800多个相关专业,以及9600多项配套研发。

  由此可见,空天母舰项目究竟有多么复杂,多么庞大.

第七八四章 混沌研发系统,伟大的壮举

  空天母舰整个项目的研发工作量,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仅仅是舰体的设计草图堆积在一块,就能填满一间十平米的房间。

  “陈董,您这次给的任务,不仅精度出奇的高,而且种类太繁多了,很多特殊用途的机床,我们需要和重工集团的研发部门协同工作。”

  “比如高压水切割机床,还有火焰切割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以及激光加工机床都属于特种加工机床的范畴,以前我们虽然也有所涉及,却并未深入研发过。”

  “除此之外,还有数控成型机床也是一大挑战,您也知道对于手机和汽车的外壳成型是一码事,对空天母舰这种极速飞行的产品又是另一回事了。”

  徐炳文在高端机床领域内的造诣很深,当初曾经留学日耳曼,专研这一行业二十多年.

  虽然他在国外工作了十多年,却始终没有选择移民。

  他的家人和孩子也曾短暂地在日耳曼居住过半年,却适应不了那里的环境,返回了国内。

  用徐炳文的话来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所以他在海外工作了十几年后,选择了回国。

  从专业技术上来看,他属于机床行业的顶级研发人才,具有全球视野。

  以前因为机床专业的落后,这种人才非常少见。

  他回国以后,就立刻被高薪聘请到了一家机械研究所工作。

  后来陈锋组建精密设备集团,秦瑶靠家里的关系才把徐炳文挖了过来。

  以前,他也属于秦瑶一系的高管。

  只不过,徐炳文和张小敬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样。

  两人都是心高气傲的那种性格,在一起工作难免会产生矛盾。

  相比于张小敬的傲气内敛,沉稳老练,徐炳文的脾气可就差得多。

  他脾气虽然不好,但心地却不坏。

  多年来一直专注技术,也没有过创业这种念头。

  陈锋对于徐炳文还是很放心的,经过了层层筛查,确定完全没有问题。

  “陈董,数控机床的精密度要达到要求的话,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传动系统和检测以系统,以及机床主要零部件,还有其他辅助系统都要做出调整。”

  “尤其是主传动系统,上次您给出的解决方案就让我大开眼界,调速范围,精度和刚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跃升到了国际顶级标准。”

  “我们以前加工的都是普通金属和塑料,在削切和成型方面的要求虽然高,但制作难度不算是太大,因为材料本身的硬度与刚度都在正常范围。”

  “但空天母舰不一样,所使用的材料都属于特制,一些物理参数更是高到离谱,想要将这种材料锻造成型的话,需要在工艺上做出更大的改进。”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验材料,我们无法确定机床在削切塑形上需要做出那些改进。”

  “同时我们改进之后,也没办法实验效果,材料集团如果不能及时提供材料样品的话,接下来的机床研发工作就会陷入停滞状态。”

  徐炳文这个人虽然爱抱怨,但每次都言之有物。

  他提出的问题,不掺杂私人感情,纯属公事公办。

  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在加工精度,效率,稳定性等精细化指标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现在的精密设备集团,已经结构升级为自动化成套,客户定制化。

  像陈锋以重工集团名义下的订单,就属于客户的特殊定制化业务。

  在研发之初,就要提供加工的样品。

首节 上一节 612/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